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导向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2011-11-16 17:31:21  发布者:镇招商办    复制   复制到我的资料库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于2009年11月23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复。
        
一、基础条件与发展环境
       
    (一)区域概况。
      
    黄河三角洲地区,是以黄河历史冲积平原和鲁北沿海地区为基础,向周边延伸扩展形成的经济区域。地域范围包括东营和滨州两市全部,以及与其相毗邻,自然环境条件相似的潍坊北部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乐陵市、庆云县,淄博高青县和烟台莱州市。共涉及6个设区市的19个县(市、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六分之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省委、省政府将黄河三角洲开发列为全省两大跨世纪工程之一。通过全省上下十几年的艰苦奋斗,黄河三角洲开发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十五”以来,该区广大干部群众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省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克服困难,加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支撑条件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高效生态经济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力,开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006年区内总人口983.9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256亿元,分别约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和七分之一。
     
     (二)  比较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热点区域逐步向北拓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深入实施,黄河三角洲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日益凸显。
      
    一是土地资源优势突出。该区域是我国东部沿海土地后备资源最多的地区,截至2006年末,区内人均土地面积约4亩,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6倍;拥有未利用地811万亩,约占全省33%,其中国家鼓励开发的盐碱地271万亩、荒草地148万亩、滩涂212万亩,其他180万亩;另有浅海面积近1500万亩。这些未利用地的89.7%集中于渤海沿岸的莱州、昌邑、寒亭、寿光、广饶、东营区、垦利、利津、河口、沾化、无棣等11个县(市、区)。随着防潮体系建设的开展,土地后备资源将逐步增加。丰富的土地资源是黄河三角洲吸引生产要素聚集、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核心优势,也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所在。
       
    二是地理区位优势明显。黄河三角洲北邻京津冀,与天津滨海新区和辽东半岛隔海相望,东连胶东半岛,南靠济南城市圈,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随着国际产业升级转移加速,国内经济由南往北、由东往西递延,山东半岛城市群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天津全国北方经济中心地位确立、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步伐加快,作为环渤海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我省对接京津冀发展的门户地区,黄河三角洲地区与天津滨海新区陆上最近距离80公里、海上最近距离110公里,处于华东华南向华北产业转移扩展的中间地带,面临着主动接受辐射、扩大交流合作、集聚生产要素、吸引各方投资、加快开放开发的战略机遇。
       
    三是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目前我省已探明储量的81种矿产中,该地区有40多种,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分别约为50亿吨和560亿立方米,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海岸线近900公里,占全省的28%,是我省重要的海洋渔业基地之一。地下卤水静态储量约135亿立方米,是全国最大的海盐、盐化工基地。旅游、风能、地热等资源丰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潜力巨大。
        
    四是生态系统独具特色。黄河三角洲处于大气、河流、海洋与陆地的交接带,多种物质交汇,多种动力系统交融,陆地和淡水、淡水和咸水、陆生和水生、天然和人工等多类生态系统交错分布,是典型的多重生态界面,大规模发展畜牧业和养殖业、开展动植物良种繁育、培育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生态旅游等条件得天独厚。拥有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为多层次推进保护开发建设提供了广阔空间。
       
    五是产业发展基础良好。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一批竞争能力较强的支柱产业、实力雄厚的骨干企业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知名品牌。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43亿元,约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原油、原盐、纯碱、溴素等生产能力位居全国前列,化工、纺织、造纸、机械、食品等行业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一大批大型龙头企业对区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县域经济发展迅速,寿光、莱州、广饶、邹平4个县(市)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7个县(市、区)进入全省50强。
      
(三)制约因素。
      
    一是淡水资源短缺。黄河三角洲属淡水贫乏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577毫米,年际年内降水不均,拦蓄利用难度大;黄河作为重要客水来源,引水量受到国家分配我省每年70亿立方米的指标限制;地下水含盐量高,碱地种植耗水量大,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29.5亿立方米,人均303立方米,比全省人均水平低41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水资源短缺是长期制约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
      
    二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海岸防护设施不完备,现有防潮堤标准低,风暴潮威胁较大,海岸蚀退明显。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高,林木覆盖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环境污染仍未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治理与土地恢复整理的难度较大,地质、地震构造背景复杂,面临着潜在的安全问题。
      
    三是重大交通设施相对滞后。港口规模小,吞吐量低,配套支撑能力不强,缺少疏港铁路及与周边区域连接贯通的干线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尚未形成。2006年港口吞吐量1200万吨,仅占全省的2.6%;铁路通车里程262公里,仅占全省的7.7%;黄河缺乏通航功能。交通滞后是长期制约该区域潜在优势发挥的关键因素。
       
