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女”情系春晖行动
——农家女贫困乡镇中学女教师13班培训小记
陈虎
引文:
2005年,农家女助学金项目和贵州春晖行动一起被评为全国首届社会公益十佳示范项目,这次偶然的结缘,农家女学校罗兆红校长和春晖行动的发起人陈昌旭书记于2006年开始了合作。
2007年,首批贵州籍贫困乡镇中学女教师来到北京农家女学校学习,直到2013年,已先后有5批学员179名女教师参加了培训,在当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员为学校捐赠锦旗

吴青理事长为学员讲课
本期48名学员分别来自贵州六盘水、黔西南南州、黔西兴义地区、六枝特区、毕节地区贫困乡镇中学,其所在学校离县城最远的有130公里,年龄22-38岁,本科35人、专科12人、中师1人,少数民族14人,8个民族,教龄在1-15年,任教学科英语13人,语文12人,数学11人,化学3人,音乐3人、体育1人、美术1人、历史1人、地理2人、计算机1人。本次经费由壹基金和香港曹仁超先生支持。
期 盼
2013年2月27日(农历正月十八),每年正月十八,我和老师们一样,心里充满了期待:新一届教师班学员就要来京了,她们会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她们会带着什么样的问题?她们来农家女学校会觉得失望呢?怎么样才能让她们不虚此行呢?怀着些许期盼、些许担忧、些许自信,我静静地出现在北京西站北二出站口,开始了我的带班之旅。
望着电子屏上的字幕:“K508 贵阳——北京西 晚点14分”,我焦急地等待着。慢慢地,老师们陆续地出现在我的面前,虽然行程40多个小时了,她们脸上却没一丝倦容,近50人的队伍排了老长老长。虽然不曾相见,但感觉很亲切。老师们见面就问:“到农家女学校还有多远?”我安慰她们说:“不远、一会就到。”慢慢的车子驶离了繁华的北京城,经过1个多小时,来到了京郊的农家女学校的四合小院里。只见下车的老师们的眉头微微地攒了起来,难以言表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带着老师们满校园转了转,来到了我们的教室,教室里的课桌椅是没有布置的。老师们充满疑惑地找了把椅子坐下来。我问大家:“需要多长时间桌子摆上来。”老师们不解地答道:“五分钟吧。”当我为大家计时来完成这项任务时,老师们却只花了50秒就完成了教室场地的布置。我问大家感悟到了什么,大家才恍然大悟:团队力量太神奇了。我告诉大家这个活动叫“齐心汇聚”,告诉大家教育需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我又问大家从校园里观察到了农家女学校与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很多人提到了校园影壁墙后的冰心老人的题词“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我告诉大家农家女学校是一个爱心凝聚的校园,老师们今天来就是要体验做学生的角色,要做学校的主人,而不客人。全班同学很快就分成了资料组、后勤组、娱乐组、宣传组,由组长组成了班委。之后,我宣布了一条纪律:从明天开始,每天早上7:00出早操,上课要考勤。教室里顿时一片嘘唏的声音。
接下来,从老师们的期望评估中我们才了解到:这些老师所在地方班型大(一般在50人至82人之间)、师生比远远超过1:15(一般在1:25至1:30)、学生食宿不能全部满足,有校外寄宿生、还有早恋、厌学、逃学,为学校的管理带来困惑,因为家长觉得读书无用论(学生在哪一个班?教室在哪?自己的孩子学名叫什么?学生的班主任是谁?都不知道)和学校地处大山,最远的地方离县城130公里,汛期的塌方和泥石流,学生上学得爬坡、下坡、过河,溜索,交通安全的隐患,使得留守儿童多、甚至造成学员流失,老师们既要从事教学、还要防学生流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同时学校的电教普及不够,大多数学校只有一个电教室,老师们用得排队申请,为了避免麻烦干脆就不用了。超负荷的工作,艰苦的工作环境,使得一些老师只要有机会都想离开,也不在愿意接受班主任这份工作。教学师资的不足,英语学科和数学学科,会临时由非本专业的老师来替补,音乐课会经常被老师们借用,好多老师不知道主题班会怎么开。大家期望能在这里能找到突破:能快乐的教学,快乐地做教师。
融 合
