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很荣幸自己能站在这里代表南涧初中老师发言,再一次梳理这几天的收获,介绍我们南涧的教育现状,分享一点我笨拙的想法。我们南涧县共有10所初中学校,2所在县里,8所在乡下。南涧83%都是山区,不像北京这样一马平川。我家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叫作公郎的小镇上,有那么一句话,“公郎是口锅,出门就爬坡。”记得小时候,每天看着太阳从东边的山上升起,又从西边的山顶落下去,我经常喜欢幻想山的那边是什么?好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听说北京在北边,有一次我就爬到了北边的山顶,可是看到的只有一座又一座绵延不断的大山小山。我将这种失落写进了我的作文,老师说,只要好好学习考上了,就可以做汽车出去了。所以,我特别努力,期待着能考出去,就可以去看想象中的城市了。可是在初中毕业时候由于家庭条件限制,为了提前工作,我选择了上师范学校。2002年毕业之后,我也顺利的考上了老师。在工作中,我特别喜欢学习,由于初中学校大部分是专科学校毕业的,而我只是中专,所以我报名参加了自考英语专科的学习,并于2005年取得文凭。2006年我结婚,2008年生子,2013年取得函授英语本科的文凭。这就是我人生的大致轨迹。
而作为一名教师,我也希望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懂得努力拼搏去实现自己的想法。虽说现在媒体发达,电视、电脑、手机已经很普及,可是我们的很大一部分孩子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些媒体的好处,基本用于玩游戏、看动画片、肥皂剧、和网上QQ聊天,反而连读书的兴趣都减弱了。而且这种现象在农村就像灾难一样伤害着孩子们的心灵,再加上读书无用论在家长中的蔓延,城镇化脚步过快等等社会影响。我们孩子的世界观极其狭隘。最令我悲哀的是孩子们对未来职业的认识比起我上学时候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在他们的大脑里,未来取决于学习。学习好的话,就可以当上医生、老师、律师、警察或者公务员这样他们见得到的工作;如果学习不好就像他们的父母一样进城打工,当工人、服务员、保姆,或者也可以在家种地讨生活。他们也会羡慕演员、明星、空姐、运动员这样的职业,但觉得那是城里人的事,他们天生不如城里人,这种偏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如此残忍,甚至令人窒息,可是这就是现实。我想这种想法的由来一方面是父母功利地对教育的过度强化,以及学校教育重教学轻人生教育的结果造成的。所以我觉得田虹老师的生涯教育的渗入很有必要。农村教育现状是只有5%的孩子可以跨入大学的门槛。
我认为要打开孩子对世界的认识的大门,我们也该学习,所以我感到特别有运气能够来到这样一所与众不同的专心做事的学校学习,这几天的培训下来让我感觉真的得偿所愿。本次培训共76名学员,24位老师给我们上课,他们都是各个方面术业有专攻的专家老师,历时19天。我感受很深,难以忘怀,因为与以往培训有着很大的不同。许多新的理念和方法不仅我知道有这么回事,而且我已经知道该怎么去做了。
首先,最让我感动的是学校的工作人员和工作方式。在这儿,我不觉得自己是在培训,而是在家里学习的感觉,老师们安排的各样事情都清晰明了,但从不因为是公益资助而居高临下,这让我从内心里感到平等,所以我们也爱这里,我们从来没有去采摘过一颗银杏果,或者一朵花。感觉这里很幸福。
然后,最大的感触发生在课堂上。
第一个感触是学习的活动化,老师们不仅解释了一些理论层面的知识,而且带着我们去做了一些活动和游戏,让我们通过实践了解到作为老师该怎样去用一种体验的方式教育引导学生。我特别希望自己能够在我自己的班上实践这些方法。比如石志华老师的系列主题班会课让我大开了眼界。我在学校也开班会课,主要交代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要求或者一言堂的讲述学生最近的学习状况,有时候没话可说就叫孩子们自习做作业。但感觉很多教育思想没有很好的落实到孩子们的心里。我自己也感觉沉闷,但不知道怎么做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听了石老师的讲座,我知道了竟然有这么多的方法可以教育孩子,真正做到“自内而外的将孩子的内心里的善良引导出来,而不是由外而内的去压制孩子。”我才发现,那么多的教育契机曾经被我错过。
接下来是老师们研究学问的热情就像一根火柴一样点燃了我对知识的渴望。其实,我平时很喜欢读书的,但是读了许多书,自己的教育还是没有明显提高。这次培训,我看到的专家们对他们领域的相关知识掌握的很全面,而且研究得很深入。这让我意识到世界上有那么多书,我们必须有读书的方向,有针对性的去读书,作为英语老师应该多读英语教育有关的书,坚持训练自己的听说读写,然后理论实践相结合反思才会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当然,也有让我感到心痛的讲座。钱志龙博士的讲座让我心里堵堵的。他通过中美两国教育的对比,让我看到了更为先进的教育发展程度,尤其跟我们农村的教育对比,让我们有极大的挫败感。这也让我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希望找到出路。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听听不一样的声音,这样我们才可以更清楚的认识自己,才能找到进步的台阶。
这次培训的震撼来自于昨天晚上的拳击赛。第一次现场看到人与人在同一平台上,众目睽睽之下进行的搏击。让我想到了人生其实比拳击还要残酷,拳击手可以看到自己的对手,有自己的教练指导你,有裁判在保护你。但是,生活没有教练、裁判,你甚至看不清自己的对手。所以,我们应该教会孩子怎么去生存,怎么去面对自己的挑战。将这种奋斗坚持种到孩子的骨子里,让他们不要再认命,不该放弃自己的想法,只要有梦就该去追。
结语——开悟在心,实践在行!
我来到北京了,我突然有种与梦想更近的感觉,老师们的讲座仿佛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我也会用这把钥匙去打开孩子们的眼界,激发他们的勇气,帮助他们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就算是带着镣铐在跳舞,我也要让孩子们看到不一样的未来,给他们一个更为积极阳光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