    四是产业结构层次偏低。高层次人才匮乏,劳动者素质较低,自主创新能力弱,高效生态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产业化、规模化水平不高;地方工业总量规模较小,产业素质偏低,关联度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占GDP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6个百分点。
      
    五是开放型经济水平不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偏小,2006年全区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仅占全省的6.5%和4.7%,外贸依存度仅为16%,比全省低近20个百分点。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黄河三角洲长期面临的突出瓶颈制约将逐步突破。黄河河道治理和防潮堤坝建设的加强,将为加快开发建设构筑起安全防线;区域性大港和内外贯通的铁路、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将为开发建设提供支撑保障能力;特别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和黄河调水管理的加强,黄河入海水量稳定增加,加上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加快,以及直接利用海水和海水淡化规模的扩大,水资源制约将得到有效缓解,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基础和条件日益成熟。但是,由于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实力弱,竞争力不强,面临着周边发达地区对资金、技术、人才“抽离效应”的严峻挑战。因此,必须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坚持好字优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高效生态经济主题,在保护中科学开发,在开发中加强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任务目标
      
    (一)发展定位。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省九次党代会的部署,努力实现工作指导转变,依托山东半岛城市群和济南城市圈,对接天津滨海新区,服务环渤海,面向东北亚,以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为目标,以改革开放和技术进步为动力,以完善基础设施为先导,以园区经济为载体,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加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成全省重要的现代农业经济区、现代物流区、技术创新示范区和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区,成为促进全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新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二)指导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促进黄河三角洲发展与全省总体发展战略和“十一五”规划有机衔接,坚持区域统筹、经济社会生态统筹,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实行区域发展统一规划、重要资源统一管理、重大建设统一指导,科学高效一体化开发,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推动区域优势互补、良性互动、错位发展,打造特色区域品牌,共创发展新优势。
      
    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保护优先,以环境承载力为依据,科学确定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空间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着力发展循环经济,严格限制高耗水、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推进节约发展、集约发展、生态发展、高效发展、可持续发展,维护渤海湾和黄河下游流域生态平衡。
      
    坚持高起点开发,集约高效发展。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顺应集群化、信息化、国际化和生态化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综合优势,按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开发,大力发展园区经济、高附加值产业和高端产品,着力提高项目规模和质量,促进结构优化升级,走集约集群、互动互补、创新创优、高质高效的产业发展之路。
      
    坚持突出重点,分步有序开发。积极借鉴深圳特区、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经验,在搞好总体规划布局的基础上,把握好开发建设的时序和规模,抓住重点,集中力量,先行突破。依托港口和开发基础较好的沿海地带,加大土地、开放、项目、税收、人才、生态等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促进要素、产业加速集聚,打造沿海产业带,带动整个区域有序快速开发。
       
    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市场经济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完善服务体系,推进行政管理、金融、土地、财税等综合配套改革,政府引导和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机结合,营造招商引资、合作共赢的良好环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努力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
      
    坚持全方位开放,推进经济国际化进程。把扩大开放贯穿于开发建设的全过程,在思想观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各环节加快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集群式转移,扩大出口规模,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以开发促开放,以开放带开发。以交通接轨为先导、产业接轨为重点、企业接轨为主体,加强与周边地区特别是天津滨海新区的全面对接和交流合作,在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实行错位竞争,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坚持科教兴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创新人才聚集机制,增强人才智力支持。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和企业,努力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实力。
      
    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实行产业布局、服务设施、居住社区和环境维护统筹规划,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培育现代城镇体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文明富足平安的和谐新区。
      
    (三)发展目标。
       
    按照统筹规划、科学开发、优化提升、加快发展的要求,围绕把该区建成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经济社会更加协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经济区的目标,综合考虑需要与可能,积极进取,量力而行,“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综合实力和效益快速提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左右,到2010年达到5300亿元左右,力争比2005年翻一番。地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58∶30。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
      
    生态环境特色更加突出。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显著,资源利用率有效提高,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24%左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累计下降2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生态系统多样化得到有效保护和提升,建设国际知名的湿地自然保护区。
      
    基础设施体系综合配套。基本建成高标准防潮体系,水资源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形成港口、铁路、公路、航空相互衔接、快速畅通的综合交通网络。2010年,港口吞吐量力争达到4000万吨左右,增长3倍;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6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00公里,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左右,分别增长1倍以上。
       
