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争鸣
2008通胀构成之量化分析 [徐平]
   2011-11-30 10:56:44      复制

    曾经有一个经济定律规定:生产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根据行业之间每一个行业平均利润的差额所决定;当某个行业的利润偏低时,资金自然流出,当另外行业的利润偏高时,资金自然流入;资本向着社会总的平均利润方向运行,这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定律。无论是随着科学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还是政府对于通胀或通缩的干预而发生政策性价格调整,这个定律依然是经济运行的核心指南。
  但是,这个定律只适用于二十世纪;在二十一世纪就不大适用了,或者,至少要作重大调整。
  这是由于资源利用所引发的重大调整。
  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二十世纪,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虽然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年在增加,但是,由于每年都有对于新矿藏的发现;平均下来,新发现的矿藏资源基本上可以填补当年开采使用所产生的空白,这就剪除了人们对于地球资源储藏量减少的担心;于是,大家对资源危机只作遥远的设想而已,很难触及到现实的利益。但是,从二十一世纪开始,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利用,平均下来每年都在以更快的速度递增,而于一些重要的资源方面,每年新发现的矿藏却在减少;当这个反差增大时,资源利用与人们切身利益之间的冲突就会产生,资源危机就会爆发;以石油为例,现在每年新发现所增加的储藏量已经不及开采量的五分之一,而且,新发现的矿藏其开发成本要比过去的高很多;如果按现有的需求增长速度计,不到五十年就会将所有的石油矿藏资源开采完毕;因此,在还未发现其它完全可替代物的时候,石油的价值提升就成了不言而喻的事实。
  在这里,我们可以把黄金作为一个基本的定价参数来考虑。在最近十年的时间里,美元平均每年按百分之十二的下跌速度在进行贬值,而石油则按每年百分之十七的速度在升值(金属铜按每年百分之七的速度在升值)。如果按最近五年的时间进行统计计算,以黄金作为定价基数,美元平均每年则按百分之二十一的下跌速度进行贬值,而石油则按每年百分之十四的速度在升值(金属铜按每年百分之十八的速度在升值)。
  以上数据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美元近五年的平均年下跌幅度比十年的年平均下跌幅度要高出九个百分点;二个是如果拥有重要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静态储备的升值幅度都是非常大的,而且,作为投资性积累也是比较安全的。
  重要资源在最近几年的升值,主要是资源短缺造成的升值;在二十世纪,一般情况下,利润不会靠静态形成,而是需要靠生产过程才会产生,这是两个世纪的根本区别所在。
  假如,在最近的五年里,我们把外储全部用于投资黄金的话,情况如何呢?又假如我们把外储全部投入石油和铜的储存的话,情况又将如何呢?当然,实际情况是会有一点点区别的,所以,这里也只能作假设而已。
  下面是外汇储备与黄金储备相比较所发生的损失计算:
  2003年外储累积损失:4000 – 4000/1.255= 2690亿美元
  2004年外储累积损失:2100  - 2100/1.214 = 1120亿美元
  2005年外储累积损失:2100  -2100/1.21= 915亿美元
  2006年外储累积损失:2500  -2500/1.21= 792亿美元
  2007年外储累积损失:4600  - 4600/1.21  = 797亿美元
  共计损失是:6300亿美元。
  以上的意思是,假如我们把外储作黄金积累,较之于美元积累,可以减少6300亿美元的外储损失。
  但是,如果我们把外储美元作为铜和石油组合的投资性积累储备的话,那么,不但没有以上6300亿美元的损失,而且,还会发生静态盈利。下面是静态盈利的计算:
  2003年外储累积盈利:4000*1.185 – 4000 = 5151亿美元
  2004年外储累积盈利:2100*1.164 – 2100 = 1702亿美元
  2005年外储累积盈利:2100*1.163 – 2100 = 1179亿美元
  2006年外储累积盈利:2500*1.162 – 2500 =  864亿美元
  2007年外储累积盈利:4600*1.16  –  4600 = 736亿美元
  共计盈利:9600亿美元。
  以上的意思就是,如果以铜和石油作为外储的投资性积累,那么,不但可以挽回6300亿美元的损失,而且,还可以得到9600亿美元的静态投资利益;如果与现在的美元积累比较,则相当于净盈利15900亿美元。
  由此可见,帐是要算才清楚的;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有人要说,这样的好事,以后不可能再发生了;其实不然,如果在一两年经济衰退恢复之后,从长远的角度看,重要资源的静态利润始终都会存在的,而且,将来还会比现在更加激烈。
  其实,实际操作也不是特别的难;当然,就不仅仅是石油和铜两种资源了,还会有通过研究的其它一些重要资源。贵重金属可以直接储藏,其它的可以通过减免关税增加进口量、减少开采量(或部分停止开采)来实现。由各大银行组织,官方和民间都可以实现投资性的积累;而且,这还是抑制通货膨胀的一种办法。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通胀方面。
  在分析通胀问题的时候,我们一般采取费雪方程和剑桥方程作为思想方法的指南;这两个方程在二十世纪是比较适用的,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纪,面对资源短缺型的通货膨胀,这两个方程就需要改一下了。
  先看看费雪方程:M*V = P*T   (M表示货币数量,一般指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V表示流通速度,P表示一般价格水平,T表示商品交易数量)
  首先分析一个假设。
  如果由于外部原因带动了国内粮食价格的大幅上调,假设其它所有因素不变,即V和T不变,那么,当总的流通货币M不变时,除粮食之外的其它总的物资价格就应当降下来,加权平均物价P应该保持不变。
  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实际情况是,粮食涨价之后,物价上涨了,即P增大了,居民用于购买粮食上涨增加的货币量超过了购买其它商品(包括服务)所减少的货币量,这样,实际流通货币量就增加了。