开学的第一天,一位满头白发的、可爱的老太太来到了学校,开始了培训的第一课。她就是我农家女学校的理事长、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也是现代著名世纪作家冰心老人的小女儿吴青。当76岁的老人用她的身体言行告诉同学们怎么做人、怎么当一个好老师,我们的学员自形惭愧了。和76岁的吴老师的心理年龄比起来,我们太不应该了,知道了什么是大爱,什么是敬业、什么是奉献。六枝特区大用脚镇第一中学的美术老师邓荣虽然刚成为上岗一年的特岗教师,她教11个班的美术课,她比较活泼,在校期间为学员设计签名、为学校黑板报插图,人称“小邓子”,也特别好学,她有一个漂亮的随记本,上面每天都要写上几句对她特别有启发的话。她在吴青老师上完后记下这样一句话:“人如果只为自己活着,和牲口又有什么两样呢。”自己以前就没想过应该有这份责任,不能光想着自己,想起这句话,我就应该坚持下去。赫章县双坪乡回水初中的罗艳老师肢体语言非常丰富,她告诉我们说:“在我们乡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英语老师之间的发音不一样,也不知道谁的对谁的不对,教了12年的英语,学生的成绩在当地学区是第一名的成绩,自我感觉良好。在吴青老师的英语音标课上,我第一次近距离地听吴老师的发音、看吴老师发音的口型,看得特仔细,下来我又追着问了吴老师几个音标,这才真正掌握了音标的正确发音,想起来不知道12年自己教了些什么?这不是误人子弟吗?今天终于弄明白了,今后我不会再误人子弟了。”水城县老鹰山中学王夏飞说:“在12号的教学模拟课上,我被英语老师们推选出来做公开课,在12个姐妹的帮助下,我自信地讲完了课,开始了评课,我和往常一样,我以为吴青老师会给我表扬一下,哪知吴老师却从专业的角度指出了很多漏洞,从发音、从板书,从举例,我刚在黑板上板书了七个英文单词,吴老师就给我打了三个(X),她还告诉我自己没想好就不要随便给学生举例子,包括课堂用语要用哪些词要提前想好,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老师,这堂英语模拟点评课让我很受教益,我将是一个新的王夏飞。
接下来是北京十五中(西城区)的高级语文教师、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博学的杨凤魁老师、学者型的邢冬方老师的语文教学;邢老师告诉大家教师分为经师、人师和导师,他举例告诉大家,任何不懂语文的人都可以点评语文课应该怎样上,可任何一个语文老师却不好点评音乐课的好坏,似乎语文课的专业程度不够高。孰不知语文课也是要很深的专业素养,他那研读新课标、精准求精的专业的发问把我们老师们都绕晕了,大家都不敢乱说话了,怕被老师绕进去了不好意思。从中我们的邓荣老师也记下了邢老师的一句话:“自己不会的东西,自己去钻研,就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她将用这句话鞭策自己回去做一个有美术素养的专家型的老师、多花点时间在美术专业上。
接下来是北京朝阳教科所所长桂富荣老师,这是一位从一线的政治老师到教师培训再到研究者一点一点成长起来的一位特级教师,她富有亲和力地用自己一身的成长经历告诉了老师们教育是一个与生命相连的职业,教师是陪伴学生成长的人,是学生生命的见证人。不能漠视经验的价值,不能机械地套用经验,懂得利用经验的人才是智者。威宁县七星关区千溪中学的汤艳老师说:“桂老师讲得教育案例格式让我大开眼界,做了几年的教师,对这一格式还是一头雾水,如今拨开云雾见天空,可以帮助我们反思我们的教学。”
接下来是北京八一中学(海淀区)石志华老师,北京市紫荆杯班主任特等奖获得者,她的学生都身居要职,65岁的老人戴上一个顶小军帽精神抖擞地出现在老师们面前,和蔼可亲地和学员们分享了她是怎样做班主任的,当她握着学员的手当场唱起《鲜花盛开的时候》《同一首歌》《友谊地久天长》三首歌时,学员们都忍不住地想流泪,亲身感受到了石志华老师身上的激情、调动学生参与的激情,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班长刘万婷老师说:“听完石老师的歌声的感染力,我回去一定要好好学唱歌,用歌声去感染我的学生。”
还有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昌平区国培班主任课程设计的张捷老师系统地用案例进行了介绍班主任管理。六枝特区落别乡民族中学的彭清丽老师评价道:张老师的讲课用的案例常常在感动着我,泪花一次次在眼里不停地转动,对照自己的工作,有时也做了一些,但没有坚持,有时做得不够仔细。每个学生都需要理解、尊重、沟通。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动脑筋、想办法有耐心、有爱心。回去后先从身边的8个留守孩子做起。
