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中华民族最大的节日
虽然“春节”正式成为中国农历新年的名字只是近百年间的事情,但是,有关“春节”的历史却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一年一度的春节如同脚步一样,既厚重又轻灵地迈过神州大地。“春节在古代一直叫‘年’,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新年。老百姓叫‘大年初一’,文人学士叫‘元旦’、‘元日’。”北京大学民俗学副教授陈连山说,“虽然辛亥革命之后引进阳历,春节丢掉了‘元旦’的名字,但仍然是我们最大的节日。”
虽然“春节”正式成为中国农历新年的名字只是近百年间的事情,但是,有关“春节”的历史却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一年一度的春节如同脚步一样,既厚重又轻灵地迈过神州大地。
“春节在古代一直叫‘年’,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新年。老百姓叫‘大年初一’,文人学士叫‘元旦’、‘元日’。”北京大学民俗学副教授陈连山说,“虽然辛亥革命之后引进阳历,春节丢掉了‘元旦’的名字,但仍然是我们最大的节日。”
农业生产催生春节习俗
世界上似乎很难找到另一个节日,像中国的春节一样快乐、祥和,而且时间跨度那么长。虽然精确地说,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春节更像一次漫长的假日狂欢。
北京旧时的童谣这样唱——“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至于春节的结束,一般都认为要到来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从腊八到元宵节,算起来竟有一个多月。节日的高潮,便在除夕之夜和正月初一。
今人邓云乡在《增补燕京乡土记》中,曾生动地描述了一番北京年夜的“协奏曲”,是“噼啪”的爆竹声、“噔噔噔”的剁饺子馅儿声和各路铺子里“噼噼啪啪”算盘结账的声音。如今,结账早已不用算盘,剁馅儿声音亦不常闻,只有烟花爆竹的声音还伴随着人们的说笑,迎来一个又一个新年。
“关于春节起源,由于远古时代文献缺乏,具体起源时间很难考证。学术界有过几个假说,例如‘腊祭说’、‘巫术说’和‘鬼节说’,都没有充分论据。”陈连山说,“但是,我们可看到春节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密切联系。”
“比如,‘岁’字原来是一种斧类砍削工具,用来收获庄稼,也用于收获后的杀牲祭祀,‘岁’渐渐成为该祭祀的名字,最后,‘岁’成为一种时间段落标志。‘年’字也如此,《说文解字》的解释,‘年,谷熟也。’后来也发展为时间段落标志。《尔雅·释天》说:‘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这说明,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人们产生了年的概念。确定了年的长度以后,一年的开端就是新年,慢慢就演化出过新年的习俗。所以,新年或者说春节,无疑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节日。”陈连山说。
守岁在唐代流行全国
所谓“一夕变冬春”,在春节里最易勾起中国诗人心绪的,大概就是完成辞旧迎新的除夕了。“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这是唐人的诗句。
而与除夕密切相关的节俗,便是守岁。
“晋朝已经出现守岁习俗。晋人周处《风土记》说:蜀人‘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到唐代,守岁习俗已流行全国。”陈连山说。
从唐太宗李世民传世的几首诗歌来看,唐代过年,皇帝会召集近臣一起守岁。“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这正是出自李世民的“御制”。
在除夕守岁一夜时光里,古人何以遣怀?“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这是唐人孟浩然的婉约;“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这是清人赵翼的豪放。
宋代诗人陆游有一年过除夕,正赶上下雪,他很高兴,写了一首《除夜雪》:“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也有像明代文徵明这么“另类”过除夕的人,“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莫笑书生太迂腐,一年功事是文词。”
当然,更多的还是欢乐。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爷爷杜审言写过一首《除夜有怀》诗,有“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两句,似乎大家可以在守岁时玩一些类似射覆猜谜式的小游戏。
更早的春节节俗记载,可以到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寻找,“爆竹”、“桃符”、“屠苏酒”等传统春节意象,都已走进当时人的记忆。
体验存在的行为艺术
清人沈太侔《春明采风志》记载:“凡年终应用之物,入腊,渐次街市设摊结棚,谓之蹿年。如腊八日前菱角、米、枣、栗摊。次则年糕、馒首、干果……太平鼓、响壶卢、琉璃喇叭,率皆童玩之物也。买办一切,谓之忙年。”可见当年北京过年内容之丰富。
