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风情
束河,丽江的新名片
   2011-10-30 19:28:17      复制

    2003年5月12日,在万古雪山下,千年古镇畔“丽江束河--茶马古镇保护与发展”项目正式启动了,在丽江市委市政府、古城区委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束河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束河保护与发展”项目进展顺利,发展良好。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束河

    束河和白沙是丽江纳西族的发祥地。一千多年前纳西族从北方河潢流域迁徙到丽江盆地,最早定居在玉龙雪山西麓的白沙和束河一带。

    纳西族先民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包容的民族,与周围的藏、白、普米、汉、彝长期和睦相处。丽江成了藏文化、汉文化及各民族先进文化的交汇交流枢纽,至今仍保留着的国家级文物白沙和束河大觉宫的壁画,将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等几种宗教文化和谐自然的融绘在一副壁画中,几种宗教的祖师、大师同聚一幅画中,在全国也是仅此一家。

    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纳西族木氏土司前去朝贺,并从南京请来了一大批教师、皮匠、医师、铁匠来到束河安家,成为纳西族发展中的先进生产力,推动丽江的经济发展。五、六百年后,这些汉族师傅都被纳西族同化了。束河纳西族有30多个姓氏,大多来自南京应天府。

    束河地杰人灵,青龙河石拱桥是丽江坝子最古老的桥,大觉宫壁画也是丽江最古老的壁画,九鼎河渠也是明代以前的古老水渠。

    明代,木氏就诞生了:木高、木公、木增等一批用汉文写作的作家群,诗集到江苏苏州刻板印刷。清末诞生了两位海军少将。1917年纳西族熬北京读书的第一位大学生陈可轩,就出生在束河。30年代,和志坚、和均、和志敏三兄弟又到北京求学,报效家乡。曾任云南省两任省长的和志强也是从束河完小毕业的。

    明朝到民国初,束河曾经辉煌过,成为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但到80年代前,束河变得闭塞和贫穷。2000年前,人均年纯收入不到800元,有的人结婚都需要贷款。

    束河是丽江“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级4A景区。

     如,第一期茶马驿栈,第二期哈里谷酒吧,第三期天域阳光建筑群,都充分吸收纳西族居民的建筑风格,也吸收白、藏、汉民族的建筑文化精华,充分体现自然、古朴、与山水相融为一体。充分体现纳西族建筑布局充分利用自然、依山而居,沿河而筑,以路为经,水系为脉,以院落为肌理,小桥枕水,花木饰院。充分体现纳西崇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的人生观念。

    延伸区和老区有机相融为一体,房、路、街、水渠、广场都处处体现纳西族的建筑理念,弘扬和发展了纳西文化如中华似秀建筑文化。

    束河茶马驿栈设计,获得全国“中国知名旅游文化地产”大奖。

     2003年前,束河荣获“中国魅力人居环境名镇”。2008年,荣获 “云南省旅游名镇”。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纳西古乐、古建筑文化、崇拜大自然的文化在全世界独树一帜,是世界民族大家庭中的奇葩。

    2004年7月1日束河建立了全国第一座“茶马古道博物馆,”2009年10月1日“束河皮匠600多年展览馆。”

    束河拥有纳西农民古乐队演出和纳西族歌舞演出,政府重点扶持老年文体活动,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每天下午在“四方听音展演歌舞,每天晚上也在“四方听音”广场展演篝火晚会,又成了丽江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近三年来,丽江在束河成功举办了三届“雪山音乐节”和“中国情人节”,三天时间,十多万人涌进束河,推动两位文化和旅游的双丰收。2003年到束河旅游的游客不到5万人,2010年达315万人。

   

 评 论(0) 阅 读(1089)
  • 我要评论
  •  更多表情  
  • 好
  • 已阅
    您已经输入个字,还可以输入个字
谁来看过:
访客
束河人家
本站地址:北京东城区北兵马司胡同17号(近中央戏剧学院北门)     公司名称:北京束河人家(云南火     邮箱:ufovvufo@126.com     电话:010-57218898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试用测试版本,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