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论坛
[郑京平] 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经济学解释
   2011-11-25 17:36:54  发布者:信息员    复制   复制到我的资料库


    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经济学解释”这个话题,我的演讲还有一个副标题——兼论“县际政府间竞争发展模式”。我讲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说一下基本想法,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题目。第二,回顾中国经济增长奇迹这样一个事实。第三,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原因的初步分析。第四,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深层次原因分析。第五,如何延续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第六,小结。
一、导语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将中国带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代,至今已有30多年,由此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成功令世人瞩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延续时间长,已达三十多年;第二,影响规模大,涉及数亿人口。应该说,这样一项伟大的事业,这样一幅壮丽的画卷,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规模之大,足见其艰巨复杂和内涵之博大,令世人称奇。由此形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对于这样一个奇迹,探究其出现的原因,解释其形成的过程,已经成为世纪之交发展经济学的国际性课题。许多国外的大学,如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作为身处其间、伴随其发展演变的中国经济学人当然会更有动力、也更有优势去探究这一重大国际性课题。当然,除了理论创新的意义之外,更重要的是总结经验,寻找不足,规划下一步行进的蓝图,使中国的发展奇迹延续下去,让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路程走得更稳、更好。以下正是本人努力尝试的初步结果,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并得到大家的指正。
    二、中国经济增长之奇迹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我简单用几组数据回顾和总结一下。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所形成的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使数亿人摆脱了贫困,实现了温饱,浩浩荡荡地进入小康。有些国家也曾经历高速发展期,日本在倍增计划期间连续20年增长7—8%,韩国也保持了20多年的快速增长,但是像中国这样经济连续30多年年均增长10%左右,在国际上是不多见的。所以把它称为一个奇迹。下面可以看一组主要指标。
  ——体现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创造了持续31年年均增长9.8%的世界奇迹。
  ——体现民生的综合指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改革开放之初的67.77岁(1981年)提高到2005年的72.95岁,年均提高0.22岁。
  ——体现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指标:文盲率则从改革开放之初的22.81%(1982年)下降到2000年的6.72%;每十万人口中的大学生数由615人(1982年)提高到2005年的5178人。
    ——体现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指标:进出口总额由27位上升到第1位,中国商品已经遍布全球。GDP总量在世界各国的排位,按汇率折算,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第10位上升到第3位。更加重要的是,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正在成为多极化世界中的重要一极,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三、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原因
    为什么中国会出现经济增长的奇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进行探究,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经验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这里所说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所有市场经济体制一样,绝非是纯粹的市场经济体制,而是有政府干预或管理的市场经济体制),并紧紧把握住全球化浪潮带给中国的机遇,站在时代的潮头,将市场的疆域成功地推向了全球,即成功地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型经济到开放型经济的转变,一个开放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
    为什么说这就保证了经济的高增长呢?因为,经济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在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开放型的市场经济体制是相对比较有效率的一种体制。事实上,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也说明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威力。根据美国伯克利大学经济学家德隆的研究,从旧石器时代到公元2000年的250万年间,人类花了99.4%的时间(248.5万年),到15000年前,使人均GDP达到90国际元(这是按照1990年国际购买力核定的一个财富度量单位)。然后,又花了0.59%的时间(13250年),到公元1750年,人均GDP翻了一番,达到180国际元。从1750年,到2000年,在剩下的0.01%的时间内(250年),人均GDP增加了36倍,达到6600国际元。世界最主要的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经济的高增长也都主要发生在过去一二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在200年前能够消费的物品与服务和祖先们几乎差不多。