明人袁于令写《隋史遗文》,交代主人公秦叔宝在一番“卖马当锏”的惨淡际遇后,客居在潞州好友单雄信的农庄,“到了除夕,雄信陪叔宝饮到天明,拥炉谈笑,却忘了身在客乡。叔宝又想着功名未遂,踪迹飘零,离母抛妻,却又揪然不乐。”秦叔宝日后与战友尉迟恭一起化作门神,走进千家万户,几乎成了春节最重要的符号。但《隋史遗文》是叙述秦叔宝未遇时节的小说,这番过年景象,恰如宋人苏洵的诗:“佳节每从愁里过,壮心时傍醉中来。”
无论欢乐还是乡愁,无论新景还是旧诗,在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留下的历史记忆里,人们更多看到的还是一种沉淀下来的感情——特别是在除夕夜,在这个时空交错的特定节点,故乡、亲人、未来……常常混合成一种奇妙的领悟与感动。
相比起来,当代人往往会有一种“年味淡去”的感觉,不少人为之伤感,认为伴随现代文明而来的快节奏与物质化,冲击了本该更加温润的心灵世界。
“这种感受比较普遍,问题是怎么看待。”北京大学民俗学教授陈泳超说,“随着经济条件提高,春节原先负载的‘非同寻常的物质享受’功能,自然会‘领土尽失’。‘年味淡薄’主要是在心理层面:人们每天生活越来越相似,反而失去了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和原先春节带来的高峰体验。”
陈泳超说:“我建议多回头看看、学学传统节日习俗。比如除夕团聚守岁,那是血缘关系的温情展示;比如拜年,那是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得以温习的大好机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不就这些吗?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这些节俗是传统中每个人体验自己社会性存在的行为艺术。当我们用心去体会那些细节时,我们自然会感动。”
慎终追远教人尊重和感动
传统春节负载着两大功能,周期性物质满足和家庭伦理亲情意识的强化。体现这些功能的,便是节俗。千变万化的春节习俗总是围绕着这些功能展开。
春联取代了桃符,见面拜年改成发短信,人们也许再也不去喝一种叫做“屠苏”的酒……虽然有不少春节的节俗正在中国消失,但是也有一些新的节俗在兴起。
“这些新节俗大体上仍然发挥着与传统节俗类似的社会功能。”陈连山说,“春节习俗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社会生活的世俗化趋势,使传统节俗的信仰色彩不断淡化。比如,最初用以驱邪的桃木板简化为表达吉祥祝愿的对联,而现在的楼房很少有宽门框,连春联也无处可贴了,于是很多人改贴‘福’字斗方,但是其所表达的意义却是跟春联一样的。第二,新技术发展使联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过去不见面就无法交流。现在电话、手机和互联网使人们可以跨越时空进行交流。”
此外,传统春节习俗具有很强的社会整合功能。其中祖先崇拜、尊老爱幼、社区互助等内容,通过一年一度的反复展示,很自然地传给下一代,从而完成一种社会教育。
“最重要的主题、也最有教育意义的,是慎终追远。”陈泳超说。
“最古老的过年用词‘年’、‘岁’、‘祀’等,都带有浓厚的祭祀仪典的色彩,有些是集团性的,比如祭祀农业神,后世则更多以家族为单位和对象,也就是祭祀祖先。”陈泳超说,“一年到头,你成也罢、败也罢,也无论高兴、沮丧,总得停顿一下,好好想想,毕竟你还有幸活着,所以你得感恩,感念着祖先的恩德,这就是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慎终追远的心态。祭拜、供奉之类的仪式千姿百态,细节差别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细节中,都包含着你生命的过往形态乃至于原始基因,它教会你尊重和感动,也带给你安全和踏实。这就是《论语》所说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重要的不是祖先的神灵有没有,而是在不在你的心中。”
春节畅想曲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最隆重的节日。这个节日的形成、过节的内容和形式,几乎包容了这个民族文明最主要的特质:举凡一切天地六合、生死两界、道德伦理、生活习俗、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观念等等,无不渗透在这节日里的一切方面。懂得了这个节日就懂得了这个民族。中华民族的这个节日就是春节。
过春节又称为“过年”。民间传说上古时期有一种怪物叫做“年”。每到隆冬将尽、春日将来时节,便到村落里觅食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有次又到“年”来时节,大家出外躲避,有位“大胆奶奶”坚持不走,红衣红裤,稳坐火塘边,把火拨得亮腾腾,又用拨火的桃木棍敲打石块,连喊带吆喝,“年”被吓跑了。第二天担惊受怕的村人回家,发现老人正端坐在火塘边,吃着香甜的糯米粑粑,于是又跳又唱起来。知道“年”怕火光、怕红色、怕响声,于是逢“年”将到的头夜里,便穿红衣放花炮,通宵不睡,第二天,吃粑粑(如今改为饺子和年糕),互相拜望祝福。又用桃木刻成门神挂在门框两边用以驱鬼怪。这只是民间可爱又聪慧的想象力的表现,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不乏幽默感的活泼泼的民族。其实春节来自对四季轮回的天象、据此制定的历法和农耕节气深刻又精准的认识。在冬去春来的时节,有个日子,总结过去迎接未来,挥去失望和歉收的痛苦,寄希望和梦想于新的太阳,愿农事和家庭在新春来到时,飞来笑声。这日子便是春节。所以在这节日里,要驱恶鬼,迎祥神,吃喜庆饭、说吉利话,互祝安好,唱歌舞蹈,所有的活动都融合着团圆、和谐、美满、幸福。无数离家的游子都千方百计风尘仆仆返回家乡,在紧张到难以想象的归家大潮中,凸现了中国人任何力量也摧不垮的凝聚力。那些以为中国人永远是一盘散沙的智者,真应当到中国春运大军中去溜达一趟,上亿人次的旅客东西南北地飞来驰去,这壮观,是闹着玩儿的吗?
