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妈妈许月华在农家女学校励志演讲
文/图陈虎
【背景资料】
她没有双腿,却一路坚强前行;她不是福利院的正式员工,却自愿成为138个孩子的“妈妈”。因为常年需要借助板凳行走,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板凳妈妈”。她叫许月华,湖南湘潭市社会福利院的一名共产党员。
2010年许月华被人民网评为“十大责任公民”;2011年被中央电视台授予全国“三农”人物奉献奖。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称号。
2016年4月15日下午,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湖南湘潭板凳妈妈许月华和湘潭社会福利院老领导、板凳妈妈的“双腿”袁琪在农家女学校做了专场励志演讲。农家女学校和助学金幼师40、41班、养老护理员50班、创业90班学员全体师生近130人聆听了演讲。
板凳妈妈许月华和袁琪院长在演讲

板凳妈妈在演讲
1956年,许月华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板塘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岁时,父亲病故。12岁时,母亲病故。母亲过世3个月后,她又不幸被火车碾断了双腿,成了一位高位截肢的残疾人。没有双腿的她开始用两个四角板凳支撑着“行走”。17岁时,她被送进了湘潭市社会福利院,成为了一名保育员。39年来,共照顾了138名孤残儿童,她也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板凳妈妈”。
板凳妈妈身上充满感恩和爱,满满的正能量。
孩子们问板凳妈妈,“妈妈,怎么没有看见你的腿呢?”
板凳妈妈微笑地说,“孩子,妈妈的腿藏起来了”。多么智慧的回答,板凳妈妈的心宽如海,静如水。
2013年,板凳妈妈被查出来得了“肺部黏液表皮样肿瘤”,正赶上她儿子参加联合国维和部队去马里维和,为了参加儿子的出征大会,她毅然推迟了治疗时间,她说:“只要是社会需要,我就去做”。她叮嘱儿子说:“儿啊,你代替娘去感恩报恩。”在国家的需要面前,她选择的是先大家后小家。
病人心里有了悲观情绪,板凳妈妈知道了,去做思想疏导工作,说:“生病谁不会,我还得了癌呢!”听了板凳妈妈一席话,病人消除了心里的不快,在病情面前,板凳妈妈心里非常坦然,她说:“越是生命短暂,越是要抓紧时间”。在板凳妈妈面前,好像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难倒她,她是在用生命践行自己的诺言
听了板凳妈妈的演讲,在场的师生深受感动。
来自贵州山区的幼师40班学员张丽丽,1996年出生时就有先天性的心脏病,生下来就需要动手术,于是她被送到了孤儿院。在社会爱心捐助下,尽管手术成功率只有20%,她先后两次接受手术,手术后昏迷了3天才醒过来。想着自己的苦难遭遇,再想想板凳妈妈的苦难经历,她热泪盈眶地抱着板凳妈妈哭了起来,说:“和板凳妈妈比起来,我的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都没法去比,我应该以板凳妈妈为榜样,向板凳妈妈学习”。

贵州幼师班学员张丽丽和板凳妈妈相拥而泣
来自江西新干县的义工刘桂梅来之前就在中央电视台上看到了板凳妈妈的事迹报道,这次在这里能亲眼见到板凳妈妈并亲耳聆听板凳妈妈的演讲,她情不自禁地抱着板凳妈妈来了一个深情的吻,特别感恩有机会成为板凳妈妈的同学,和板凳妈妈一同在养老护理员50班学习。

江西学员刘桂梅激动地抱着板凳妈妈
来自湘潭的创业90班的学员和板凳妈妈是老乡,在北京见到板凳妈妈,更是兴奋而又自豪,板凳妈妈的精神成为激励学员们回乡创业的精神动力。

板凳妈妈和湘潭创业班学员在一起
来自柳州的幼师41班学员听了板凳妈妈的故事,这才发现自己在学校的种种不适应和板凳妈妈遇到的困难比起来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要好好珍惜每一天,好好学习。

柳州幼师班学员表示要像板凳妈妈一样好好珍惜每一天
板凳妈妈是我校特邀的学员,她和湘潭社会福利院老领导、板凳妈妈的“双腿”袁琪、护理员陈铁梅一起参加了我校养老护理员50班学习。

板凳妈妈在听课

板凳妈妈指导学员使用轮椅
板凳妈妈丝毫没有把自己特殊化,每天和学员一样在操场做操,和学员一样在教室听课,每天自己用板凳上下楼梯,每天和师生一起交流,一起练习、一起唱歌,每天脸上洋溢着坚毅的微笑。紧紧地握着板凳妈妈的手,是那么的温暖有力,充满正能量。

板凳妈妈在做广播体操

板凳妈妈和学员一起唱《感恩的心》

板凳妈妈用板凳走路
板凳妈妈说:“以前看到别人同学聚会,我特别羡慕。现在在我60岁的时候终于圆了我的上学梦,终于也有了自己的同学。感恩农家女学校”。

板凳妈妈把农家女学校的种子精神带回湘潭
“一个人要懂得感恩、珍惜、奉献和爱”,板凳妈妈身上给我们的激励。
和板凳妈妈比,我们还有什么不可以克服不了的困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