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天农闲季节,遇上这样的天气,农民们大多愿意坐在炕头唠嗑。但莱州市土山镇近200亩的股份农业庄园里,却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场院里玉米堆成山,养殖池里鱼儿欢跳。庄园的股东———招远农民吕桂学与莱州农民苏武章正在养殖池边,商量着明年如何利用养殖池养殖大鲮鲆。
说起这个“股份庄园”,吕桂学和苏武章乐得合不拢嘴:“这一年每人至少能捞个三四万!”谈起股份庄园的“致富经”,两人将自己戏称为“和尚”:“是外来和尚与当地和尚联手念活了致富这本经”。
吕桂学是招远市蚕庄镇人,苏武章是莱州市土山镇人。苏武章有一手油漆的好手艺,常年在蚕庄打工;吕桂学常年在蚕庄经商,攒了点钱。一次偶然的机会,老吕从老苏那儿了解到,老苏老家村里有不少闲地,价钱也不高,只是土质不理想。“你咋不包下来?”面对老吕的提问,老苏略带羞涩地说,自己钱不够,心有余力不足。在经过一番斟酌之后,老吕郑重地向老苏挑明了自己的想法:我出钱,你出力,每人50%的股份合伙把地包下来。2002年秋天,两人一下子承包了村里的200亩闲荒地。
土地包下来了,二人马上根据专家建议,投资近10万元对土地进行了深翻、覆土,并根据市场走势,与有关企业签订合同,种上了玉米、花生、棉花等作物。当年秋天就收入4万多元。这更加坚定了两人的信心,去年开春,两人又栽上了2000多株梨枣。老吕告诉我们,去年光玉米就能收获2.5万公斤,合同最低保护价是六毛九,去掉费用,怎么也能赚3万元。其他作物打多少,都是纯收入了。不仅如此,掰玉米、摘花生、摘棉花等地里的活就靠周围村的妇女来做,在不耽误家务活的同时,一人一天最少收入15块钱,大家都很满足。
由于离海较近,“股份庄园”的土质不好,挖几米下去,就往外冒咸水,怎么办?两人到泰安请专家出谋划策,在对水质进行了化验之后,专家建议:可以尝试搞海产品养殖。去年春天,他们挖出了10亩海产品养殖池,放上了50万尾北美虾苗。中秋节前,北美虾已经开始出货了,20头虾0.5公斤,能卖近20元。“有科学指导,黄土里也能刨出金疙瘩”,老苏说:今年还要尝试一下养殖螃蟹、大鲮鲆等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