春节更像绵延一个月的全民狂欢节,其中五光十色的内容和文化含量让五千年的文明都熠熠闪光地表现出来。所以我不揣冒昧,邀请对中华文明有兴趣的外国友人,腾出一个半月的时间,“拨冗来华游历”,我保证您会“流连忘返”,“忘却他乡是异乡”。
春节的序曲,其实是从旧历腊月初八开始的。这一天要喝用八种食料煮成的粥。据说这喝“腊八粥”的风俗来源于佛祖的成佛日,一位牧羊女翩跹而来,将自己罐中的粥食奉献给菩提树下彻悟的佛祖。我想,这习俗应当滥觞于魏晋时代。有人说,这其实是对一年农事丰收的纪念和对未来的期望。我更愿这是起源佛家的轶事,不仅表现出文化的交流和善心的张扬,而且充满了诗意,更像一个诗歌的国度应有的民俗。
腊八之后,过年的气氛渐次浓烈,购买年货,准备回家的,屡屡行行;商家的店面开始处心积虑地打扮,影剧歌舞,你方唱罢我登场。送礼的车流堵塞了原本就堵塞的市街,年货在车流中作循环游。待到腊月二十三,节日之曲进入发展阶段。
腊月二十三,谓之“过小年”,又叫“祭灶”。中国人普遍是“多神论”或“泛神论”者,一切事务都有一位乃至数位神明管辖(这近乎无神论)。所以每家都有一位家神曰“灶王爷”及其夫人——“灶王奶奶”。北京民谣说:“灶王爷本姓张,一碗凉水三炷香。”一碗凉水是饮马的,我想今日应改为:一桶汽油,灶王爷夫妇的公配车应当是奥迪吧?灶王爷的伙食稍差,一点点糖瓜足已。那东西吃了粘牙,灶王爷难以启齿,无法向玉皇大帝汇报全家的坏事。这反映了中国人视“打小报告”为恶德的道德观念。13亿人的灶王爷在熊熊的火光里升上天,漆黑着脸趴在地上等待玉皇大帝的召见,却被糖瓜粘住了嘴,呜鲁鲁,一概语音不清。玉皇大帝一挥手,灶王爷们便打道回府,虽不能“上天言好事”,却也“回宫降吉祥”。这分明是对神的戏弄,却极严肃地由男性家长主持,谁说中国人不幽默?
再后,按照老规矩每日都有主题活动:扫房子;做烧卤;炖大肉;烹烧鱼;宰鸡鸭;买老酒;腊月三十是除夕,家家守岁等新春。是夜,户户包饺子(或做年糕)、做佳肴,合聚一起,祭祖、团聚,享用团圆饭,同观电视春节晚会,然后燃放烟花爆竹,让喜庆的心和美好的祝愿,在声色交融中,升上天空,这是多么好的夜晚,过一次就想一生。一生难忘啊!这是春节的高潮。
春节的尾声是正月十五的灯节。或者称作中国的情人节之一。那天到处是美丽奇巧的花灯,市街被花灯和一群群花样少女填满。这在《水浒传》中有详细的描写,更有辛弃疾的绝妙好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写尽那灯节的欢乐,初恋的青涩和惆怅。这一天又称元宵节,把团圆美满的心意和月圆结合,在诗意缠绵的意境中结束春节的日子,把美丽,把幻想,把所有的希望寄存在心里,等待来年,等待春天染绿了大地,多好哇。
记得那年,我在美国过美国独立日,大家席坐在绿地上,有各种游乐节目,其乐融融。最后当那些美丽的烟花装饰夜空时,我竟流出了泪水。一位美国朋友问我为什么。我说,我的祖国打扮了美国的夜空,多么美丽呀。烟花是好东西。假如它只能做美丽的花树,装扮全世界的夜空,世界该是怎样的美好。没有核武器、没有自杀式炸弹……我知道这是幻想,但在春节将到时这样想想,也是不错的,对吧?!
