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内容
康熙刮台风 吹来亿万商机
2011-12-29 14:05:36      复制
    2009年的《康熙盛典》有这样的辉煌,无疑和已有5年历史的综艺节目《康熙来了》造就的“康熙效应”分割不开,可以说,“康熙盛典”是挟“康熙效应”之旋风造就的2009年之盛宴狂欢。

 
2009康熙盛典巡回演唱会现场

  11月14日,2009年度第一娱乐事件、《康熙来了》演唱会版“康熙盛典”在杭州黄龙体育场举行,这也是“2009康熙盛典巡回演唱会”的第4站。因为过于走红,原本打算在北京举行的09康熙盛典压轴一站决定延期,中间临时追加一场广州站

  2009年,“康熙盛典巡回演唱会”一共有上海,成都,温州,杭州和北京,五场,而阵容方面,除了蔡康永、小S、陈汉典三人组成的经典“康熙家族”之外,演唱嘉宾更云集了罗志祥、黄立行、王力宏、大S、飞轮海、李宇春、言承旭、温岚、信乐团、杨丞琳、谢霆锋、SJ-M以及周笔畅等两岸三地最当红明星。

  作为两岸三地最具人气的综艺节目的升级版本,仅仅讨论“康熙盛典”的形式之新显然不够,在依托庞大的青年观众市场的基础上,“康熙盛典”突破了传统综艺节目和演唱会的制作理念,将电视节目与落地演唱会进行直接对接,使两者从外延到表现内涵、乃至营销通路全部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受众层面,而广告业主显然被这些生气勃勃的新消费群体所吸引,比如爱情公寓、百事、百威、红心美凯龙、捷安特、中华奔驰、KURO酷乐、百嘉乐量贩、意杰金棕榈酒店、中国电讯等国际大牌已分别冠名康熙盛典。

  2009年的《康熙盛典》有这样的辉煌,无疑和已有5年历史的综艺节目《康熙来了》造就的“康熙效应”分割不开,可以说,“康熙盛典”是挟“康熙效应”之旋风造就的2009年之盛宴狂欢。

  《康熙来了》,零收视户为何能创亿万商机?

  《康熙来了》是一挡台湾的电视谈话性娱乐节目,节目名字从主持人蔡康永、小S(徐熙娣)两人的名字各取出一个字组合而成。《康熙来了》在中天电视台播出,中天属于台湾竞争最激烈、淘汰率最高的有线电视台战团。但“中天”将《康熙》安排在周一至周五的10点档,一年要播出超过200期节目。尽管播出量巨大,《康熙》却从不缺少来上节目的名人。而“康熙”自2004年开播以来,一直占据台湾10点档有线频道的第一名,也获得台湾金钟奖的最佳节目主持人奖等奖项。

  《康熙来了》除了土豆网有正版授权之外,迄今还未在内地常规落户播出,可以说是一个零收视户的综艺节目。为什么这样一个“零收视户”的综艺节目,一旦升级为可落地内地的演唱会版,会迅速带来亿万商机,这或者要归功于一直以来网路的广泛传播。如果要问现在网络上讨论得最热烈、下载率和点击率最高的综艺节目是哪个?十个人会有九个人跟你喊:康熙来了!

  台湾东森网曾有一个综艺节目投票调查,结果显示,《康熙来了》以65.07%的支持度,成为网友心目中最佳综艺节目。

  然而在中国大陆,《康熙来了》超人气受欢迎度甚至超过了台湾,这当然归功于众多视频网站。比如,从2008年开始,《康熙来了》正式授权给土豆网播出之后,长期占据搜索排行榜土豆热点前三名(目前其余两名土豆热点是韩剧,电影);而在另外一家视频网站优酷网中,“电视节目类”点击排行榜上,《康熙来了》多年来占据第一;不光是点击观看排名靠前,许多网民还将《康熙来了》下载保存,在中国内地最大的BT下载网站BT@china联盟中,《康熙来了》亦长期占据热门排行下载前十的位置。可以说,依托网络,《康熙来了》自播出以来就在内地风靡,其受欢迎度至今有增无减。

  此外,为了能找到更多志趣相投的人,网民们更热烈地为《康熙来了》寻找讨论田,如豆瓣网的小组《康熙来了》有几万人,这在一向以安静著称的豆瓣小组里算是很庞大的组织。“康熙”爱好者们会是及时记录下“康熙”的许多经典片段和经典对话,也热衷于向其他网民推荐他们所更喜爱的《康熙来了》,比如在网上广泛流传的“康熙来了经典三集”(李敖,许纯美,吴宗宪)几乎成了康熙扫盲者首先选择的三集。

