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于正
其人:风口浪尖“收视王”
2011-12-26 19:12:39  
  湖南卫视副总编辑李浩曾经评价于正,用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是一位深谙观众心理的电视专家”。背后的数字是,《宫》首播收视破3%,网络点击破亿;《美人心计》连续十多天蝉联卫视黄金档收视冠军,安徽卫视平均收视过1.1%。
  于正的剧,总是能在三集内渲染出强烈的矛盾冲突来,各种纠结和悬疑随之铺线,而有研究表明,电视观众的忍耐限度正是前三集——看下去了接着看,没看下去地再也不看。快节奏的时代造就了高压人群,没有人愿意回家后还动脑子研究电视剧,于正很清楚这一点,并且将其放大化,比起智商或者技巧,他更强调情感的宣泄,甚至毫不掩饰地表示很多剧都是“自娱”,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他其实比观众还了解观众。所以你能看到华丽的置景,美轮美奂的化妆造型,个个年轻漂亮的男女主演,还有常识性的错误、近乎琼瑶的浅显对白。
  他说他的聪明全用在了对的点上。譬如,《宫》恰恰在总局批判穿越剧前播毕,《美人心计》又赶在《后宫甄嬛》前玩尽了宫廷戏码,虽然外界对他做到这些剧的方式存在争议,但无可避免的事实是他赢在了起跑线。于正将这种判断归类于直觉:“非常准的直觉。我在做《美人心计》之前,广电总局不是一直在限制古装剧吗?但我当时就觉得这限制已经很久了,观众其实很渴望古装剧,苦情戏谍战剧多到他们烦了。”
  有些编剧如果收视不好,会将原因归结在大环境、观众细分、时代变迁等要素上,这在于正那里几乎全说不通。他很爱干一件事,恰恰是很多名编剧不屑于干的事儿,那就是研究收视率:“我看很多当红的热剧,我爱好这个,不是为了写剧本。我喜欢分析电视市场,喜欢每天各个卫视的收视率,点击率。就像你们玩游戏机一样,我把我的情节玩在这里了。”
  如果说,作为编剧,于正身上有什么确实值得同行学习的,那便是对市场的敬畏与热爱。他可能要比任何一个编剧都明白,观众想看什么,喜欢看什么,哪怕你指着他鼻子说毫无情怀,毫无品质。问题是,就如于正反问的那样,通过一部电视剧就将中国针灸打上韩国烙印的《大长今》,认真算起来又有几分情怀几分史实?而那些动辄以情怀自居的编剧,何尝又不是在“自娱”?
  “电视专家”另一层的含义,是指于正对传播受众心理的把握。他从来不拒绝接听任何媒体的电话,几乎24小时全天候都可以接受采访。有记者曾经笑言,他比媒体更懂得新闻点在哪里,譬如在《宫》播毕前夕巧妙地暗示出“《宫2》可能不和湖南台合作”,于收官前再度成为热门话题,同时为续作预热。
   “难得的小才子”,是徐克褒奖于正的话。但更多的业内人士认为,于正的才华可能更突显在商业方面。从他开始自己做戏开始,还没有一部赔钱的记录,最少的盈利率是40%,平均盈利率在100-200%。
  2008年,TVB的戏骨刘松仁曾经问于正,为什么内地的电视剧不能走出去?于正当时无言可对,随后写了一篇名为《给中国电视剧找条出路》的博文,里面谈到:“故事差,制作烂,发行渠道不好,可是有谁在制作之前就想到这些问题呢?没有,从来没有,所有人都只想快点开机,快点挣钱,可是钱哪有那么好挣的?”从于正自己做剧开始,精准定位的故事和市场,都是摆在同一位置的,赚钱恰恰不是目的,而是必须有的结果。
  之所以做制片人,于正自己描述为:“某一部戏,我自己认为自己写得很好,拍出来收视率也很好,但是我看了以后,我觉得好惭愧。拍成这样收视还很好,不知道是不是见鬼了。我两集的量被他拍成五六集,我一个28集的剧本怎么会出30多集,很水。我不想再做了,我要自己掌控。”他自己做后拿投资人的钱,但不肯用投资人的女儿和情人,因此常常被指着鼻子骂“拖去窑洞烧了”。
  《大长今》给了他很大的启示:“《大长今》你说有多少原创性,就是因为漂亮,服饰好,你没见过那么唯美的东西,很精致,一下子就把中国的很多传统文化就变成他的了,这叫文化侵略。为什么中国人强调大题材,制作出来会不好看,人家不买?OK,那你就做出一个亮丽的,青春的,全球都爱看的。”
  他底下有一套成熟的制作班底,数百人长期驻扎在横店,光是这几年积攒下来的金银首饰就能装满半房间。于正自己编剧省去了剧本的费用,演员以二线混搭三线为主,绝大多数打包价不超过百万。这也与他熟悉观众心理有关,观众要看的是唯美场面和纠结故事,在后者省钱的情况下,于正特别舍得在唯美上砸钱:“你试过每部戏都自己贴钱吗?前面很多部我都是,我只要精美,不管是首饰还是衣服景别。”
  其中,一部剧在首饰上差钱40万的时候,于正掏了35万,御用监制林国华掏了5万。后来这部剧拍完反而省了100万的制作费用,于正当即问投资方要回了20%,当做奖励给制作团队。所以即使外界风雨再大,林国华为首的制作团队从未动过出走念头,更有意思的细节是,在他们位于横店的办公室里,你能听到所有人的手机铃声都是《宫》主题曲。
  他从不参加编剧维权之类的活动,他在博文中明确表示:“我觉得一个好的编剧,必然有他的市场性,当你跟市场接轨,给老板挣钱的时候,不用维权,权力自然在你手里,干嘛还需要维权,维权就意味着你的东西不行,人家不把你当回事,既然如此,你又何必那么自恋呢。只要你能让老板挣钱,具备这个商业价值就行。”
  包括于正对新闻点的把控,其实某种意义上,也被认为与商业息息相关。同样也是“《宫2》不与湖卫合作”的新闻为例,出去话题效应外,提高续作的身价也在目标范围内。于正一直有个信条,如果一部烂剧都能卖到那么多钱,凭什么我的好剧不能卖得更好?