二零一一年开岁感怀赋诗
东风芳意润心葩,
春色平分亿万家。
十二六旬颁计划,
五千一脉定中华。
珍奇古简开周史,
壮丽山河起月槎。
四海五洲同寄语,
协同邦国焕云霞。
八声甘州辛卯迎春曲
趁东风吹送海潮来,
妆点万花春。
看神州上下,
江河山岳,
紫气氤氲。
上博艳惊八表,
亚运更翻新。
二号嫦娥奏凯,
绝技通神。
喜听中枢大号,
便雷行雨沛,
福满乾坤。
筑高楼星布,
广厦乐吾民。
挫金融、狂魔慑伏,
享太平、童叟共欣欣。
齐天乐,
薰弦迭奏,
红旭暾暾。
春节简史
先秦时期
先秦文献中并没有出现春节的名称,但是已经出现了蕴涵春节意义的词语。《尚书·舜典》中记载:“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尚书正义》曰:“上日,朔日也……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舜典》说正月初一这天舜在祖庙里接受了尧的禅让;《尚书正义》说,正月初一舜到祖庙祭祀祖先。这是有关春节起源的最早的文字痕迹。从仅有的一些文献我们无法判断先秦时期,春节的通用名称是什么,但是“上日”和“元日”似乎被后世继承的要多一些。特别是“元日”,两千多年以来一直在沿用。
秦汉魏晋南北朝
作为古代官方法定岁首,农历正月初一由汉武帝时编定的太初历所定,称为正月旦、正旦等。作为岁首的春节,在秦汉以后社会意义明显,朝廷将岁首作为展示与加强君臣之义的时机,民间则作为乡里家庭聚会的良辰。以汉朝为例,《续汉书·礼仪志》记载,夜色未明时,文武百官就按等级依次手持各种象征性礼物如璧、羔等向皇帝奉献。而东汉崔寔《四民月令》则记载了民间正日的祭祀仪式与庆祝活动。首先,祭祀祖先,礼敬尊长。其次,拜贺宗亲乡党。正日家庭祭祀庆祝仪式之后,人们走出家门,拜谒恭贺亲族与邻里。后世正月拜年的传统即由汉代正日新年拜贺的习俗发展而来。
唐宋元明清各代
从唐代开始,春节享有政府法定假日,给假七日,是年前三天年后三天。朝廷照例举行早朝大典,民间则合家团聚,设宴欢庆。春节称为元日或元旦、新年。正旦朝会仪式依然是皇家的重要典礼。帝王的正旦朝会作为国家典礼,场面宏大壮观,它是国家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盛大的朝贺庆典对内显示国家太平,对外彰显中华帝国国威。同时,官方也借观看节日灯火与欣赏杂艺表演之机,表露出与民同乐的姿态。比如北宋,“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就是开赌禁三天,任百姓娱乐。明代时北京民间春节更为生动有趣,当家人元旦晨起,率妻子等拜天地、拜祖先、煮饺子、给长辈上寿。
中华民国时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引进西洋历法,以公历为标准纪年,这时官方节日与民间传统节日分离,中国就出现了两种历法体系。1914年1月北京政府内务部在呈文中提出“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并被批准。由此,传统农历新年岁首在官方意义上正式被易名为“春节”,传统的元旦、新年名称被安置在公历的1月1日头上。
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继承辛亥传统在历法上采用公元纪年法,但对传统年节给予特别关注,规定了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法定假日及其放假日期。从此“春节”成为社会上下对旧历大年的称呼。
守护遗产 传承文化
腊八已到,年味渐浓。从神州各地到海外华埠,海内外中华儿女或步履匆匆踏上回家过年的旅程,或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办各类节庆活动,迎接辛卯年新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热闹的节日,腊八、祭灶、除夕、元宵,绵延近月的欢庆,使每个中国家庭充满着喜庆与温暖,让平凡的生活有了新的期待;春节是文化遗产走向大众的节日,贴春联、贴窗花、放鞭炮、吃年饭、舞龙灯、喝春酒、扭秧歌、玩花灯、逛庙会,丰富的春节习俗,让每个中国人心里洋溢着浓浓的亲情、乡情、友情、中华情。
今天本版介绍了祖国东南西北一些入选“非遗”的春节乡风民俗。春节期间各地纷纷举办的各种民俗活动,是对中华文化遗产的一次集中展示。13亿中国人同庆新春,同接触、共欣赏、齐传承文化遗产,一起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了解、更加珍爱文化遗产。这既是一种文化熏陶,更是一种文明境界的塑造,必将极大地提高中华儿女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增强热爱家庭、热爱乡土、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怀,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更是唯一将五千年文明持续传承的国家。这种独一无二的传承就体现在我们的文化遗产中。