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切实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根据上级要求,经党委、政府研究,现就2011年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结合“以补促治”、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等一系列惠民政策把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推进社会王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通过“抓点、带线、促面”,切实解决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促进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道路。
二、工作目标
今年,市政府确定我镇镇驻地周围14个村庄为连片整治示范村。通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的实施,使镇驻周边14个示范村庄的环境卫生得到彻底整治。建立起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镇清运、镇压缩处理、市处理”、其它垃圾“村收集、村清运、镇处理”的运行模式。通过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利用2 -3
年的时间,改变原来以村为单位的生活垃圾分散填埋模式,有效解决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促使村民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农村环境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建立并逐步完善。
三、整治时间
从8月中旬至年底,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8月15日至 8月30日,主要是垃圾清底。9月份至1 0月份外出参观,推行清运管理模式。11月至年底检查考核,建立健全各种运行管理机制。
四、整治范围
全镇所有行政村,重点是列入今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13个村。
五、内容标准
(一)村外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清底。村外建筑垃圾以及生活垃圾,全部运到现在的镇、村垃圾场进行掩埋。
(二)清理村内“三大堆”和杂草。1、清理柴草堆。采取的方式:一是柴草可集中堆放,设置秸秆集中堆放场地,且建围墙,围墙外栽植树木等进行绿化;二是可在小巷内统一建简易板房存放柴草和生产用具。2、清理垃圾堆。合理设置垃圾箱(池),垃圾清运及时,流经村内河道得到有效清理。3、清理粪土石堆。村内粪、土、石堆清运及时,无乱堆乱放现象。4、大街、小巷及村四周的青草全部清理
(三)清理乱搭乱建。根据村庄整体规划和整治目标要求,拆除临街乱搭乱建的车库、草棚子、畜禽圈舍、倒塌房屋、残墙断壁,推行畜禽退街进区集中圈养。
(四)清理河溪池塘。流经村庄的河道和村内外的池塘以及本村饮用水源地周围的生活建筑垃圾、“三大堆”要全部清除,减少和杜绝污水、污物、杂物流入河道池塘和水源地,做到无垃圾、无杂物、无污染、无臭水。
(五)污水排放。各村要结合本村实际,合理规划,主要街道统一建排水沟,解决生活污水漫流,雨水排放难的问题。
(六)搞好“四化”,即村庄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主要大街必须硬化,街两侧进行绿化、美化,已绿化的村要对苗木进行修剪,柴草进行清理。村村进行亮化,对破损的灯杆、灯头进行更换。
六、运行模式及要求
生活垃圾处理采取“户保洁、村收集、镇清运、镇压缩、市处理”的一体化处理方法,做到定点收集,定时清运,集中处理,做到日产日清;建筑垃圾实行“村收集、村清运、镇处理”的办法,做到与生活垃圾同步清运。
(一)压缩式垃圾中转站。镇里建一处高标准的压缩式垃圾中转站,负责对各村生活垃圾进行清运、压缩处理。
(二)村庄保洁。整治范围内的14个村庄,按每15—20户1个垃圾箱的标准,由镇里统一配备垃圾箱;村里负责统一摆放、统一管理。日常保洁,按每200人1人的标准配备环卫保洁人员(最少不少于3名),搞好村庄保洁和垃圾收集。
(三)镇清运、压缩。镇上配备垃圾清运车辆,负责对整治村庄垃圾箱的垃圾进行清运,集中送镇压缩式垃圾中转站进行压缩处理。然后,统一运到市定点垃圾场进行处理。建筑垃圾由各村自行清运到西孙后的垃圾填埋场,由镇里对建筑垃圾集中处理。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政工书记、分管城建的领导任副组长,各包片领导、片长、城建、环保、财政等部门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城建办,人员由4-6人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审定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制订整治示范工作的有关政策、制度,协调解决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编制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及年度实施计划;定期对示范村庄进行督导、检查、考核;负责对上级的各种报表,迎接上级对示范工作的各种检查。
(二)明确责任分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各部门、各片、各村要加强协调,整合资源,协同推进,以片为单位,各自为战。各包片领导为第一负责人,协调好片与片,村与村的地域界限,到边到角,不留死角,务求实效。
(三)建立督导和考核机制。镇政府与连片整治村庄签订责任书,明确目标任务和要求,建立考核机制,纳入包片基金和支部书记年终补贴考核。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实行问责制,对组织力度大、环境效益好、推进速度快的村庄予以表彰和资金补助,对工作不力的村庄进行通报批评。
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要建立“周调度、月督查、年考核”工作制度。定期到村庄进行现场督导、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村村走到,村村过关。逐村验收合格后,镇里才能配备垃圾箱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及时分析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宣传推广先进经验,确保整治示范工作在既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
(四)建立农村环保长效机制。按照“谁受益、谁出资”、“谁治理、谁收费”的原则,积极探索有效运行管理模式,建立起适宜农村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整治后能够正常运行。各村可结合实际,制定引导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和管理的措施,包括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基层农村环保合作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方式,保障治理成效长期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