“神龙入江年庚好,龙降恩泽祥云飘。驾起龙舟煞格摇,摇出一条阳光道。”这就是荣获杭州市第二届“风雅颂”民间艺术展示表演金奖、优秀道具奖,代表中国杭州“风雅颂”民间艺术团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上荣获国际艺术友谊金杯的《中国临安水龙》舞的主属歌。
相传,临安水龙起源于五代十国的吴越国。吴桂问忉期,水患、蝗虫成灾,为祈求平安.吴越国王钱繆曾带领众臣.投金龙简于太湖、钱塘江、苕溪,并筑诲塘,疏浚江湖,拓展杭城,从而奠定了天堂杭州的基础。苕溪两岸百姓,为感谢钱王“兴修水利、重视农桑、保境安民、富裕百姓”的恩德,舞起了赞颂钱王功德的龙舞。世代相传,在农闲、节庆时舞龙欢歌。
2001年,为迎接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临安市在重新恢复(临安水龙)这一档龙舞,并且在道具和设计上大胆突破和创新。人们一方面借钱王绰号“海龙王”制作水龙,另一方面,在表演上更突出“水龙”的效果。舞龙开场时,金龙飞速上场,快节奏地完成了“节节跳”“盘龙邀游”“大螺旋快既行进”等动作,之后又慢节奏地做出“龙头戏龙珠” “龙尾慢旋”“三百六十度小螺旋”“龙头窜螺旋”的动作。金龙入水后,再完成“盘龙漫衍”“金龙卷潮” “龙卷回头潮”“金龙喷水”“赛龙舟”“龙舟号子”等一系列高难动作。这其中,“节节跳”“龙头窜螺旋” “夹尾戏龙珠”等都是首创的龙舞表演动作。
“天目山垂两乳长,龙飞凤舞到钱塘。”2001年9月28日,天还未完全放亮的时候,一支由临安市三口镇秋口村清塘头组的小山村农民六十人组成的临安水龙队,奔赴钱塘江北岸的宋城。有意思的是当夜幕降临的时候.白天还是好好的天空,这时竟乌云飘来.下起不大不小的雨。临安水龙在热情欢快的乐曲伴奏下,施展着粗狂而又细腻、悠闲而又欢快、潇洒而又大方的姿态动作;巨龙翻飞,长啸吐水,前后奔腾,临安水龙终于在西博会前重新横空出世。10月21日,取名《龙飞凤舞到钱塘》的反映钱王衣锦还乡的大型节目.参加西博会西湖狂欢节荣获最佳表演奖。2001年11月,“临安水龙”扬威世界上颇具盛名的法国尼斯狂欢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