祖先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辉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它们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历史的血脉、文化的基因,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春节这个发祥于古老的农耕时代的节庆活动,正悄然发生变化:鞭炮声渐渐稀疏,年俗活动渐渐让人感到陌生,民间盛大的节庆画面也渐渐难觅踪影。春节,这个中国最隆重、最热烈的传统节日,似乎渐渐趋于平谈。而春晚、短信、贺岁片的出现,形成了新民俗,给古老的春节注入了现代的元素,留下了时代的印迹,但需要不断丰富其中的文化内涵。民俗的形成是个历史的过程,适时地为节庆活动注入现代元素无可厚非。然而,在创新的同时,我们也要坚守。“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根,凝聚着巨大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得以立足世界之林的一个最根本的基础。”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先生的这番话道出了个中真谛。坚守传统,守护历史,传承文化,才能开拓创新。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载体。祖先留下的丰厚的文化遗产,真实见证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传承好、保护好文化遗产,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继承春节节庆这个珍贵遗产,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保护好和谐隽永的历史人文环境,让华夏子孙世世代代永久享用,是我们无可推卸的重要使命。让我们共同努力,担负起继承、创造历史的双重责任,坚守传统,守护遗产,传承文明,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玉兔迎春
玉兔迎春。2011年2月3日,辛卯兔年就要来到我们身边了。
用十二生肖纪年,在中国是普遍认同的历法。关于十二生肖的起源,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生肖与地支同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的传说时代;清代学者赵翼的《陔馀丛考》称十二生肖之说起源于东汉;也有郭沫若先生的生肖外来说。较为认同的一点是,生肖与华夏先民的动物崇拜有关。在漫长的历史中,术数家将这种图腾情结与地支相配,用于纪年。
兔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四,与十二地支中的“卯”对应,常连称“卯兔”。因此,兔的一个别称又叫“卯兽”。而一天十二时辰中的“卯”时——清晨5时至7时,又称作“兔时”。
王充的《论衡》对十二生肖有比较完备的记载,其中说:“卯,兔也。”最早记载卯为兔的文献是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又有一说,认为十二地支是十二生肖的象形字。古文字中,“卯”与“兔”的字形颇为相象,卯字取兔形的大部分。
兔子因其机敏驯良、温顺平和的秉性,自古以来为人们所喜爱。兔也一直被认为是祥瑞之兆。古书《瑞应图》中有:“赤兔大瑞,白兔中瑞。”古代祭祀时,也有用兔来供奉。
民间传说中,兔子的形象多与神仙联系在一起。西王母像图上,常见捣药的灵兔;陕北的汉画像石里,也有仙人乘兔车的形象。古代神话《嫦娥奔月》中,在广寒宫与嫦娥朝夕相伴的便是玉兔。千百年来,玉兔捣药桂花树下,降福人间。
“兔”还是民间对月亮的一种代称,自古就有“金乌西坠,玉兔东升”之说。历代文学作品也常常以此为题。如卢照邻的《江中望月》中曰:“沉钧摇兔影,浮桂动丹芳。”李绅的《奉酬乐天立秋夕有怀见寄》诗云:“冰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
早在商代,便有墨玉兔形佩。西周时期,已出现兔形青铜尊。到了汉代,人们喜欢以兔的形象入画。唐代时期,随着制瓷业的发展,便有了当做玩具的瓷小兔。直到今天,民间工艺品中,不论是刺绣、剪纸,还是泥塑、布艺,亦或是面塑、纸糊,都常见兔子的身影。
兔儿爷是北京民间的老玩意儿了,起源于明末时期,是中秋时节的一种泥制玩具,也用来供奉祭月。《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这兔儿爷兔首人身,手持玉杵,身着大将军行头,威风八面,或坐于山石之上,或骑在猛虎背上,张扬着民间艺人的大胆想象。
传说在兔年,人们可以节节攀高。因为兔前肢短,后肢长而有力,宜于上攀,而拙于下降。让我们一同来欣赏这古今工艺美术品中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兔形象,并祝愿广大读者在兔年纳福添祥,步步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