如,一个普通英国人在1800年时能消费的物品与服务,古罗马人都能享受到。一个普通中国人在1800年能够消费的物品与服务,与古代没多少区别,甚至还不如宋代。而我们今天能消费的物品与服务,是过去的200年前的人无法想象的。1820年的时候,世界的人均预期寿命是26岁,与古罗马时代差不多,到2000年变成了67岁。这其中有科技进步、人类文明进步等原因,但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生与发展,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下面我们再通过一些数据和事实,把开放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做一个说明。在我国,开放型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市场正在逐步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目前,中国的生产资料、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还不平衡,有些要素市场发育的比较充分,有些还处在起步阶段。但从总体上看,市场机制已经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主体作用。
  ——95%以上的生产资料产品价格已经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
  ——劳动力市场正逐步走向成熟。伴随着城镇居民就业“铁饭碗”被砸碎,伴随着2亿左右的农民以“离土不离乡”或者“离土又离乡”的方式投入到城镇劳动力市场,伴随着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等生产经营单位自主化用工制度的改革,劳动力市场在中国已经建立起来,并逐步走向成熟。这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劳动力的解放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0多年来,中国经济奇迹的创造,与供给充裕、运行高效的劳动力市场密不可分。
  ——资本市场初步形成。从改革之初,银行对国有企业拨款改为贷款(“拨改贷”),到上世纪90年代初,股票市场的建立,再到国有金融机构的股份制改造和多种所有制(包括外资)金融机构的准入,银行、证券、保险等政府监管机构的设立,均说明资本市场在中国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其仍处在建设的初级阶段,发育还不充分、还不健全,因而,其作用也还远没有发挥出来。
  ——土地市场开始形成。30年来,中国的土地市场从无到有,已经开始起步。然而,由于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更由于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农民在土地交易过程中缺乏应有的谈判地位,各级政府仍对土地一级市场的交易拥有绝对的控制权。除了商业用地二级市场外,土地交易还远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市场,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仍较低。
  ——技术市场也处在起步阶段。随着经济主体知识产权意识的觉醒,随着国家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技术市场。但中国仍处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初级阶段,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还需要加强。因此,经济主体创新的动力不足,尤其是对投入较大,周期较长,易被他人抄袭的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其结果除了国家财政支持集中攻关的基础科学研究,像航空航天、通讯、交通、农业、生物等重大科技项目成果比较丰硕之外,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多。技术转让市场还很不规范,规模也十分有限,这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可持续的市场竞争力,许多中国企业仍处于“打工”的地位。
  而消费品及居民服务的供求已基本上靠市场决定。一是消费品市场。从改革开放伊始的小商品和农副产品市场起步,到目前为止,除少数消费品(如成品油、电力、电信等)仍在垄断或准垄断性经营之外,99%以上的消费品均已市场化经营,消费品市场的繁荣程度、人们的满意程度最高。例如,在耕地年均减少1000万亩以上、农业劳动力从高峰期1991年的3.9亿人下降到2009年3亿人的情况下,靠市场化的生产和消费机制,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加60%以上,比1991年增加15 %以上;棉花、油料、肉类等产量分别提高2.5倍、3.9倍和5.5倍,较好地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国的农副产品供求矛盾。其他消费品的供给也是空前充裕。而且中国的彩电等家用电器依靠市场竞争,还成了国际市场的主要来源。目前,全世界50%以上的个人电脑、手机、彩电、空调等都在中国生产。二是居民服务市场初步形成。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导,居民服务也实现了供求两旺、基本平衡的良好局面。居民居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较好的满足。
  第二,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正在形成。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到国有企业改革,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劳动者、非金融企业和金融企业逐步形成,并日益多元化。其主要标志是,劳动者个人、非金融企业和金融企业都有了自己的剩余,并能够自主支配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劳动者个人为例,收入来源已从单一的劳动报酬过渡到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多种渠道,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全部收入中,这四种收入所占比重分别为65.7%、8.1%、2.3%和23.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这四种收入所占比重分别为40.1%、49.0%、3.2%和7.7%。1978年居民储蓄存款极少,人均仅22元,而2009年底已达到19587元。尤其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后,公司制等现代企业模式逐步形成。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存的局面。
