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内容
长白山的资源丰富
2011/12/2 18:04:44      复制
    长白山范围大致北起中国安图县的松江镇;南和东南沿伸到朝鲜境内,西始于抚松县,东止于和龙县的南岗岭。长白山区域包括通化、诞边整个地区和吉林市的蛟河、磐石、桦甸三个县,幅员为70000多平方公里。
长白山日照为2271-2503小时,其中5--9月的日照时数为为860--1125小时。积温为2460--3106度之间。无霜期109一141天,最长166天,最短23天。降水量是充足的,年平均降水量741毫米,季节分配量较好,降水量随着海拔增高而递增。雨热同季、干冷同季、气温低、蒸发量小,温度大,加之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湿润状况是好的。
长白山地区水分充足可靠,因此,整个长白山区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植被种类多样,植物种类繁多,经济植物资源异常丰富,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目前已掌握有种子植物103科、501属、1250 种;蕨类23科、44属、87种;苔鲜类62科、161属、339种;地衣类17科、38属、148种;伞菌类13科、63属、251种;兽类17科、511种:鸟类45科,250种;昆虫类98科、794种;还有两栖、爬行和鱼类以及尚待普查的水生生物和土壤动物等。总土地面积1.18亿亩、占全省土地面积42%,其中耕地700万亩。占全省耕地的11%,每人占有耕地16亩,有沼泽荒甸150万亩,其中可开荒地60多万亩。 全区林业用地778.1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67.6%、森林复盖率达55.4%,活立木蓄积量为7亿立方米。珍贵的红松、紫松,长白松、鱼鳞松、落叶松、沙松、水曲柳,胡桃、黄菠萝、紫锻等80多种经济树木都是建筑、造船、车辆、军事、家俱等的宝贵材料。
长白山的丰富资源还有以下类:

名贵药材

    据《长白山植物药志》长白山区有药用植物875种、其中人参产量1982年为700吨,占全国产量的50%。另有人参茎叶1700吨,其中包含可提取的具有治疗心血管疾病高效的人参皂甙成分为60吨,相当于现产人参根须所含人参皂甙两倍以上。此外,其他名贵植物药材储藏量也很丰富。据初步调查有:木灵芝1.3万斤,贝母42万斤,天麻153万斤,黄芪137万斤,党参1045万斤,刺人参2412万斤,五味子5386万斤,刺五加10亿斤。动物药用资源有36种,如梅花鹿、马鹿94000头,年产干茸40万两,占全国产量40%;还有鹿茸血九万两。名贵的哈什蚂,即中国林蛙,也是长白山区的特产。总之,长白山区是我国三大天然药库之一,许多药用植物有抗衰老,抗癌作用,其资源和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认识和发掘。这些药用动植物资源如合理开发,可以做到永续利用。


     梅花      人参


     林蛙

野生生物资源

    长白山区有野生植物2000多种,除八百多种药用植物外,其他许多植物也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山葡萄、笃斯越桔、软枣猕猴桃等可作高级果汁,天女木兰可作高级香料。薇菜、蕨菜、松茸蘑等是出口产品中创汇较高的品种。 
 
            蕨菜                                         松茸蘑


水能丰富

    长白山为三江(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发源地。三江流域不仅哺育着辽宁和黑龙江地区的农业,而且蕴藏着巨大的水能。除已建和在建中的大中型水电站装机250万千瓦外,还有可开发小水电资源200多万千瓦;在二道白河以上,水流经冬不冻,且落差大,可以做到常年发电。其中长白、安图、抚松三县已由水电部批准为第一批电气化试点县。
 

矿产资源多

    煤炭资源已查明的有15亿吨,最近又发现长白县境内有大面积煤层。铁矿除供应通化钢厂外,还有一部分富矿供应鞍钢。黄金储量及产量均占全国1/10,非金属矿产如硼矿、云母、石膏等储量丰富、硅灰石与硅藻土储量均占全国第一位。土状石墨储量占全国第二位。居全国第四位的泥炭资源有70%集中在长白山区。此外,矿泉水资源已发现23处,其中二道白河和头道火车站两处交通方便,水质好,日产量500吨,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有待开发利用。

                   煤

相关文章
 评 论(1) 阅 读(1562)
  • 访客
  • 2011/12/9 10:34:51
  • 回复
  • 1
        长白山的几宝都介绍了。编辑真详细呀。
  • 我要评论
  •  更多表情  
  • 好
  • 已阅
    您已经输入个字,还可以输入个字
谁来看过:
访客
访客
keiter
本站地址:b.ttwang.net/changbaishan     公司名称:长白山     邮箱:kehufuwu@wandusoft.com     电话:010-58859862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试用测试版本,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