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结构
发布者:爱家 2012/1/17 12:44:33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内部的构成和运作机制,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一般,家庭成员共同居住在一起,共同进行生产和消费,而且根据血缘关系(亲与子,兄与弟之间的关系)相结合,也称为人类社会的生物再生产单位(后者要与住户household明确地区别开来)。家庭是以男女间的经济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包括在更高级的地区集团内,在同型的地区集团之间,以回避外婚和近亲婚为原则,并保持着近邻关系,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单位。因此,它是人类特有的普遍单位。在动物社会中没有与家庭同一性质的单位。在动物集团中,亲代与子代有一定期间共存,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这种动物集团(见动物的社会)也可称之为家庭或生物学的家庭(biological family)。动物由母亲和养育期的幼仔所形成的集团,以及社会性昆虫的变形大家庭集团等是典型的生物学家庭。由雌雄个体所形成的性的集团(mating association,pair-pond)虽然不能称之为家庭,但有雌雄关系且随之而有亲代与子代间的养育关系,在此期间的动物集团也多被称为家庭。有关人类家庭的起源,是人类学中的一个困难问题,自1877年摩尔根(L.H.Morgan)的原始乱婚说遭到批判以来,迄今也并没有固定的学说。
家庭结构的要素有:1、家庭成员的数量;2、代际层次;3、夫妻数量。社会学家据此将人类传统的家庭模式分为三类:
核心家庭:由夫妻及其未成年子女组成
主干家庭:由夫妻、夫妻的父母、或者直系长辈以及未成年子女组成
扩大家庭:由核心家庭或主干家庭加上其他旁系亲属组成
扩大家庭曾经是中国人的梦想,人们常常用"子孙满堂"来表述长辈的成功与幸福。有人指出,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大家庭为主其实是一种误解。人们确实是以大家庭为理想,但并未普遍存在过所谓的大家庭。事实上,所谓的大家庭主要存在于世族门阀之中,而且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庶民是以核心家庭或者主干家庭为主的小家庭,扩大家庭式的大家庭并不存在。
这是对传统家庭的理解,现代的家庭模式已经远远超出简单的三分法,并正向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
非传统家庭模式:
单亲家庭:由单身父亲或母亲养育未成年子女的家庭
单身家庭:人们到了结婚的年龄不结婚或离婚以后不再婚而是一个人生活的家庭
重组家庭:夫妻一方再婚或者双方再婚组成的家庭
丁克家庭:双倍收入、有生育能力但不要孩子、浪漫自由、享受人生的家庭
空巢家庭:只有老两口生活的家庭。
- 我要评论
- 更多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