  《康熙来了》是综艺界的MJ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在杰克逊·杰克逊猝然逝世之后,人们喜欢用这句流传已久的广告语来形容MJ,而用这句话来形容《康熙来了》或者最恰当不过。

  自《康熙来了》走红之后,模仿“康熙”的综艺节目也不在少数。最近,湖南卫视也风传要打造“谢娜+欧弟版”的“康熙”。连东方卫视开播一档财经谈话节目也以内地财经版《康熙来了》为噱头宣传。但大多“康熙”粉丝对此总是不屑一顾。正如节目制作人詹仁雄所说:“《康熙来了》成功的原因,最重要的便是主持人的个人风格。”而蔡康永也不谦虚,对众多模仿者,他说:“《康熙来了》是由两个主持人的个性发展起来的,我们两个(指小S和自己)都是那种懒洋洋的性格。用力去模仿,只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某内地财经大学一份调查可以说明“康熙”与众不同的主持风格:《康熙来了》里鬼马的小S和儒雅的康永哥在学生里的流传度竟然凌驾于传媒巨子默多克和传统主持陈鲁豫之上,许多网民认为其“轻松不下流,八卦不无耻”。

  席勒曾说,风格即人。《康熙来了》为什么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正是因为两个风格截然不同,但却能互取长短的主持人蔡康永和小S。

  蔡康永出身名门,社交上从小训练有素,同时养成一种有距离感、略带冷漠的观察人和事的习惯,而这种观察习惯和主持风格反而让他在当今熙熙攘攘的台湾综艺界独树一帜。

  除了良好的出身,蔡康永的渊博与才情也被许多人所公认。1990年蔡康永在美国加州大学电影电视研究所拿到编导制作硕士学位,回国后从事电影编剧、影评、写作、台北之音电台总监、《GQ》杂志总编辑。

  更难得的,是他拥有一颗不做作和率直的心。与许多矫揉造作的艺人不同,他总是能够跳出一般娱乐人物观念的俗套。比如有人问他娱乐圈的钱是不是容易赚,他说:“我觉得娱乐圈的人收到的钱远远超过他付出的劳力。你只唱那么一首歌,不值得那样的一个价钱,但你收了这样的钱,表示你甘愿出卖你的隐私,你的家人会被拿来讲,你50岁之后还会被人拿来炒作。所以每次听到名人说想保留隐私,我就会想:你的隐私不是已经被买下了吗?”

  也正因为这样的风格,蔡康永受欢迎度早已跳出了追星族群,他在新浪的博客点击率一直居于前20位,东森网络投票调查结果显示他以44.14%的支持度成为网友心目中“最佳综艺节目主持人”。

  此外,蔡康永也是非常有名气的作家,出版过不少畅销书籍,比如《痛快日记》《LA流浪记》《再错也要谈恋爱》《同情我可以亲我》《你睡不着,我受不了》《宝宝日记》《重新恋爱的节日》《耍色冠军》等,都登上过畅销榜,他的文字朴实无华、不加雕琢却令人感到自然、生动、真挚,这使他获得了一群文学爱好者的青睐,也使他约稿不断,应接不暇。

  而另一个主持人小S无疑是满足了所有相貌平庸者的幻想,这个从来都将美貌躲在姐姐身后的女孩,准确找到了自己的搞怪定位。她并不面容姣好,但她以戴着牙箍的形象一举吸引了无数收视率,让观众大跌眼镜之余也对她破罐子破摔抱有理解心。于是她可以在镜头上大放厥词,行为乖张。未曾想,当她嫁人生子之后,让一直隐藏的美丽惊人乍现时,观众才发现原来这个瘦小的女孩打扮打扮也是一名大美女,尤其是内地女性观众,再次明白了生子反而给女性带来更多的成熟美。

  美女行为乖张,这是可以理解的,甚至可以怂恿,她对帅哥明星的举动满足了无数矜持者的幻想。观众都容易有代入感。的确,小S是成熟美艳的,她每一次的服饰、发型、妆容,都与每一次的话题相得益彰。比如在话题“明星互相交换自己卖不出去的小物件”中,她短裤上阵,露肩大衫,头发短而整齐,眼妆浓厚,两腮却有可爱的粉红,美艳与俏皮同行,娇弱与张扬共在。台湾主持的形象操守相当精致,这一点是大陆许多娱乐类节目无法比拟的。