  在我们通常的计算流通货币中,M实际上应该包括两个部分的货币内容,即M10和M20,一部分(即M10)是居民(包括政府和企业开支)的实际流通货币,另一部分(即M20)则是居民(包括政府和企业开支)的临时储备资金;临时储备资金指未存于银行的和银行活期存款内的不常使用的备用资金;因此,实际流通货币M10只占计算流通货币M的一部分,通常有一个不太变化的比例M10/M。但是,当粮价突然上涨的时候,这个比例就上升了,也就是实际流通货币M10增加了。
  因此,费雪方程应当改为:M10*V = P*T   ( M10表示实际流通货币数量,V表示流通速度,P表示一般价格水平,T表示商品交易数量)
  总之,在这里,物价上涨与计算流通货币M没有太大关系,但却与实际流通货币M10有关;如果把计算流通货币M看成是实际流通货币M10,那是一种误解。
  再来看看剑桥方程:M = k*P*Y  (M表示货币数量,P表示一般价格水平,Y表示实际国民收入,k 表示公众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
  式中, k和Y不变,那么,当M不变时,P就不变;此例与费雪方程类似分析。应改为M10 = k*P*Y
  下面是关于通胀的量化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8%;在8%里面,食品占6.8%,居住占1%,其余占0.2%。
  根据这个数字,那么,主要的价格上涨都集中在食品方面。
  现在世界粮食价格的上涨,大约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因素与石油上涨相关;石油造成了生产粮食的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交通运输成本的上涨,生产粮食的大量土地还被剥夺来作石油准替代品——工业酒精的原料生产基地。
  在这里,如果把7亿农村人口平均每人食品年消费水平按1600元计,食品价上涨20%,相当于人均涨价含量为320元,7亿人就需要补贴2240亿元,也就是相当于320亿美元(这个数据其实只占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的2%)。
  我们在这里作一个假设。如果把160亿美元用来进口化肥,低价投放到市场,把卖的钱再重复进口低价投入市场,循环使用,这样,就可以把化肥的价格压下去;再用160亿美元进口粮食,也低价投入市场,强行地把粮价压下去;当粮价降低之后,食品价也会下降,最终把通胀中含有的6.8%基本上消化掉,于是,通胀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在这里有人会说,2%的外汇储备来之不易,应该用来完善我国还不够健全的福利开支才对。那好,我们就另外想办法去筹集这320亿美元吧。
  下面是关于筹集资金的办法,不管它行不行,都可以试一下。
  由于我国对某些产品采取补贴的原因,或是世界市场什么其它特殊的原因,而造成了某些出口商品与外部市场形成了较大的价差(这些商品应该是属于品牌价值不突出的商品);再由于我国一些行业的企业缺乏联合对外的协作方略,以至在对外贸易方面,被外商谋取了暴利;事实上,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为了限制该状况的发生,我们应当采用更加灵活的关税政策,把外商的利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需要增加一定的成本投入。但是,这个成本是应该增加的,这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另外,我国在税收方面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当发票不能约束某些行业的时候,就要采取另外的办法;现在,一些外资零售和饮食行业的漏税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还有潜力可挖。当然,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也需要增加一定的成本投入;但是,这个成本也是值得去增加的,这也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以上两件事办好之后,每年320亿美元的收入增量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这里,有人可能又要说了,如果有这320亿美元的话,我们应当把它拿去抗震救灾。至于粮食问题,让它顺其自然好了;反正我们也不能什么都去补贴,始终要走向开放的经济之路才是。
  如果是这样,那么,对于粮食涨价的问题,就应该再多一番思索。要想一想,这究竟是一般的通胀呢,还是资源短缺造成的特殊通胀?究竟是应该把它当做不速之客来考虑呢,还是当作常客来对待?
  笔者认为,对于粮食的涨价,应当把它当做不速之客来看待才对。
  但是,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特殊的时代,随着资源危机的加剧,不速之客也会变成常客的;因此,我们应当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最后,再说说关于通货膨胀的调控问题。
  在对于通货膨胀的调控能力方面,除了朝鲜以外,全世界恐怕再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与中国比了。我国调控工具箱里的工具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这些工具也是非常的厉害,并且,金融方面还有安全的保险箱。所以,对于通胀的事情大家是不需要太过担心的。
  现在,许多人都在关注热钱流入之问;其实,也没有什么可怕的;热钱流进来又不是大量的外国人来移民,至少粮食消耗不了多少,其它终端产品也不会消耗许多,最多不过是投资到企业或是证券之类的地方,更多的则是存放银行里回避美元每年百分之二十以上的贬值罢了。对于热钱的流入,全世界恐怕就只有中国最担心这样的事情了。

 评 论(0) 阅 读(1309)
  • 我要评论
  •  更多表情  
  • 好
  • 已阅
    您已经输入个字,还可以输入个字
谁来看过:
访客
信息员
本站地址:北京     公司名称:中国经济发展论坛     邮箱:jingying@126.com     电话:010-12348565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试用测试版本,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