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北京农家女学校培训随想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乐业中学 陈露芝
带着对首都的期待和好奇,我从云南曲靖会泽乐业中学出发,来到北京农家女学校参加边远地区女教师项目26班的培训,八月的北京,走过了“首夏犹清和,骄阳亦未歇”的恬静温婉,进入了“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极度炎热,我有幸和来自贵州、内蒙古、云南等其它各市的老师们相聚。
这是一场场知识的饕餮盛宴。每一位专家的讲解,都独到精辟,意蕴深刻,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建构,亦有扣人心扉的教育故事的分享,这里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但上课的却全是大师,他们的讲解,发人深省,给了我灵魂的触动。
教育之根——心灵的摆渡人
桂富荣老师是我们班的第一位老师,对她充满好奇与期待,她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我深深的被她博学的境界及深邃的思想所折服。
桂老师给我们讲的是《教育与生命相连》,她告诉我们:一个心灵健康、人格健全的孩子,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怎样让孩子们拥有阳光乐观的心境和让孩子们健康成长。而此时我们教师就是心灵的摆渡人,就是孩子的引领者。从此岸到彼岸,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孩子成功渡过。桂老师带着我们探究了当前教育的困惑以及教师该怎样适应新课改,让我想起一句话“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做人,只有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的做人,才能成就孩子更好的未来”。接着,桂老师告诉我们:在新教育形势下,要做智慧型老师和反思型老师,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去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先要有一桶水,特别是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教师更应该有“一泓流淌不息的泉水”。桂老师的分享正印证了这句话,她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把深奥的教育理论讲得清晰明了,让我们深受启发。在我们初中教育中,对于边远地区的孩子来说,他们对知识充满好奇。教育好他们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让他们少走弯路就是我们的目标。因此只有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把教育做好,
从桂老师身上我明白了只有“深入才能浅出,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只有以“旧”才能带“新”,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自己站在知识和德育的高点,才能为学生指点迷津,做他们心灵的摆渡人。
教育之本——心灵的引领者
邢冬方老师一天半的讲座,立正气,有高度;接地气,有温;树骨气,够硬度。他告诉我们,核心素养统领下的新一轮改革必定会引起初中学校教育以“育人模式”重构为中心的深刻变革,在学校教育中,学校必定要注意从“分数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塑造教育”向“自主探究教育”的转变,从“灌输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学校承担少年强的责任,我们青年教师任重道远,青年教师应学会学习,不断提升教师素养,从教师基本素养方面逐渐提升自我。邢老师将教学中的实际事例引入讲座,指摘评点,激浊扬清,充分展现了大师学者的素养、风骨、情怀。
在第二天的讲座,他讲了“读书、观察、表达”专题,给初中作文教育指明了方向。他用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写作教学并非一日之寒,需从长计议,积少成多。在初中三年,每一个学段应怎样去教学,只有积累足够,才能信手拈来。其中,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观察是第一作文。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在反思中,我明白了写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真正感人的恰是你觉得琐碎的生活,真正打动人心恰在那一瞬间。让我想起,以往写作教学中,总是追求文采飞扬的虚无缥缈的高大上文章。在邢老师的讲解下,明确了以后的写作教学方向。一天半的讲座,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人生处处需要学习,做一名:让学生瞧得起,让自己心安,让学校骄傲的老师。
教育之源——灵魂的引渡人
教育既讲科学,更讲艺术。马东杰老师用了一天的时间,给我们讲了在”智能时代”做智慧老师。首先,马老师通过具体实例生动的说明了,一方面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怎样在智能时代做更好的引渡人,另一方面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又该怎样去实现优质课堂。通过“为什么”“怎么做”为我们教师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语文教学注力了新鲜的血液。语文基础的坚实与素养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可成,亦非反复考试所能达到,只有坚持不解、努力精进才是会有收获和效果的。