  “蔡康永跟小S分开不一定最好,但合起来就是恰恰好。”这是台湾“电视教父”王伟忠对这个组合的评价。蔡康永和小S的搭档无疑保持了整个节目的平衡——小S的清浅,蔡康永的厚实;小S的妖艳,蔡康永的平整;小S的性感,蔡康永的敦实;小S的乖张,蔡康永的礼貌……总之,两人是截然不同的,但蔡康永有蔡康永的幽默,他的幽默是温厚的,不是凌厉的,是包含的,不是尖锐的。但两人又有绝对的配合之处,比如服饰,蔡康永的飞机头,西装上的一只大鸟,或者浑身沾满要询问嘉宾的圆形标贴,都会与小S当下的美艳调皮相得益彰。有了小S,就算她口出狂言,观众也不以为然;有了蔡康永,这档节目也平添了一丝文化气氛。

  《康熙来了》,跳脱了的娱乐节目

  《康熙来了》自2004年1月播出至今已超过1000集,原本蔡康永对“康熙”估计是3年后收山,因为他认为综艺节目的寿命很难超过3年。但到了第5年,也就是2009年,甚至是在韩剧强势席卷台湾荧幕时,其他电视节目或多或少受此影响,但“康熙来了”不仅收视未跌,且还推出了升级版“康熙盛典”。

  究其原因,是因为《康熙来了》早已跳脱出了一般娱乐节目的范畴。蔡康永做主持有一些基本的理念,比如他说:“我一直以来的信仰,我相信人的价值。”所以,表现看来,“康熙”搞怪十足,但却有他的底线,他并没有把收视率建立在玩弄别人上,而是认真地相信嘉宾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

  蔡康永说:“电视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东西,赏心悦目人家就是愿意看。看名人在电视上出现,也是观众在建立自己跟社会的关系,原来这个人我认识,知道谁谁谁原来也跟我看同样的电视剧、谁谁谁原来也喜欢打麻将。”所以,“康熙”的嘉宾虽然基本定位在名人,但另一方面,“康熙”达成的共识是:不管采访谁,他都必须说“人话”,不要场合话,也不要来讲公关稿。他们遵循的基调是,让名人回归为普通人。

  蔡康永觉得,主持人去吹捧每一个来宾,从头到尾称赞这些人有多么厉害,给观众错误的引导,也让这些嘉宾越来越虚伪。如果某个明星很爱讲自己的人生经验或者冠冕堂皇的道理,那么这期节目可能会从通常的50分钟录制时间增加到80分钟,以便编导将这些“人生经历”和“人生观”剪掉,留下观众喜欢的、有趣而无聊的部分。

  另外,《康熙》也不喜欢过于沉重。“在《康熙》里我们常常会点到为止,不希望观众太沉重。”蔡康永举例说,有次一个非常红的女星,聊起自己做妈妈的心得,聊了一下就忍不住哭了,她说自己忙拍戏,把自己的女儿丢给婆婆来照顾。要是在其他综艺节目里,主持人肯定会尽情煽情,但在《康熙》里主持人就不会在追问下去,“妈妈想到女儿哭一哭是很天经地义的事情,不用大惊小怪把它搞成一个很沉重的节目。有些节目一定要把别人搞到掉泪,好像这是什么不得了的人生经验。”

  与许多内地综艺节目虚伪的煽情不同,貌似很辛辣没有尺度的“康熙”遵循着他们的道德底线——那就是每个名人的“痛处”,所以在来宾访谈之前,他们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有哪些东西不想谈?即使是以大胆出位和无厘头风格著称的小S,其实也在遵循着“康熙”共同的底线。比如她绝对不会问出让来宾真正尴尬的问题,比如她肯定不会去问一个不红的艺人,你现在不红的感受。牵涉到礼貌、人身攻击和可能让对方难堪的问题,就是她发问的底线,这要根据嘉宾自己的开放程度而定。

  正是上述诸多风格使《康熙来了》一直以来不单单受追星族们的喜爱,更受白领和知识阶层的青睐。当然,单单依靠独树一帜的风格还是不能走红那么久。《康熙来了》从开播以来就没有把节目定位在“纯娱乐”中,而是刻意营造“制作话题者”的形象,比如除了一般娱乐节目的大牌明星,“康熙”的来宾更包括李敖、吴淡如这样的作家文人;陈文茜这样的政治狂客亦是才女;许纯美这样个性张扬的台湾亿万富豪,蒋友柏这样的豪门王子,李昌钰这样的法证大家,甚至连连战、马英九、吕秀莲这样的政治人物和曾被邀请到节目中接受访问。

