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县再次被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县”
近日,中国科协在第八次代表大会闭幕式上正式发文公布了《关于命名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的决定》,无棣县再次被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县”,示范期为5年(2011—2015年)。
无棣县启动新一轮“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工作列为重点工作,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无棣县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广泛发动,齐心协力,对照《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标准》,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明确时限,严格标准,深入开展了各项创建活动,全县科普能力不断增强,科普工作整体水平显著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形成了健全高效的组织体系。县委、县政府调整充实了“无棣县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分别在县科协设立了办公室,科协主席兼任办公室主任;全县11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有科协组织,由分管党群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兼任科协主席,并配备专职科协副主席1人;每个行政村都建有科普小组,设科普主任和科普宣传员各1人;全县乡镇、街道建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66个;建立了老科协组织和企业科协组织;县级学会领导班子和规章制度健全,实行规范化管理。全县形成了网络健全、上下贯通、机制完善、服务高效的科协组织体系。
形成了经常性、群众性的科普工作机制。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针对农民、未成年人、城镇就业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开展了科学素质行动。定期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普宣传周”、“科普之冬(春)”等主题科普活动,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亲自参加,县委宣传部、县科协牵头组织,全县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各乡镇(街道)和全县广大科技工作者普遍参与。同时,县直各单位,特别是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每年结合本单位职能特点,分别组织主题鲜明的“防灾减灾日”、“世界环境日”、“气象日”等群众性科普宣传活动,覆盖了全县所有乡镇、村、企业、社区和学校。
形成了日趋完善的科普设施平台。县文化中心科技馆建设已列入全县2011年全县重点工作。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县科协已从中国科技馆、省科技馆争取了价值200多万元的布馆设备和财政部“中央补助地方科技基础条件专项资金”120万元,力争2011年底完成布馆向公众开放,成为全市唯一、全省先进的县级科技馆。农村社区建起科普学校,每个村建有科普活动室。全面开展了科普惠农“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实施了“科普村村通”工程,每个行政村建起了高标准科普宣传栏,全县各乡镇、街道和部分村建成科普惠农服务站30处,全部配备了图书、音像资料和电视机、VCD等科教宣传设备,实现了规范管理,先后有2个科普站受到省科协表彰,在全省会议上作为典型推广。
形成了普遍共享的科普资源整合效用。由县科协牵头,实施了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充分发挥科协联系科技工作者的优势,已建成了涵盖农、林、渔、畜牧、卫生、教育等各领域的科技专家人才库,组织开发科普挂图、科普图书、期刊、展板、音像制品、科普展品等科普资料30种2.5万套(册、份)。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开展科技传播,宣传《科学素质纲要》,在无棣广播电台开办《枣乡科技》栏目,每周播放1次;无棣电视台设置专题科普栏目《枣乡科技》,每周播放1期2次;《无棣大众》设有“科普之窗”专栏,每周刊发1次。建成了综合科普网站“无棣科普网”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无棣县分中心,与现代远程教育、农业信息、农业科技信息等网站相互补充,充分发挥了现代网络技术在科普宣传中的作用。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普示范体系。深入开展了科普创建活动,截至目前由市、县命名的各类示范村已达172个;县第一实验学校被命名为“全省科普示范学校”;培育农村科技示范户7000户,评选城区科普示范家庭155个;全县有各类科普示范基地89个,其中省科普示范基地4处,市科普示范基地4处,示范推广新技术、新良种122项。
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科普的良好氛围。将科普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紧密结合,把科普工作作为创建文明单位、文明乡镇、文明村、平安乡镇等的重点内容;县科协每年分别同县委统战部、妇联、团委、工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残联等部门联合,针对特殊群体开展科普工作,定期组织“科普进学校”、“科普进车间”等活动;全县各级党政部门、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积极结合各自特点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健身、科普游园、科普晚会等经常性的科普宣传活动,有效地扩大了科普活动的覆盖面,普及了科学文化知识,倡导了科学文明的文化方式,保证了全县无恶劣影响的愚昧迷信、伪科学活动和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公众科学素质明显提高,形成了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社会综合环境良好。
相关文章
- 我要评论
- 更多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