还有首都师范大学田国秀教授的情绪管理中“我信息”的方法,北京十五中心理咨询师张玲老师的“幸福为师路”的“平衡原则”,北京十五中的老校长王且南老师的“全方位的”学习与管理、数学教学,北京15中刘红英老师、新东方甘蕾老师,还有学校从家庭关系、亲子阅读、班队活动设计、团队辅导、情绪减压、性别与教学、班级晚点评,主题班会、教育故事分享、计算机网络、还安排了去燕丹中学、北京15中、国际京西学校观摩,让学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体验中去感受、去改变。册享县刘朝云老师说有些问题自己不知如何去处理?比如学生吸烟,用“我信息”就会告诉学生吸烟对身体不好,老师很担心。纳雍县阳长中学的李芸因为不会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弄得每天都很紧张疲惫,找不到工作的乐趣,现在找到了原因。15中张燕老师会坚持第二天找值日班长汇报她的值日情况,平常我们对成绩突出或较差的同学容易重视,而中间的那部分往往是我们忽略的地方,这对老师们启发很大,她们表示回去后我们一定要好好借鉴。还有北京老师们的集体教研与备课制度,她们往往花很多时间去收集素材,而不是一有时间就玩。京西学校的校园里铺天盖地的全是学员自己的作品,还有以“茶文化”为例的跨学科的教学方法的启发,让我们感觉到了老师围着学生转而是让学生围着老师转,让学生感觉到校园是他们的天地,多好啊。还有好多好多的老师,梁惠梅老师每天通过微博分享她的听课体会、朱敏老师的懂学生、罗敏老师的放下架子做学生、杨雪梅老师反醒自己没有笑容、李邦仙老师反醒自己对学生的态度。
除了课堂,在校学习期间还安排了丰富的活动,联欢晚会、黑板报、去学校观摩。在观摩时,从接待学校的主任、校长都把这件事做为一项自己应尽责任和义务来精心安排让我们很受感动。京西学校接待时从部主任到初中部校长、行政副校长、大校长、学校创始人都专程前来参与接待与交流,重视程度之高。春晖行动中心主任吕亚州同志在京期间专程安排时间来看望老师们,提出来了为了贵州的教育和发展要好好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北广传媒也拍摄了学员们上课的场面。学校还安排了她们去观看了升国旗仪式和参观天安门、鸟巢。班主任老师每天晚上还得走进宿舍去做晚点评。罗校长的问寒问暖让学员们心里充满温暖。
重 生
老师们悄悄地将在这里的培训和以前她们参加过的培训做了一个比较:
正如毛口布依族苗族乡中学杨金环老师说:“自己带着空杯心态,来到这里,真情领略了班主任说的二十天后你们会舍不得离开的,这才十来天,我就舍不得了。这里的老师们都很朴实,穿着朴素,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真善美让我们感触很深。他们是在用自己毕生的心血和我们分享,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课件、自己的联系方式统统都给了我们,一个劲的叮嘱有什么事与我们联系。”以前培训一次性听了那么一点,消化不了,在使用时遇到新的问题就不知找谁解答。每个老师身上的激情、博学、专业都让我们博采众长,他们是在用生命感染和陪伴我们。我们每一天都在感动着,观念被更新了,方法多了起来。”
水城县猴城中学张福满老师通过做学生换位的思考让她更加理解了我们自己的学生上课为什么没兴趣,我们可以尝试用一些小游戏、小活动、小故事去活跃课堂。
六枝特区折溪彝族乡中学龙燕老师来之前还一直犹豫回家还是不是坚持把班主任做下去,中途她迫不急待打电话回去,班主任我当定了,我有好多新的想法想回去试一试。老师们都做了回家后的行动计划,决心试一试。
威宁县岔河中学朱敏在说说里写道:休整、融合、重生。
……
2013年3月17日下午的结业典礼上,老师们精彩的发言震撼了所有参会的人,贫困乡镇中学女教师项目的发起人、清华大学公关与战略传播研究所社会责任研究室主任吴浣苓女士由衷地感叹说:“这是我十年来参加教师班结业典礼上听到的最令人满意的一次汇报”。班长刘万琼代表全体学员向学校赠送了锦旗,上面写道:“情系山乡教育、恩泽黔地春晖”,学员们还在联欢会上向学校献爱心捐款2715元人民币。
期待着你们的好消息。
(最后要特别感谢为我们项目提供支持的壹基金、曹仁超先生、春晖行动的全体同仁和京西学校、北京十五中、燕丹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