    特色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形成规模等级合理、职能分工有序、基础设施完善、交通联系紧密、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城镇化水平力争达到5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
      
    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400元和7000元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5000美元左右,成为经济全面繁荣、社会文明和谐、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美好的地区。
      
三、空间布局
      
    以科学配置土地资源为出发点,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城镇化发展规律,统筹考虑区域内经济布局、城镇发展和未来人口分布,明确区域主体功能,科学界定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性质,指导合理布局,避免盲目布点、无序开发,促进规模集约、产业集聚、人口集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构建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到2010年,开发建设优质粮田100万亩;集约建设一批重点物流及工业园区;新增养殖水面90万亩,总量达到150万亩;新增自然保护区面积60万亩,总量达到560万亩。
      
    (一)产业布局。
       
    按照产业集聚、城市辐射、园区带动、突出重点、率先突破的发展理念,着眼于现有资源、产业基础和开发潜力,充分考虑区域分工和联系,突出区域特色,按照“四点、四区、一带”布局。即:加快东营、滨州、潍坊、莱州四个港口建设,重点规划建设四大临港产业区,形成北部沿海经济带,初步规划面积约4400平方公里,建成全省的生态产业基地、新能源基地和全国的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四区,即东营、滨州、潍坊、莱州四大临港产业区。依托港口和铁路交通干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临港工业、临港物流和现代加工制造业,推动人才、物资、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和快速集聚,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成为北部沿海经济带的关键支撑。
      
    四大临港产业区
       
    东营临港产业区域位于东营市东北部和东部临海、临港区内,主要为国有荒滩盐碱地,起步区约1000多平方公里,重点建设化工、电力、临港产业、物流等产业集聚区,打造区域内重要的化工产业基地、电力供应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区域物流中心和产品集散中心。
      
    滨州临港产业区域位于滨州市北部无棣、沾化、滨城区界内,起步区约700多平方公里,建成油盐化工、船舶制造、建材冶金、生态电源、生物制药、现代物流于一体的产业聚集区,环渤海区域性物流中心,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
      
    潍坊沿海开发区域位于潍坊城区北部与潍坊港之间,包括寒亭区北部、滨海经济开发区、寿光市北部、昌邑市北部,起步区约800平方公里,建成全国最大的海洋化工生产基地、出口创汇基地和农药化工生产基地,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生态工业示范区。
      
    莱州临港产业区域位于金城、三山岛至莱州银海化工园区之间,规划面积约500平方公里,建成电力、冶金、精细化工、石油化工、机械加工、滨海旅游、高技术生物育种、物流等产业聚集区。
      
    一带,即北部沿海经济带。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突出高效生态的特点,依托港口和交通干线,以四大临港产业区为支撑,以“三类园区”为节点,加快打造“三大基地”,构筑北部沿海经济隆起带。
      
    “三类园区”。园区是产业聚集、企业集中的重要载体,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吸引外资的重要窗口。根据区位、资源、产业特色和发展潜力等条件,重点规划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指市县所属省级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产品档次,成为带动全区加快发展的主体园区。特色工业园区,以省级工业园区为主体,依托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强化产业分工和配套协作,形成一批重化工业、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等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以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为方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发展优质商品粮棉、蔬菜、花卉、桑蚕生产、冬枣种植、农区饲养和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建成集生态、观光、安全于一体的综合性高效生态示范区。“三大基地”。即建成全省的生态产业基地、新能源基地和全国的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生态产业基地,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积极开发和引进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统筹规划石油生产、加工和储备,扩大石油化工规模;延伸海洋化工产业链条,形成生态工业集群。发展具有突出优势和生态适应性的高效优质农产品,形成生态农业产业链。突出港口优势,发展临港物流;突出黄河入海口、湿地等生态特色,发展休闲度假观光生态旅游。新能源基地,充分发挥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等资源丰富的优势,实施新能源应用示范工程,积极推进产业化开发利用,搞好农村沼气推广工程。循环经济示范基地,针对该区域重化工产业比重较大的实际,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放大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的示范效应,推广低消耗、零排放、可循环的生产模式,加快构筑循环经济体系。
      
    (二)主体功能区。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着眼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按照高效与生态相统一、发展和保护相一致、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原则,结合自然资源的组合特点,区域发展规划按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三类功能区规划。
      
    1.重点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四大临港产业区和各类开发区,距海岸线10公里以外的成片荒滩盐碱地。以港口和铁路交通干线等为依托,以大型化工基地、能源基地、物流基地为重点,着力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
      
