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从何而来?从村居市民群众的感受中来。在土山镇潘家村采访时,几乎每个村民都说“我觉得在这儿不比在城差,给我10个楼房也不换俺村的一座房”。这就是村民眼中的幸福,简单却浓重,带着浓浓的化不开的恋乡情。
土山镇潘家村的村民,早10年就住上了别墅。作为莱州市“村企一体化”建设的先进典型。村办的中国环日集团闻名全国。在农业产业上,潘家村实践的是“农业保家”,投资100多万元,成立了潘家村农场。农场成立后,土地连成了片,家庭承包时无法施工的农田改造治理问题也解决了,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的村民们,告别了农具和土地,吃上了“商品粮”。他们建起了面粉厂,拥有大型农机具16台(套),还利用滩涂地建成9000多公亩的盐场,每年也有上百万元的收入。
近年来,为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潘家村积极进行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实施了上楼工程,全村400户村民中382户搬进了二层别墅式的住宅楼,能容纳120户居民的住宅楼已经竣工,即将投入使用。
“好村居先要有好环境!没有好的村居环境,就算再富裕老百姓也不会满意。”土山镇潘家村的党支部书记潘书昌深有感触。
小城人家几多平凡几多幸福。莱州推行幸福村居建设的核心是社区建设,城乡社区为居民提供最基础的服务,群众就能从社区感受到最直接的幸福。
目前,莱州已规划了58个城市社区和217个农村社区,全市最大的城市社区——教育路社区居民规模已经达到1.5万多人。
为建设城乡宜居环境,莱州先后实施了南阳河景观改造、掖县公园、城区亮化改造、“百万苗木进城”等民心工程;新增改造城区绿地面积96万平方米;新贯通7条城区道路,完成城区道路整修6万平方米,对城市公交车实施了改制经营。在农村,稳妥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旧村改造工程,目前已有60个村庄整体改造工程全面启动,先后完成16处镇街垃圾处理场升级改造,新建8处集镇垃圾处理场和80个中心村垃圾转运站,硬化改造农村公路227公里;新建32个水生态示范村,解决了2.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造林面积3.65万亩,圆满完成三年大造林任务。
幸福村居建设,从市民群众身边做起,老百姓心气儿顺,幸福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