马老师说:“我们的眼界决定了我们看世界的角度”,告诉我们“会当凌绝项,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在教学中,只有不断去发现去挖掘,才能成就自我,只有把最小的事做细、做实、做精,才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才具有发言权。努力上进,重新定位自己的成长,用积极的心态去接纳学生和家长,成就更好的自己。我明白了:不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而是眼界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教育之泉——灵魂的再造者
泉水叮咚响,不忘开源者。按日程安排,8月9日早上是吴青老师的课,大家非常期待,都急不可待的早早进了教室。可这位80高龄的耄耋老人,容光焕发、精神瞿烁的站在讲台前,貌似在搜寻着什么,原来她在找笔套,看着她焦急的找寻,嘴里默念:“用完之后,为什么,为什么不盖起来,找不到了用不了了,这就是浪费啊,浪费……”此时的我听在耳里疼在心里。这么一个大师,这样一名饱经风霜的学者,是如此节俭。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机会在这里相聚。
首先,吴老师没有花花绿绿的PPT,工工整整认真的在白板上大大的写了一个“人”字,告诉我们:女人首先是人,才是女人,同理,学生或孩子,先是人,才是学生,才是孩子。人人平等,我们教育的是人,教育的本质就是在尊重和相信学生的基础上,培养有独立思想,健全人格的孩子。尊重他们的基础,尊重他们的需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只有独立,才有自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就是责任,真正爱孩子是要为他们将来的幸福长远的幸福考虑,童年没有幸福,将来也没有幸福。未来的教育应该是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关心生命、关心人格、关心人类、关心和平,并为可持续发展承担责任。
“人不信则不立,诚信为人之本”。初中正是孩子诸多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这个时候须教孩子讲真话做实事,做一个诚信守信的好孩子。良好品质和习惯并非一朝一夕,而是要不断的实践,在实践中成长。学生成长不是靠教师的说教,而是靠学生自己的活动。在学习中成长,在快乐中成长,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与他人,与社会的交流,思想品格得到锻炼,责任感、沟通能力、合作精神、诚信都能得到培养,培养懂得真善美的好孩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吴老师质朴动人的话语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人性化教育,是人学、心理学,是培养懂爱、信、真善美,是培养懂得生活、懂玩的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吴老师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以身作则。言教不如身教,说到就一定要做到,一定要注重自己的承诺。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同时给他点犯错的空间,也要给他改错的机会。让人感觉如沐春风,恰似久旱逢甘霖。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吴老师慈祥的笑容、平和的语言、平静的神态,娓娓道来的教育真谛,让人如饮甘露,大方无隅,大道至简。三个半小时的授课竟是弹指一挥间,大家全程仰视,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感喟的叹息声,时而掌声阵阵,时而泪光点点,这是一堂震撼心灵的成长课,那支没有笔套的笔一直盘旋在脑海中。
当然,20天的学习,与诸位大师的相逢,有满怀爱意平易近人和满可亲的罗兆红校长,有原则性强管理有力的班主任陈虎老师,有为我们带来班级集体建设福音的张捷老师,有带领我们踏上神奇的肾脏之旅的北大才女,有告诉我们读书是站在前人肩膀上学习的用心良苦的王暔前辈,有给我们带来科达伊音乐启蒙的李乐老师,有告诉我们自我探索实践的团体辅导老师李冬卉,有让我们知道新一轮课改新资讯的王春航老师,有在全球前沿独具慧眼的钱志龙博士,有教我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生涯规划的田虹老师,有教会我们走幸福之路的张玲老师,还有游在时尚前沿具有极强洞察力教我们神秘性格色彩的古京老师,有带着我们徜徉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学和礼仪海洋的筎菲老师,以及善于动脑,人称“智多星”的赵广宇老总,初忘梦想初心未改,勇于追梦,不甘心被时代抛下的李海燕教授,和那个知难不畏难,告诉我们每个人不能选择出生,但是我们可以给下一代选择出生的宁可老师。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非常感激一辈子致力于公益事业的吴浣苓老师,这就是爱,是大爱,千言万语,我只言:感谢所有遇见,感谢社会各界(茗视光、人民日报、GE公司等)爱心人士的关心、关怀,为我们打开了一道道通往世界的大门,让我们大开眼界,让我想起农家女的理想,“送你一颗果子,只能享受一次;送你一粒种子,可以受用一生。”感谢你们给的种子,我相信我们大家不管力量的大小,也会认真去浇灌,去培养。教育也是如此,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坚信你们在我们心里埋下的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待到枝叶繁茂时,定能给孩子们遮风挡雨,感谢你们的播种,我坚信“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