  第三,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1978年,国务院工作部门多达100个,其中直接管理经济的综合部门有计划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和基本建设委员会等3个,工业部门有19个,农业部门有4个,贸易部门分为内贸和外贸各有2个,还有1个物资总局。经过多次改革,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已经逐步从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过渡到市场经济管理模式。目前,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已经减少到五个,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也只剩下1个。而且,更重要的是,管理方式已从过去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的间接管理。
  第四,面向全球的开放型经济已经形成。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及后来的海南经济特区,到开放14个沿海城市,再到设立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等一个又一个经济开发区,形成了从沿海到内陆,从沿江到沿边的全面开放格局,特别是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 WTO,更是使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法律化、长期化、规范化。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跨国公司和世界各国商品的角逐地,中国企业和投资的市场疆域也已经拓展到了全球。中国正在充分享受一个开放型经济在全球化中的好处。中国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0.9%上升到10%左右,出口总额在世界各国的排名已由第32位上升到第1位。进出口总额与GDP之比,也从1978年的9.7%提高到2009年的45%左右。1979-2009年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530亿美元。不仅如此,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和资金被引进,提高了中国生产力水平,提高了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对外开放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相互了解,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增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四、中国经济增长奇迹深层次原因分析
    刚才说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出现是因为实现了两个转变,一个是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另一个是从半封闭到开放的转变,初步建立了开放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这样的转变并不容易,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计划经济体制传统的发展中大国,实现起来就更加困难。这种转变是如何实现的,需要探究。另外,世界上的开放型市场经济体制很多,为何唯独中国创造了奇迹,这也需要说明,否则不足以服人。所以,要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深层次原因。
    深层次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中国这30多年来,充分享受了转换过程的“红利”,传统体制压抑的动能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二是,中国的转换恰巧赶上了新一轮的全球化浪潮,使得我们的转轨比较顺利。如果没有全球化浪潮,各国封锁严密,冷战思维盛行,贸易保护主义严重,这种转换,特别是对外开放,就会变得很难实现。特别是IT产业的发展,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实现开放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化、网络化以及交通通讯的技术革命,使整个世界变得就像一个村庄一样,交流和沟通非常便利。正是由于这两个原因,才使中国在转换过程中所迸发出的力量得到很好的释放,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关于第二个深层次原因——全球化,这属于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中国很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个历史机遇,而且在内外各种压力、各种因素的促使下,抓住了机遇,选择迎接挑战、融入全球。应该说,中国克服了重重困难,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特别是加入WTO,使我们在法律和规范化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对此不做过多解释。
    而第一个深层次原因成为现实的关键,是要能够成功地实现体制的平稳转换,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享受体制转换过程的红利。否则,如果转换得不平稳、不成功,享受的好处就没有那么大,甚至可能会引起内乱。如最早开始转换的波兰和匈牙利,最大的计划经济体――前苏联,还有南斯拉夫等国家或经济体的转换过程就并不顺利。到目前为止,中国可以说基本实现了这种成功地平稳转换。为什么中国能够实现平稳成功的转换呢?我总结了三个原因。
    第一,有中国共产党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一点很重要,保持了政局的稳定,保证了改革开放的大方向。有些非洲国家,政权频繁交替,经济是没法发展的。
    第二,体制转换不是休克式,而是渐进式的。我们的改革是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和服务业;从农副产品和小商品市场到关键的工业品市场,再到资本、土地、劳动力等生产经营要素市场;从联产承包责任制(1979年――1984年)到工业企业承包经营(1985年――1993年)再到县际政府间的竞争(1994年――现在)等等,很多改革都是从试点到正式推进,不是一开始就全面推进。正是这种渐进性改革,才使利益相关的方方面面能够逐步接受,而没有发生大的波动。
    第三,就是所谓的“县际政府间竞争发展模式”。
