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百科
大熊猫百问第四期背景资料
   2011-12-17 11:29:49      复制
 61. 人工圈养繁殖大熊猫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什么?

  人工圈养繁殖大熊猫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将它们放归到野外,以恢复野生大熊猫种群。科学家们已经开始尝试这一努力,但到目前为止,野外放归仍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几次野外放归尝试最终都失败了。

  62-63. 世界最大的人工圈养繁殖大熊猫基地在哪里?

  最大的人工圈养繁殖大熊猫基地位于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卧龙大熊猫繁育中心,在5.12地震前夕,此繁育中心有68只大熊猫。 地震后,部分大熊猫被安全转移,圈舍也在恢复之中。

  64. 第一只人工圈养繁殖大熊猫幼崽是哪一年出生的?

  第一只人工圈养繁殖大熊猫幼崽是在1963年出生在北京动物园。截止去年底,全球人工繁育存活的大熊猫一共是191只,其中中国拥有所有权的是188只。

  65. 是否曾经有人工圈养的大熊猫放归到野外?

  据资料报道,到目前为止,已有四次人工圈养大熊猫放归到野外,但都失败了。

  66. 第29届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之一晶晶的原型是什么动物?

  在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五个福娃吉祥物之一的晶晶,它的原型就是中国的国宝大熊猫。

  67. 北京奥运会期间进京为奥运会加油助威的8只奥运大熊猫叫什么名字?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来自四川卧龙的8只人工圈养大熊猫分别叫翠翠、朵朵、美欣、凤仪、淘淘、朗朗、欢欢、福娃,是特意为北京奥运会而精心挑选的“梦八组合”,为奥运会加油打气,奏响了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和谐旋律。

  68. 北京奥运会上的8只奥运大熊猫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北京奥运会上的8只奥运大熊猫筛选的标准是年轻、健康、强壮。它们中除了朵朵出生于9月之外,其余都出生于8月,四雌四雄,年龄大约在2-3岁。

  69-73. 北京奥运会上的8只奥运大熊猫是如何运到北京的?

  北京奥运会的8只大熊猫是2008年5月24日通过专机运到北京的,机舱温度在8-20°C之间,里面配送有新鲜的竹子供食,还有经验丰富的兽医。条件与卧龙保护区基本一样。这8只大熊猫在北京动物园专门的大熊猫馆饲养。预计于2008年11月返回卧龙保护区。期间有一系列与宣传教育相关的展览和参观,其目标是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和大熊猫保护意识,为大熊猫保护营造一个良好的国内国内人文环境。

  74-76. 第一只在国外出生的大熊猫叫什么名字?

  第一只在国外出生的大熊猫叫“华美”,于1999年8月21日出生于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4岁半时回到四川卧龙保护区。她的父母叫白云和高高,是1996年赴美参加中美大熊猫合作研究项目的。“华美”回国后先后生了三次双胞胎,因此人民称她为“英雄母亲”。

  77. 5.12 汶川大地震在大熊猫分布的哪些区域?

  汶川大地震发生在以汶川、青川一带由西南向东北走向的地带上,南北长700余公里,东西宽200余公里,80%的大熊猫栖息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78. 5.12汶川大地震对多少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汶川大地震对6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的40个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80%的大熊猫栖息地受到了影响。对野外大熊猫及其保护的影响主要是栖息地的破碎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及各保护站基础设施的破坏,房屋倒塌,设备严重损坏,与野外大熊猫巡护与监测相关的设备受到严重损害,原来的巡护路线由于滑坡或泥石流而中断或消失。

  79. 5.12 汶川大地震对人工圈养大熊猫有哪些影响?

  汶川大地震对人工圈养大熊猫的影响主要是饲养圈舍等设施的破坏,卧龙大熊猫繁育中心80%以上的圈舍完全倒塌,但只有一只大熊猫在这次地震中由于圈舍倒塌而被压死外,其余大熊猫都被安全转移。 此外,由于地震导致运输道路被阻挡,大熊猫赖以生存的食物竹子十分短缺,但当地工作人员想法设法确保了大熊猫的食物供应。

  80. 5.12汶川大地震后,野外大熊猫保护最紧迫的工作是什么?

  5.12汶川大地震后,野外大熊自然保护区最紧迫的工作应该是对被破坏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保护站的基础设施及野外巡护监测体系的迅速恢复,对野外大熊猫进行全面系统的巡护与监测,在此基础上合理采取进一步措施。

 
 
 评 论(0) 阅 读(1114)
  • 我要评论
  •  更多表情  
  • 好
  • 已阅
    您已经输入个字,还可以输入个字
谁来看过:
访客
国宝熊猫
本站地址:b.ttwang.net/xiongmaowang     公司名称:珍爱熊猫网     邮箱:kehufuwu@wandusoft.com     电话:010-58859862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试用测试版本,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