 风口浪尖收视王
  终其一生,于正也不见得能获得编剧业界的认可,但他或许并不在乎,他早已是名副其实的“收视王”。确实有太多的人不喜欢他,口无遮拦放狂言的态度、讲不清道不明的原创克隆,一次一次被放大到台面上,甚至难免粘上了人身攻击的色彩。他妈妈给他打电话的时候也战战兢兢,欲说还休:“他们都这么说你,你是这样吗?”
  跟他合作过的人也经常反口咬他,动辄上纲上线人身批斗,等到需要赚钱需要角色上位的时候,又摆出一副冰释前嫌的笑颜姿态来。他曾经拿阮玲玉自况然后询问:“当你的谎言被揭穿之后,你立刻变了副嘴脸,利用舆论导向,利用影迷,将一盆盆的脏水泼向那个无辜的人,我承认,她非完人,她有错,可是——她罪不致死。”
  他有时候也问自己是不是哪里有问题:“一个个老板跟你横,每天惶惶不可终日。还要遭受污蔑,不给钱,连续五部戏都不给钱。如果你给他做亏了钱,合不来没关系,但问题是他骂你恨你的同时,还是得拉着你再做。”
  多数时候,于正是非常可以亲近的一个人,不善于摆架子,但是轴起来的时候会让很多人头疼,譬如戏已经开拍了临时要求换地毯,因为“不换太丑我睡不着觉”。投资人觉得我掏钱了,就该让我女儿或者谁谁谁演,于正就会顶回去“就是不行,我想的是谁就是谁演”。双鱼座的不安全感在他身上也很明显,他学会了剧组所有工种的工作,因为“谁走了我都可以自己顶上,我们谁都可以复制,只有我的剧本不能复制”。
  不管剧集的风评如何,于正提供了商业、收视与电视剧本身对接的有效范本,至少在内地,除了“海岩剧”,能以编剧命名的系列剧也唯有于正了。
  语录·此刻于正如是说
  1. 为什么我现在多产?我要让那些烂剧没办法生存,大家都要铆足劲做成那样漂亮的东西,然后一批一批往国外输送,而不是我于正一个人,一个人有什么意思?于正这个戏卖一百万,他也卖一百万,要于正的东西不要他,他就死了,一个一个把他们做死完了以后,新出来的一批东西就特别好。
  2. 有时候我做一件事,我说不行,就怎么都不行,我贴钱都做。《美人心计》都拍了两天了,我觉得那个地板不好看,全部都换了,人家都说我发神经,但是我觉得那个地板就是丑,睡觉都睡不着。
  3. 我可以说拍戏这个环节,除了钱我不懂,其他个每个环节我都懂,连摄影机我都能拿。
  4. 娱乐圈嘭起来、掉下去的多了,我一定不能掉下去。我在想我要是掉下去我怎么办?我很没安全感。
  5. 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直不断在写剧本?我的制作人,他拍别人的剧本都会觉得很累,拍我的剧本很好,永远是全剧本开机的,又能省钱。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是什么?我在写剧本,我一直在写,一直在写,这个东西是别人做不到的。我们那些制作商的优势全部可以复制,只有我的剧本不能复制。
  6. 我是一流的编剧,一流的制片人。从来当仁不让,我不谦虚的,出名要趁早。
     阅 读(873)
本站地址:b.ttwang.net/yuzhengzuopin     公司名称:于正作品     邮箱:kehufuwu@wandusoft.com     电话:010-58859862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试用测试版本,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