    第一和第二点非常重要,道理也比较明显,这里就不展开论述了。一般情况下,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户与户之间的竞争,机构(或公司)与机构(或公司)之间的竞争。而在中国除了上述竞争之外,还增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 “县际政府”之间的竞争。而正是这个所谓“县际政府”之间的竞争,才让中国经济增长充满了活力,是出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这里需要重点讨论一下第三点:具有中国特色的“县际政府间竞争发展模式”。
    所谓“县际政府间竞争发展模式”是指以县政府为主体、以一个县的地域为边界的县与县之间相互竞争的发展模式。实际上,我国的发展模式是“地方政府间竞争发展模式”,即省际政府之间、市(地级)际政府之间、县际政府之间、乡际政府之间相互竞争的发展模式。就是说除了县际政府间的竞争之外,省际政府之间、市(地级)际政府之间和乡际政府之间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互竞争,只是竞争的程度、竞争的作用均远远不及县际政府之间的竞争,故此,我们把“地方政府间竞争发展模式”提炼为“县际政府间竞争发展模式”。
    关于“县际政府间竞争发展模式”,张五常教授在其《中国的经济制度》一书中有精彩的论述,他将其称为“县际竞争”,而且,是县际合约竞争,即与上级政府和投资者均有合约约束的竞争。以下的有关论述,许多来自或总结自张五常教授的观点,但其中也溶入了本人的理解和创新,特别是本人指出了“县际政府间竞争发展模式” 固有的缺陷(软肋),这可以说是对张五常教授理论的重要补充。
    之所以用“县际政府间竞争发展模式”来概括或代表“地方政府间竞争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县级政府的权力较大。因为,尽管中央及省级政府提供关于土地及其他经济政策的指导,有权任免地方干部,有权把不同地区上缴的税收进行再分配等。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要素――土地使用权变更的决定权主要是落在县政府手中。二是各级政府在发展经济这一问题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以发展经济为标杆,无论是政治诉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尽快实现跨越式发展),还是经济利益(税收的筹措),各级政府,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与县级政府的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三是县际政府间的竞争最激烈。因为县级政府决定经济发展的实际权力最大(土地使用权的变更)。而且,在同一个省或市政府辖区内,县与县之间的竞争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地域的边界、权力的边界均比较清楚、所拥有的条件也比较清楚),县领导干部的政治前途,如,在政绩考核中,排名靠前的县,其主要领导可以进入到高一级政府党政班子的常委、县财政的松紧、县领导干部的经济收入,包括招商引资提成、经济发展奖励等,都与县域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县域政府在许多方面具有商业机构的特征。四是县域有足够的规模。 2800多个县级区域,平均面积在300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则在45万以上。五是县际政府的财政收入,特别是方便支配的财政收入,主要靠自己筹措,而不是下级政府上缴,尽管在部分县,乡镇政府也要上缴税收。一些贫困县或经济欠发达的县,也会得到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
    在给出定义之后,我们再来看“县际政府间竞争发展模式”的特点,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特点,合约竞争。即县政府与上级政府和县域内投资者之间的关系是利用合约的形式来约束的。县政府与上级政府之间通过增值税的分成或其他税费上缴责任制确定了经济发展收益的分配合约。比如增值税,一般是上级政府占75%,县政府占25%左右,不同的县可能有不同的比例,但大体是这样一个分配规则。县政府与县域内投资者之间也是通过土地转让合同、税收减免规定等确定了投资者创造的收益在相互之间的分配合约。在县域内的投资经营者的所得税往往有“三减两免”等优惠。
    第二个特点,合约安排的灵活性比较大,弹性比较大。不管是县政府与上级政府之间,还是县政府与投资者之间,合约的弹性都很大。因为我国还处于转轨时期,很多法律都属于原则性规定,这就给大家签订合约留下很多讨价还价的空间。另外,县政府所掌握的资源和处置问题的空间也相应比较大。如,在合约安排过程中,辖区内的民众或利益相关方的话语权不够强,也使得合约安排的灵活性大大增加。这一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县际竞争的充分性和激烈程度。
    第三个特点,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之间是串联的,同层之间是相互竞争的。上下级政府之间所谓的相互串联关系,指的是政治诉求和经济利益高度相关,如果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系统或多或少的都会受到牵连。因此,纵向之间不具备竞争性。省政府和市政府之间没有竞争,市政府和县政府之间也没有竞争。只是同层级政府之间才能够竞争。因为,同级政府所属权、责、利及资源相对均衡,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尤其是在同一个市或同一个省所辖区域内的县级政府之间更是如此。
    下面说一下“县际政府间竞争发展模式”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竞争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和效率。根据经济学原理,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包括合约竞争;在一定条件下,变动租金的合约竞争,往往可以使经济充满活力,使资源的配置效率得到提高。在我国,通过上述“县际政府间竞争发展模式”的性质和特点的分析可知,我国县域政府之间性质类似,在许多方面具有共同的商业机构特征,且能够运用的行政资源较大,相互竞争十分激烈。因此,这种发展模式对推动经济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特别是短期效率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自明的。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外部经济危机的冲击,包括原油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和最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等,中国之所以能够幸免或者很快恢复到正常的平稳较快的发展轨道,都与这种竞争模式有关。可以想象,2800个3千平方公里、45万人口以上的经济体制间的相互竞争,能够产生多么巨大的动力。
