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神奇的三江口)
三江口景区位于同江市区东北4公里,以“江汇于此、路始于此、海通于此”而闻名遐迩。松、黑两江在这里并肩前行,两江之水北黑南黄,泾渭分明,东流数十里而不交融,蔚为三江奇观。我国南北公路大动脉“同三公路”起始点就座落在这里。已建成的中心广场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由标志塔、零公里碑、雕塑群、草坪、花坛、环路灯光夜景和绿化带组成。32米高的标志塔巍峨耸立,直上云霄,造型别致,寓意深刻。博物馆陈列着赫哲族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实物,记载着改革开放以来赫哲族生产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商服区、荷花渔塘是游人休闲垂钓的好去处,水上餐厅可以品尝特色美味,十二生肖园将为您留下美好的回忆,避雨长廊可以远眺异国风情。同时由于景区内绿化面积大,也被称为“天然氧吧”。所以欢迎八方游客常来三江口景区呼吸新鲜空气。
同三公路全长5700多公里,目前为止是我国最长的一条公路,由此到南共路经了九个省和上海市,其中穿越渤海和琼州海峡,是个跨海的大公路。
(同三公路零起点纪念碑)
三江口广场占地面积3万2千平方米,于1999年9月动工,2000年10月竣工正式对游人开放,它是为了纪念同三公路在此建成而投资兴建的。在我们眼前的便是同三公路零起点纪念碑,不要看它占地面积小,但它的寓意却十分深刻!它的地理坐标是东经132度,北纬47-48度之间,碑身上的圆代表着“零”,不锈钢做成的三角体代表着“点”,联合在一起便是同三公路的零起点了,它与海南的“天涯海角”遥相呼应,共同发展。凡是到三江口的游客一定会摸一下这个“点”,“起点”就是“起点儿”的意思,摸一下它一定会使我们的路途步步走点儿,您不妨试一下,有一句话说的好“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摸起点真遗憾”啊!在纪念碑的西侧可以看到七个脚丫,这七个脚丫也是意义非凡呢!因为这里是同三公路的起点,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站在这个位置向前迈出,寓意是“创造奇迹”。也许您可以感觉到步伐有些大,这是希望您在人生的道路中能够大踏步向前走,一路顺顺利利,没有坎坷。
(同三公路标志塔)
同三公路标志塔神秘壮观,远远望去就像一位白衣仙女在挥舞丝带翩翩起舞。它的建成也是包含很多意义的,塔尖的五个环代表着同三公路全长五千多公里,由于现杭州湾建成了跨海公路大桥,所以路程缩短了约150多公里,塔柱上黑白相间的十个格子代表同三公路所经过的九省一市(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上海),塔柱与地面形成了一个倒的英文字母“T”代表同江市的开头字母“T”,与其向上的“S”,代表着三亚市的开头字母“S”,在塔的下方建有一个喷泉池,我们当地人称它为许愿池,因为2006年在这里举行了一次跨国界,跨民族的集体婚礼,三江口见证了77对新人的幸福时刻,所以人们在许愿池下许下愿望,希望能找自己的终生伴侣。
(“三江口”的由来)
三江口名字的由来,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汇合的地方,其实在这里只有黑龙江、松花江两条江交汇,而交汇形成的第三条江我们称它为混同江,松花江、黑龙江、混同江条江三汇合称为三江口。混同江极具特色,由西南方向流来的松花江江水泛黄而浑浊,经大小兴安山地流下的黑龙江江水发黑而清澈,两江之水相遇后向东方奔流,在数十公里的大江河道中互不相融,两江江水并行,江面上北黑南黄“泾渭分明”,形成“双色水”争流的奇丽景象。
若是遇上松花江比黑龙江水量充沛时,站在岸上放眼北望,“双色水”的分界线就会往北推,相反分界线就会向南移。当松花江超过警戒水位,进入防汛期时,整个大江恶水横流,江面一片混黄;而在特殊年景下,松花江水势弱,黑龙江水势猛,一段时间内,整个大江碧水荡漾,令人心旷神怡。
放眼远眺,在江面上可以看到两座小岛,这两个岛是属于绥滨地界。沙滩北面的森林草场便是俄罗斯境内的了,在对岸森林的上方可以看到一个蘑菇状的物体,它便是俄罗斯的嘹望哨了。对岸俄罗斯的资源十分丰富,森林面积达2.8亿公顷,占全俄森林面积的31%,木材蓄积量达到204亿立方米,占全俄木材总蓄积量的26%。同时含有大量的铁,煤,石油,锰,天然气等资源,所以同江是重要的贸易中转港,成为了推进两国经济交流的纽带。
在四月中下旬的时候,在三江口还可以看到北方独具特色的跑冰排。跑冰排分为文开和武开。文开是冰块顺着江水缓缓而下,仿佛一艘洁白的冰舟在江中徐徐前行;武开则犹如千军万马奔腾而去,气势磅礴,犹如一场江中战争,场面壮观。
(好汉桩)
江边的护栏是汉白玉材料制成的,一共有108根,代表着水浒英雄108位英雄好汉,以此来象征守卫美丽的三江口。
