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之子
“戏彩娱亲”的孝子--老莱子
   2011-12-29 15:17:20      复制

   老菜子(前6一前5世纪),春秋时代楚国著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之一,同时还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子之一。

在湖北省荆门市城西象山东北麓竹皮河畔,有一个幽静的处所,这就是老莱山庄,传说是春秋时期楚国著名道学家、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子之一的老莱子的隐居之处。

   春秋时代,社会发生激剧变革,因看不惯世间的名利角逐和诸侯兼并,老莱子决心选择一处远离尘世的地方,过一种隐居山林的生活,做一名散淡、逍遥的山村野夫。最后,老莱子在今湖北荆门蒙山(即今象山脚下选定了一个地方,他的住所以芦苇作墙,蓬草为室,木棍当床,蓍艾为席,住宿条件非常简陋。

   在象山脚下,老莱子垦荒耕田,奉养双亲,同时著书立说,传授门徒,自得其乐,日子过得倒也逍遥自在。

   楚王听说了老莱子的大名,派使者带着礼物,赶着车马,来到象山,邀请老莱子出山,为朝廷效力。

   老莱子见楚王很有诚意,不由得有几分犹豫。正在他难以决定的时候,他的妻子肩背柴火回家了。妻子见自家门口停着车马,忙问老莱子来了什么人,老莱子说:“楚王欲纳我为相。”妻子察觉了老莱子的想法,缓缓说道:“能供你酒肉者,可鞭笞你;能授你官禄者,可加你斧钺之刑。你吃人酒肉,受人官禄,就会被人控制。”老莱子一听,心中豁然开朗,他面有愧色,转身对使者作了一揖,婉拒了楚王的好意。从此,老莱子下决心隐居象山,决不出仕。

   孔子也对老莱子深为敬重,多次登门求教。一次,老莱子的一个学生出门打柴,在象山脚下碰见一个人向他打听老莱子,于是赶快跑阐家向老莱子报告说:“山下有一个上身修长、下身短促、背勾曲、耳贴后、两眼光芒四射的人求见您。”

   老莱子说:“这个人应该是孔子,赶快请他进来吧!”孔子进屋后,毕恭毕敬地向老莱子请教怎样辅助国君。老莱子训导:“你对世人的痛苦感到哀伤,却轻视你的作为给万代子孙带来的祸患,这究竟是贫乏无知还是无法达到目的呢?与其赞誉唐尧而非议夏桀,不如尧、桀而亡,收起那些褒贬,反乎自然必有损伤,不安不静必生邪恶。对人作事从容随物,故常成功。有什么办法,你自以为贤能啊!”老莱子的意思要孔子改变那种志在经营四海,以贤自负的态度。同时,也流露出戒除骄矜,淡泊名利,亡却好恶,顺乎自然的思想主张。

   最后,老莱子张开口问孔子:“你看我的牙齿还在吗?,,孔子答:“没有了。”又问:“我的舌头呢?”“还在。”老莱子说:“牙齿坚刚,上下摩擦,故容易脱落;而舌头柔软,反而长存不脱落,明此道理。方可事君啊!”孔子听罢,作揖默然而退。

   老莱子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孝子,而且是一位颇具滑稽情趣的孝子,在我国民问流传的《二十四孝图》中有一幅“老莱娱亲图”,讲的是老莱子70多岁时,为解除年迈双亲的孤寂,经常穿戴孩童的彩衣花帽,手里摆弄着小拨浪鼓,手舞足蹈地在父母面前嬉笑耍乐,他还玩弄小鸡小鸭,做出小童天真无邪的活泼样子,以取悦双亲。后人便以“老莱衣”比喻对老人的孝顺。“老莱斑衣”、“戏彩娱亲”、“菜子戏”、“斑衣戏”等典故也出自于此。唐代诗人孟浩然曾作诗日:“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

   老莱子的故事显然有些夸张,但他尊老爱老的精神值得发扬光大。

 评 论(0) 阅 读(1473)
  • 我要评论
  •  更多表情  
  • 好
  • 已阅
    您已经输入个字,还可以输入个字
谁来看过:
访客
斑竹
本站地址:北京市 1区 E803室     公司名称:九头鸟酒家     邮箱:jiutouniao@126.com     电话:010-58859862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试用测试版本,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