    第二,为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以国有或者集体所有制为主,要顺利地引入竞争机制很困难。回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1979年开始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进展比较顺利,效果也很明显,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3亿吨,迅速提高到1984年的4亿吨,粮食等农副产品供给短缺问题很快得到初步解决,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较大提高。但是从1985年开始,将到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移植到工业企业,开始搞工业企业承包经营时,却并不顺利,关键是工业企业的要素投入、管理模式较农业远为复杂,如工业企业设备等资产的折旧、维修保养如何承包?工业企业的长期投资或战略投资谁说了算?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企业的员工去留问题谁来决定?等等。一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是后来实行了分税制、实行了国有及集体企业转制等改革,特别是逐步形成了县际政府间的竞争,才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得以初步建立。因为2800多个平均拥有面积在300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则在45万以上的县级区域及其管理政府之间的竞争,完全能够形成竞争格局。“县际政府间竞争”也带动了企业间的竞争,给国有和集体企业转制带来压力,因为在县域内经营效率差的企业是难以生存的,从而推动了企业改革。
    第三,促使县级领导积极主动地工作,努力发展经济。一个县的竞争力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招商引资,现行税收制度导致了无工不富、无商不富,县政府要扩大财政收入,必须发展工业、商业,招商引资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有人说,县级领导要具备很好的经营头脑,不然的话整个县没法管理,也没法竞争。县里招商引资不单要考虑增值税,还要考虑投资者带来的声望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因此,工作十分努力,也十分辛苦,管理一个县,就相当于管理一盘大的生意。正因为如此,许多县级领导干部不时成为商业投资机构招募的优秀管理人才。
    正是由于县际政府间的激烈竞争,才使得我们的经济保持了30年的高速增长,才使得我们平稳地引入了市场经济,促进了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制。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县际政府间竞争发展模式”也有它固有的缺陷或说消极作用,主要有以下四个缺陷。
    第一个缺陷,负外部性的监管主体缺位或大大弱化。按照经济学原理,企业之间的竞争会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所谓的负外部性。比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资源的破坏性开采等等,这个负外部性问题应该由谁来解决?在正常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由政府,特别是当地政府解决。市场竞争带来的负外部性监管主体应该是地方政府,并辅之以非政府组织以及民众的监管。但现在最重要的监管主体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当地政府已经从监管者变成了竞争者,这就使得竞争行为导致负外部性的监管主体缺位,或者说大大弱化了。负外部性泛滥就变得在所难免。2009年,据国家对七大水系(长江、黄河、珠江、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的408个水质监测断面监测,适应于人类生活直接使用的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仅占57.1%部分流域污染仍然严重。一些著名湖泊时常发生赤潮等污染事件,有些甚至影响到城市的饮用水。近岸海域299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72.9%。一些村庄因炼焦或重金属冶炼而整个受到污染,成为肺病、癌症村等问题十分突出。
    第二个缺陷,一些干部往往将政绩看得比其它因素更重要,导致了它的决策出现扭曲。有的像形象工程,可能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不是那么大,资源的配置显然是不合理的。还有就是经济发展缺乏连续性。有些一些地方的主要领导,为了尽量避免与上任领导政绩产生重复,往往独辟蹊径,另外开展政绩工程。这就致使很多前任领导开展得红红火火的改革,到了下一任期就可能会被搁浅,使得经济发展的连续性遭到破坏。
    第三个缺陷,竞争行为的短期化。在任期内做出业绩,在竞争过程中获胜,争取干完一届后就提拔,这往往是县级领导考虑的重要问题。从而导致竞争行为的短期化,有些干部往往不惜采取各种手段,只顾眼前、只顾在任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四个缺陷,抑制了正常的市场竞争,主要是指地区保护主义。既然相互竞争,相互限制就在所难免。如,为了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有的地方政府下发红头文件,强制推销当地生产的烟、酒、水泥等。又比如,为了保护地方经济,对于一些跨地区的经济案件,各地政府都争着在本地审理,这就导致了同一起经济案件,在不同地区的审理结果大相径庭。另外,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也比较严重。
    上述“县际政府间竞争发展模式”所固有的缺陷,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主要困难的重要诱因。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分配结构过于向政府部门和企业倾斜。资源和环境约束日趋严重,资源破坏性开采、环境污染严重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突出,黑砖窑事件、开胸验肺事件、农民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形同虚设,等等,。因房屋拆迁、征地补偿等政府与百姓间的纠纷不断增多。地方政府与民争利,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等等,都或多或少与“县际政府间竞争发展模式”所固有的缺陷有关。
    五、如何延续中国经济发展奇迹
