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绣藏品的保养窍门
发布者:
刺绣艺术 2012-01-28 12:11 复制
织绣品易褪色损坏且难以修复。商周汉唐的织绣品残片,其用于研究的文物价值,大大超出了其作为艺术品或工艺品的审美价值,因此,即使是残片,依然被珍藏于各大博物馆。这些藏品,一般的私人收藏者兴趣不大。至于清代乃至民国的织绣品,如果有残破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古籍对于品相的要求就更高了。它主是要看古籍的外表,如没有破损、霉烂、虫蛀,且保存完好,都属于品相佳。如明刻本的《东坡集》以及《唐人写经》等,在各类拍卖会上都可以看到,虽然都是同样的品种,但就是由于品相的问题,使得价格差之千里。又如一本普通的宋版书,因为品相不好,刻印粗糙,没有名家收藏过,它的市场价格反而不如一本艺术价值较高的明版书。
“消霉”窍门:
织绣品一般怕光、怕湿又怕过于干燥。光照会加速褪色和纤维老化,湿度会使之长霉或腐化,太干燥会使之脆化。所以,收藏织绣处要避光,最好有温度和湿度控制设备。此外,防蛀防霉也很重要。织绣品最好平摊放,放置的器具如抽屉要浅而大,藏品和藏品之间可用白色薄纸隔开。藏家在一般情况下,只要使藏品达到一种基本完整清洁的状态就行了,千万不要在没把握的情况下轻易施以清洗修补。
古籍防霉是一项细致入微的工作。有些书籍年久纸色变黄,或者因为受水侵蚀沾有污迹,要使它变得洁白干净,可以施用“撤水”(“撤水”包括“洗书”、“划水湿”等)和“去霉斑”的方法。如果霉迹已经渗入书中纤维,可以小心用药水洗霉。具体做法是:用高锰酸钾溶液3%,以棉签或者毛笔涂刷霉渍处,一二分钟后,再用5%的草酸溶液涂上,即可去掉霉斑。
- 我要评论
- 更多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