  而因为《康熙来了》的高关注度,往往出现在《康熙来了》的嘉宾们,也会得到他们意想不到的裨益。比如有一些已经不怎么走红的艺人,因为上了《康熙来了》,一夜之间又重新被关注。

  又比如连战上《康熙来了》,主持人不仅挑战权威,也在颠覆一些观众既定的预期。小S不仅问了“四角内裤”的问题,还问了他如何看待同志的问题。当晚,陈水扁也上了另外一档综艺节目,但结果是连战上的节目以1.29%的收视率击败了陈水扁的0.52%收视率——超过一倍的人选择看连战的“四角内裤”。国民党“立委”第二天顺势打出口号:“穿四角内裤,投票给二号连战。”连战后来也特地感谢《康熙》的制片人詹仁雄:“那期《康熙》对我的选票很有帮助。”

  从某种意义上,这些人物的访问既是节目品位的提升,更是人文关怀的体现,可以说,《康熙来了》用自己独有风格来逐渐改变观众的欣赏取向,而并不简单的迎合和取悦大众。这也使“康熙来了”既受大众追捧,也被精英们所喜爱,从而创造出了其他电视节目所难以企及的独一无二的新消费群体。

  《康熙盛典》创新演唱会形式

  无疑,《康熙来了》以其不可被复制的节目风格和难以被超越节目策划造就了长达6年台湾收视率不跌和内地下载率居高不下的“康熙效应”。

  尽管有网路可以看到《康熙来了》,但《康熙来了》早就的风靡效应难免让主创们希望跨越单纯电视节目的桎梏。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8年3月15日,蔡康永和小S在上海举行了“康熙来了2008上海公寓感恩的心演唱会”,这个有超长名字的演唱会除了蔡康永和小S,也拥有超强的嘉宾阵容:谢霆锋、王力宏、言承旭、罗志祥、信(苏见信) 、黄立行、伍佰、唐禹哲、飞轮海、蔡依林、杨丞琳、温岚、叶玮庭、徐佳莹、林宇春、周笔畅、陈楚生、张力尹、嘉文、Super Junior M。这台融汇歌舞综艺访谈表演的盛宴,可以说叫好又叫座,不仅8万人的上海体育馆座无虚席,也吸引了爱情公寓网、捷安特、好乐迪、中华奔驰、KURO酷乐等商家的各种方式的赞助。

  2008年的“康熙来了演唱会版”首度试水大获成功,于是“康熙来了演唱会”升级成为全国巡演版——“康熙盛典演唱会”。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苗棣曾说,《康熙来了》更大一部分它把媒介的架子放下来了,它平易了,它解构了电视本身的那种神圣性。而在2009年,《康熙盛典》显然更具野心,它不满足结构电视节目,超越电视节目,更要解构传统的演唱会形式。2009年的“康熙盛典”,首先是形式之新,它集锦了“康熙”综艺搞怪之精华,突破了传统的演唱会的表现和观赏极限;其次是嘉宾阵容庞大,像黄立行、罗志祥、Super Junior M、王力宏这样的偶像级歌手,他们不仅要在舞台献唱,也要在舞台被蔡康永和小S现场追问,主持人的问题也将随着近距离观众的关心程度而即兴发挥,难怪蔡康永自己也激动不已:“终于不用在录音棚录制康熙了。”他说。

  此等声势,使“康熙盛典”成为2009娱乐事件之一,也因为“康熙”受众非常之广,不仅仅是处于追星年龄的少男少女喜爱它,白领,小资,知识阶层等也沉迷于“康熙”并不沉重的风格中。因为09年“康熙效应”所以能席卷全国,除了“康熙家族”之外,更有“康熙”的拥趸者——他们属于新消费一族,既不同于传统电视观众的老化,也不同于一般演唱会的幼齿化,而是一个较为中坚也忠诚度较高的消费群体。于是,这档原本无法在内地落地的综艺节目,当以巡演的方式落地内地,也就吸引了众多的赞助商纷纷冠名“康熙盛典”。

 
相关文章
 评 论(0) 阅 读(679)
  • 我要评论
  •  更多表情  
  • 好
  • 已阅
    您已经输入个字,还可以输入个字
谁来看过:
访客
keiter
本站地址:b.ttwang.net/kangxilaile     公司名称:康熙来了     邮箱:zhangningmeng@live.cn     电话:010-66666666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试用测试版本,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