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悉曹先生2016年2月21日谢世,我们全校师生特别缅怀先生。往事历历在目,像过电影一样,先生的音容笑貌,呈现在我的脑海,先生对我说过的话,响彻在我耳畔……
“捐资助学是最好的投资”
——曹先生题记
《一》
曹仁超先生是香港信报财经新闻资深股评家,自2002年起至他谢世,他和他的读者之友给农家女助学金捐赠资金已累计捐赠人民币538万多元。每次捐赠,从不张扬。他的好朋友和一些读者很赞同曹先生的理念和做法:曹先生捐款给农家女学校是一种最好的投资方式,这种投资不需要受助方回报投资人,而是希望受助方在她们有了能力以后也去帮助和她们过去一样需要帮助的人,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这是对社会最好的回报。正如曹先生所说,“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给农家女助学金捐款,就可以帮助因家庭经济贫困而辍学的大龄女童学习一门职业技能,她获得了技能就能工作,有了工作既改变自身的命运,又改善了家里的经济状况,全家的生活都得到改善。全家人又从自身的改变中体会到助人读书是真正把钞票用在刀刃上。如此循环,大家都加入到助人读书的行列中,使得我们的社会助人精神代代相传”。
曹先生为了给农家女学校筹措更多的资金,他用智慧和真诚唤起人们的善心和感动,团结更多的有爱心的人一起为农家女学校筹款。他们亦和曹先生一样,做好事不留名。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其一,2002年,曹先生在北京的“财经周刊”上发表文章,一年累计稿费3万元。当时该刊的负责人要将稿费给曹先生,曹先生请他们捐给一个公益组织,这样这笔钱就到了我校。我校用这笔钱为来自革命先烈方志敏家乡——江西赣东北根据地的30个女孩儿,举办了 “餐饮酒店服务技能培训班”,由此开创了我校又一种适合女性工作的技能,为北京多家餐饮酒店解了员工紧缺的燃眉之急,又解决了我校助学金学员的就业岗位,扩大了我校的知名度。
其二,曹先生在全球投资领域声名远播,每当有单位盛情力邀先生去做专题演讲时,先生提的第一个要求是:“你们先给北京昌平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捐资助学多少万,待她们收到款后,我再去做演讲。”即便是香港凤凰卫视力邀曹先生拍专题节目,曹先生也是分文不取,但请他们要关注关心农家女学校的办学和发展。难怪有一年3月7日,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打电话给我,说要到农家女学校看看,我说好啊。闾记者来校和我沟通后,随即邀我到学校操场上进行采访,结果此新闻3月8日就在凤凰卫视上播出了。
其三,曹先生的“论势”、“论战”、“论性”创富三部曲在香港出版之后,读者反响强烈,很多人是读着这三本书,边读边理财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了满足和方便国内及全球其他国家的华人阅读的习惯,曹先生又将这三部曲改用白话文写作并出版。除了又可以有版税捐给农家女学校外,更重要的是曹先生在国内举行演讲并现场解答读者的提问。曹先生特别平易近人,常常还不顾演讲的疲劳,并在售书现场为满足读者的期盼为他们一一签名留念。
《二》
从投资角度看问题,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子女要帮家庭,孩子很小就做事的,从小就很精明的,要让小孩明白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我12、13岁就知家里穷,知道我的责任。我可以吃得差,不穿新衣,但是一定要读书。我小学1、2、3年级不收学费。有一次我考了第3名,我就哭,因为怕,若得了第4名,就没钱读书了。所以帮穷人要从小培养他们爱读书,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穷?要努力争取多读书。我最反对这样说“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吃大餐、穿名牌不重要。在香港1.2万港币/月,是不穷的。若父母工作,孩子读不好书,父母还给他每月3000元港币,将来是培养不出人才的。家庭最大的投资是培养子女读书。而不是像养小狗一样,是养与不教的问题。
我太太很朴素,没有钻石首饰,我两个女儿都读书好。她们明白父母的财富不一定都是子女的,1/3是她们,1/3是妈妈,1/3是社会的,没有这个社会条件和环境,父亲怎么赚钱呢?所以,所有有钱的人,要拿出自己的钱1/3给社会。要宣传这个理念,中国人千万不要父母赚钱而子女败家,不要以为用父母的财富帮助他人,你子女就吃亏了。小小年纪穿什么名牌、买房买车,都是浪费。要让子女明白,对家庭、社会是有责任的。否则穷人怎么看你?要别人怎么尊重你?有的有钱人的太太是“圣诞树”,浑身珠光宝气,炫耀标富。要牢记:你为社会做事,别人就尊重你。
我还没有车,更不要讲名牌车了,几百万买辆车,我负担不起了。更不舍得买游艇。像那样花钱,别人反而看不起你。我的妈妈以她的两个儿子为荣。穷孩子不要看不起自己,吃饭差、睡得少,没关系,人穷志不穷!将来要做大事。培养小孩不要做公仔,看起来漂亮,实际上没有用。我13岁就外出赚钱,放学后就回家,教有钱的孩子学英文,每天2小时,一周5次,1个月挣100元港币补贴家用,教完后,才回家,每晚11点才能学习,早上6点就起床,没钱坐车,一次为省2角,就跑步半小时去上学。
我妈妈也是一个农家女,她常说:吃少一些,睡少一些,工作多一些,身体就好些,这是她的经验。
我弟弟是美国哈佛大学博士毕业,现在香港大学医学院当副院长,明年和深圳医院合作,深圳市政府每年付10个亿为全国培训1000个医生(3年),我弟弟要负责5年,将香港的经验教给中国的医生,我对弟弟说,将来你挣了钱就给哥哥一点,做些对社会有用的事,还要求弟弟一定不能收“红包”。
去年我小女儿生病,8月份切除8个瘤子,才500港币,私人医院要8万元港币。别人说我这样做没有面子,我不知道什么叫面子,面子有什么用?
我只是一个捐款人,我不管农家女学校的事,捐农家女学校钱全是我和我的朋友的,多年来,捐款都是公开的、透明的。农家女学校的房子要保证安全,若修房要多少钱,我出。从2003年到今天我初衷一直没改。
朱镕基说“做大事,不要做大官”,我不追求名声,更不要出风头,最重要的是要把你捐款的想法让别人了解,争取更多的人一起做慈善。(2012.7.26上午和曹先生的电话沟通)
北京昌平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
罗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