    2.限制开发区域。主要指沿海岸线开发带的浅海滩涂、盐碱地,以及高效生态农业区等。浅海滩涂区,充分考虑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环保要求较高的实际,适度发展养殖业,有序发展原盐业,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业,合理开发滩海油田、风能和海水淡化,严禁发展污染严重的重化工业,限制设立海洋倾废区。高效生态农业区,依托区域资源和龙头企业,努力调整种养殖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生态、观光、安全农业,着力培养具有突出优势和生态适应性的优质名牌农产品。
      
    3.禁止开发区域。主要指农业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和生态自然保护区等。农业保护区,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稳定耕地面积,着力发展特色农业,严禁其他产业挤占农业用地。水源地保护区,高度重视河流源头、沿岸水源涵养和库区保护,严禁发展高污染产业,限制城镇建设和人口集聚。生态自然保护区(带),包括东营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岸线自然保护带、沿黄河和沿小清河自然生态保护带。东营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适度开发绿色食品和立体林业;海岸线自然保护带,搞好浅海护养,重点发展滨海旅游、生态旅游、绿色种植业、健康养殖业等;沿黄河和沿小清河自然生态保护带,加强人工造林,重点发展优质粮棉、畜牧、林果等高效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
      
    重点湿地保护区
      
    1.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潍坊柽柳林湿地保护区
      
    4.淄博高青大芦湖湿地保护区
     
    (三)城镇和乡村建设。
      
    深入推进城市化发展战略,以中心城市、沿海港口和产业园区为依托,以交通干线为主轴,形成大中小相配套、空间布局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与产业发展相协调的城镇体系。以中心村为重点,以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貌优美为目标,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构建城乡统筹的乡村发展格局。
      
    扩大中心城市规模。按照建成最适宜于人类创业和居住城市的总体要求,着力提升东营和滨州区域中心城市形象,加快发展潍坊北部新城,促进资金、技术和人才集聚,增强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着眼于实现一体化发展,科学论证建设联通东营、滨州两市的黄河大桥,逐步形成组团式城市格局。到2010年,东营、滨州两市人口规模分别达到90万人和80万人。
       
    积极发展县级城镇。在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的基础上,逐步强化县城建设,膨胀城市规模,配套建设道路、通信、供电、供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加强教育、金融、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和支撑条件。到2010年,力争有10个县城人口达到20万人左右,提高其统筹城乡发展能力。
      
    集约发展小城镇。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节点,要根据区位、人口和资源条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布局,强化产业支撑,加大道路、给排水、环境整治、垃圾处理、信息网络等公用设施和科技、教育、卫生等事业的投资力度,依托港口、大型企业、重点园区、交通要道、重要商品集散地、风景旅游点等,集约发展一批地域优势明显、集聚和辐射功能较强、特色鲜明的工业重镇和农村新社区。到2010年,力争10-20个小城镇人口规模达到3万人以上。
      
    加强乡村建设。各级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要向农村倾斜,重点加大对农村道路、饮水安全、农田水利、教育、医疗卫生、能源、信息、文化、体育、气象服务网络等设施的投入。2008年完成中心村建设整体规划编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确保规划稳步实施。实施新农村建设试点工程和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借鉴成功发展模式,走多元化发展道路。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施以“三清四改四通五化”为重点的村镇容貌整治工程。积极发展农村沼气、秸秆发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完善农村电网。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加快培养新型农民,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主体作用。力争到2010年,重点城镇和园区周边农村实现农民居住社区化,90%以上行政村主要街道达到硬化、亮化、绿化和净化,30%以上农村建成环境友好、生活富裕、舒适的生态村。
       
    (四)县域经济。
      
    实行城市农村联动、三次产业联动、经济社会联动,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努力增加社会就业、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壮大综合实力,推动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围绕为“三农”服务,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坚持工业强县,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把潜在的自然优势转化为特色鲜明的发展优势。抓好现代流通体系、农村金融体系、文化旅游产业等关键环节,繁荣发展服务业。合理确定城镇功能定位,统筹规划产业园区、商贸园区、居住小区,促使产业、企业、服务、居住相对集中。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市场机制,扩大简政放权,配套推进县域改革,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评 论(0) 阅 读(783)
  • 我要评论
  •  更多表情  
  • 好
  • 已阅
    您已经输入个字,还可以输入个字
谁来看过:
访客
镇招商办
本站地址:b.ttwang.net/wdzzs     公司名称:无棣镇招商办     邮箱:wudizzs@163.com     电话:0543-6666666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试用测试版本,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