    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变。如果要延续中国经济经济的较快增长,仍需要继续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健全和完善以法制为基础的开放型的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提高认识,肯定方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处于危难之时,推进改革开放是形势所迫。而在盛况之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就很不容易。要做到自我加压、自觉地改革开放,需要突破四个制约。一要突破外在压力减弱的制约。改革开放之初的外在压力是巨大的。从中国自身的情况看,上个世纪70年代末,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浩劫之后,国民经济已经滑到了崩溃的边缘,物资极度匮乏,不少人的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1971年的时候,还有饿死人的情况,贫困人口高达2亿,1978年的人均GDP仅有379元。从外部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和自由贸易浪潮,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步形成,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面对严峻的事实,不改革、不开放是不可能的,改革开放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全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现在我们已经加入WTO,经济发展也达到一定水平,人均GDP也有很大提高。在这个时候,怎样突破外在压力减弱的制约就显得很重要。二是突破既得利益的制约。任何改革都会涉及既得利益。过去所谓“帕累托”式的改革比较容易,现在要改革,有些人的利益就要受到影响。三是突破认识水平的制约。有些问题并不是改革开放本身所造成的,要提高认识水平才能看清这一点。四是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此外,就是要增强忧患意识,不要认为现在经济发展得很好就可以不往前走,这是不行的。推进改革开放,还需要强化组织,加强规划。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一一展开了。
    第二,继续采取渐进性的方式推进改革开放。这是法宝,不能丢。
    第三,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继续保持政局的稳定和改革开放大的方向。这一点非常重要,国外投资者愿意到中国投资,也是看好这一点。
    第四,应逐步规范县际政府间竞争。刚才我们分析了这种模式的积极作用和缺陷,我们要兴利除弊,消除其消极作用,或者将其约束到尽可能小的范围。县际政府间的竞争模式应该朝哪个方向走?从短期来看,要加强对负外部性的监督和制约,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可做。
    第一个方面,强化民众的监督和制约作用。如,今天报纸上就报道了村级党支部直选的消息。要逐步加大民众在村、乡、县政府主要领导人产生过程中的话语权。
    第二个方面,舆论监督。对负外部性要有舆论监督,不能自己监督自己。
    第三个方面,上级政府的监督。通过改革,利用体制和机制的设计安排,使这种监督更加有效。比如跨县的经济案件可以由市级法院审理,跨市的案件由省级法院审理,跨省的案件由最高法院审理。还有环境污染、社会保障等,也应该尽可能由上级政府采取垂直管理的方式加以强化。中央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监管,比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施,比如节能减排指令性指标的确定和监督执行等等。
    第四个方面,通过对合约或有关机制的改革,制约县际政府在竞争过程中所产生的负外部性。比如通过科学地设计合约,让竞争更加规范,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进行竞争。还要在税收等经济政策方面做出调整,让竞争更规范,比如,用不动产税、消费税等逐步替代增值税等流转税,让地方政府在经营和生活环境等方面下更多的力气。
这四个方面是短期的一些思路。从长期来看,最终还应逐步弱化县际政府的市场功能,将市场竞争主体由政府转变为企业。
  六、小结
    最后,简单小结一下今天所讲的内容。
    第一,描述了中国经济增长奇迹。
    第二,分析了主要的原因,就是成功地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半封闭型经济到开放型经济的转变,初步建立起一个开放型的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分析了深层次的原因。充分享受了体制转换过程的红利,传统体制压抑的动能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成功地实现了体制的平稳转换,这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为什么能够成功地实现平稳转换呢?一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二是体制转换的渐进性,三是县际政府间的竞争发展模式。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赶上了全球化浪潮,抓住了机遇。
    第四,关于县际政府间的竞争发展模式,在充分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前提下,我们指出了它的不足,包括负外部性监管主体缺位或者弱化,决策出现扭曲,竞争行为短期化,抑制正常的市场竞争等。并提出了改进的方向。从短期来看就是加强对负外部性的监督和制约,通过公众、舆论和上级政府的监督以及合约的完善等方式改进。从长期看,最终还应逐步弱化县际政府的市场功能,将市场竞争的主体从政府转变为企业。
    关于如何保持中国经济增长奇迹,我们给出的对策建议,一是继续奋力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法治为基础的开放型市场经济体制。二是继续采取渐进性的方式推进改革开放。这是法宝,不能丢。三是应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中共坚强领导,确保政局的稳定和改革开放的大方向。四是应逐步规范县际政府间竞争。
    以上是我讲的主要内容,不对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评 论(1) 阅 读(986)
  • 广益
  • 2011/11/29 16:46:30
  • 回复
  • 1
        学习~~学习
  • 我要评论
  •  更多表情  
  • 好
  • 已阅
    您已经输入个字,还可以输入个字
谁来看过:
广益
访客
信息员
本站地址:北京     公司名称:中国经济发展论坛     邮箱:jingying@126.com     电话:010-12348565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试用测试版本,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