三江口可以说是个古战场,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1929年,为了保卫“中东铁路”路权,中国军队与苏联军队在三江口打响了历史上著名的“中苏三江口之战”。10月12日早5时开始,苏军出动飞机25架、军舰10艘、机关炮车40余辆、骑兵800人、步兵3000人同东北军开战。激战中,中方江平、江安、江太、利捷、东乙5舰被击沉。东北江防舰队伤亡300余人。9时,苏军400多人在三江口登陆,后增至3000人,驻守此地的东北海军陆战队700余人阵亡,其中包括17位军官。三江口之战是中苏之间唯一一次兵种齐全的陆海空立体作战。同江一带百姓为纪念并记住这一年(民国18年),把这一年称为“大炮响那年”。中国军队阵亡将士的墓碑——忠魂碑曾矗立在现在水利泵站附近,由于过去我国没有江岸护堤设施,到1969年500多座大小碑陵均被冲刷入江中,碑已不在,但是英灵永存。
在1644年-1685年之间,在三江口之地曾发生了三次战役,沙俄侵略军曾试图从三江口登陆我国,但均被我国赫哲,满,鄂伦春等少数民族打败,沉痛的打击了沙俄的嚣张气焰,这便是著名的“三江口战役之三战三捷”,都已被载入史册。
现在,这里依然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九连全体官兵长年驻守在这里。1984年8月14日,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亲临九连哨所,在此挥笔题词“英雄的东方第一哨”,并在哨所的林中亲手栽下了一棵长青松。20年后的今天,这棵树已在林中松高参天,成为一处景观。
(水上餐厅)
在江边可以看到许多江上餐厅,在这里可以吃到同江四大菜系之一的赫哲全鱼宴(四大菜系——赫哲全鱼宴,俄式西餐,东北农家菜,朝韩风味)。江水中还有少见的三花五罗(鳊花、鳌花、鲫花,哲罗、法罗、铜罗、胡罗、雅罗)。江边停放着许多游艇,是为游客界江游准备的,您可以乘坐游艇来观赏中俄界江,在船中您可以领略到对岸俄罗斯森林的广阔,欣赏到两江之水相遇而不相融的奇特,充分地享受到大自然秀美的风光。
(三江口景观碑)
三江口观景碑,碑身是由山东运来的海底蓝堆砌而成的,在碑身中间可以看到一条栩栩如生的黑龙藏在里面,它象征着黑龙江。同时龙头也象征着同三公路的起点同江,龙尾则象征着同三公路的终点三亚。上面三个铿锵有力的大字是原国家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先生的亲笔题词。再往远处可以看到结合俄罗斯风格的建筑,这便是水利排灌站,它负责周边村落的稻田浇灌,抽取的是松花江水,所以同江的大米特别香。最远处的是观景长廊,站在二楼可以清楚的看到江水北黑南黄的界限及俄罗斯对岸的森林和草场。
(十二生肖园)
广场东面一些红顶房子的欧式建筑是商服区,又叫“十二生肖园”,广场内所有的小商品销售都集中在这个区域。大家可以看到园内种植了大片的丁香花,春季的时候满园飘香,对人的身体十分有好处。
(赫哲族博物馆)
三江口也是赫哲族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新中国解放前夕,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发现了还处于原始生活状态的赫哲族人民,于是对他们进行烧杀抢掠,之后把他们赶往现勤得利附近,圈为“一、二、三”部落,企图对他们进行种族灭绝。但赫哲族是个不畏强敌的民族,他们顽强的生存了下来。直至新中国成立,共产党解救了他们,使赫哲人民重获新生,可是人口已由最初的600余人减少到不足200人。现在赫哲族是我国六小民族之一,在全国仅有4600多人,同江现有1700多人,排在全国少数民族第55位。同时赫哲族还是个跨国民族,在俄罗斯有2万多人,他们称为“那乃人”,赫哲族有着独特的进化史,是从原始父系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便是中国赫哲族博物馆。中国赫哲族博物馆建于2000年10月,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70平方米,建筑风格源于赫哲族传统住居形式抽象设计而成。馆址地处黑龙江、松花江汇流的三江口南岸,同三公路起始点标志建筑的东侧,距同江市区7.5公里,与北岸俄罗斯隔江相望,是我国境内唯一一座藏品较为丰富,风格独特,能较全面的展示和介绍赫哲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鱼猎生产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民族博物馆。
馆内现有馆藏出土文物、动植物标本、鱼猎生产生活用具、服饰、传统工艺、文体器材、图片等各类展品15,000件。现展览单元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悠久历史、自然资源、鱼猎经济、生活习俗、传统服饰、宗教信仰、文化艺术、教育卫生、代表人物和同江市各项事业成就展等12部分。另有反映赫哲族迁徒、御敌、狩猎、捕鱼、信仰、艺术的浮雕共六组,描述赫哲族说唱文学伊玛堪的彩绘柱六根和图腾柱一根。
三江口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有这样一段顺口溜足以证明三江口的美。“春季来到三江口,界江冰排看不够;夏季来到三江口,松黑分明吸眼球;秋季来到三江口,金色稻田显丰收;冬季来到三江口,白雪皑皑冰上游”。如果能用一首诗来赞美三江口,那就是“观赏松黑两江的雄伟,标志着同江人民的骄傲;触摸一下同三公路的起点,体会祖国繁荣的一面;参观赫哲历史博物馆,阅读一部民族的画卷;乘船观赏中俄大界江,饱览五光十色的异域风情;品尝一顿纯正的赫哲全鱼宴,欢迎下次再到同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