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塘村
玉山古茶场是磐安的文化地标。马塘村作为玉山古茶场的所在地,与它一起经历了风霜雨雪,穿过了悠远的时光隧道,成了现今人们寻古探幽、感古怀旧的神往之地。
玉山古茶场是马塘村旅游开发的核心。它始建于宋代,坐东北朝西南,主要包括茶场庙、茶场管理用房(即为巡检司)、茶场三大部分,是一处古代“市场”的实物遗存,精美木雕、砖雕、石雕、彩绘及壁画都具有相当的艺术价值。玉山茶农为纪念许逊研制“婺州东白”茶叶的功绩,建庙供奉,香火延续至今。这种茶场与茶场庙一体保存下来的实例甚少,是研究古代制茶、售茶管理制度和茶文化内涵的重要实物史料。古茶场在在交易的同时,还有白术、粮食等商品的自由交易,反映了综合性市场的特性,见证了山区经济发展的轨迹。对研究宋代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地方文化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古茶场的存在和发展让马塘村积淀了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据县文物部门文物普查数据显示,马塘村古民居建筑特色明显,大都为明清代建筑,婺州山地风格。其中有保护价值的6处,如周氏宗祠、马塘厅、周尚故居等。从古茶场的单个建筑到马塘村的整体风貌,其建筑文化的审美取向在于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人与自然的共生交融,山水、田园,融为一体;自然、人文,交相辉映。传统的儒家美学思想和道德规范,在马塘村历史建筑上都有强烈的体现。
马塘村还有丰富人文资源。考据《玉峰周氏宗谱》,早时马塘居民姓马,因有神马来此饮水,而称马公塘,简称马塘,村西美女山上有马蹄岩。1174年,我国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的后裔——周氏始祖荣泗公由吴宁迁至玉峰马塘。荣泗公秉承乃祖遗风,得《太极图说》之奥妙,懂天文,知星位,擅布局,始迁马塘时,原居村北张家店,后因火灾移居现住地,见马塘村无溪,生产生活用水均取自村中星罗棋布的塘,就用古时风水星象理论,将马塘村依星位布局,按左青龙(东美女山)、右白虎(西美女山)、前朱雀(玉山)、后玄武(后塘山)的四象线来定分野,有面积1500多亩。并新开塘至28口,按28星宿排列布局的,掘井8口,以保生产、生活、防火之需。自此以来,玉峰周氏,瓜瓞绵延,英人辈出。有周荣泗、周华楚、周师和、周千英、周爱兰、周道昌、周如玖、周如瑾、周金高、周尚等。
马塘村的历史文化浓郁。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赶茶场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迎大旗。《赶茶场》又称“茶场庙庙会”,是流传在玉山一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的传统民俗事项。迎大旗又称龙虎大旗,据当地年长者说,最多的一年,赶茶场期间共有36面大旗参迎。迎大旗活动极具艺术欣赏、历史研究、精神激励等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拼搏、坚忍不拔、百折不饶、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2006年8月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它民间艺术除了迎大旗和迎岭口亭阁花灯的表演类艺术外,还有民间手工艺术,最主要的有:做草鞋、大凉伞、炒米糕等。
“春社”和“秋社”是玉山古茶场特有的一种茶事活动。它源起于宋代,形成了以茶叶交易为中心的重要聚会,产生了诸如“分茶”、“斗茶”等趣味性的品鉴观茶游戏,还评出茶叶质量最好的茶农为茶博士。期间,有三十六行、叠罗汉、抬八仙、骆驼班、铜钿鞭、大头和、大花鼓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表演及迎大旗、迎大凉伞等民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