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日上午,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在和平广场举行知识宣传暨义卖活动。活动负责人宋雅楠告诉记者:“我们是趁12月3日世界残疾人日到来之际,向广大市民宣传导盲犬,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关注视障人士的行列中来。同时,也借机义卖,为导盲犬慈善事业筹集训练资金。”
当日,众多市民来到现场献爱心。
众多市民前来捧场
今年26岁的文世鹏是大连人,不幸的他在两岁那年被发现患有青光眼,致使接下来的二十多年他都生活在黑暗中,直到三个月前有了沙沙,他的生活似乎重现了光明。
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文世鹏疼爱地搂住沙沙说:“有了它,我终于可以不求人了。”以前,文世鹏根本不能单独出门,想出来散步,也得等家人闲下来陪他一起去。如今,文世鹏独自出门不再是问题了。
寄养家庭难舍导盲犬
导盲犬在出生后40天左右被志愿者家庭收养,一岁左右送回基地,经过6~8个月的训练,再交付盲人使用6~8年,退休后,导盲犬将回到原来的寄养家庭或其他志愿者家庭。记者在现场遇到了两户导盲犬寄养家庭。今年32岁的刘艳女士带着刚刚出生40天的小金毛Emily一出现,就立刻围上来不少小朋友。
李辉与刘剑夫妇领养了一条巧克力色的拉布拉多犬,起名为“丑熊”。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他们并无子嗣,“丑熊”便好似他们的孩子一样。
“丑熊已经11个月大了,导盲犬必须要做去势手术(节育手术),它是刚刚回基地做完手术,这几天回家里休养。下周,它就要正式被送回基地开始训练了。”刘剑摸着丑熊,眼里充满了不舍,“它去做手术时,我们俩在家里一个星期都没缓过来。原来每天要遛它三遍,晚上它还要和我们玩一会才肯睡觉,这突然一走,心里真不适应。”刘剑说,他们夫妻俩决定,等送走了丑熊后会再去领养一条。
为导盲犬筹集训练资金
很多市民还并不了解,交给盲人使用的导盲犬完全是免费的。但成功训练出一条导盲犬的费用至少需要1万元,最多则需要几万元。这个“差价”让导盲犬基地常常陷入困境中。
记者还得知,国际上导盲犬事业的发展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扶持、企业赞助和社会民众捐赠。但大连导盲犬基地自成立至今,所有的费用都是由王靖宇教授个人承担的,资金短缺已经成为目前基地的一大难题。所以,宋雅楠他们才经常自己组织义卖,但所得对于所需来说,也仅仅是杯水车薪。
宋雅楠说:“和平广场为我们免费提供了活动场地,我们今天从旅顺来大连所用的五六台车全部都是志愿者们的私家车。”
目前,除了资金短缺外,基地的寒暑假义工也比较缺,平时的义工是由医科大学和大外的学生担当,但学校放假后,基本就没多少义工了。
当天下午,记者致电宋雅楠得知,这一天共有21位市民报名当义工,而义卖所得的1115元钱,加上市民们的捐款88元,一共1203元,将全部用于导盲犬训练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