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界的一代宗师——侯宝林
2011/11/30 12:57:57
侯宝林( 1917年11月29日——1993年02月04日),满族,中国著名相声大师,表演艺术家。1917年出生于天津,因家境贫寒,四岁时被舅舅张金斌从外地送到北京地安门外侯家。养父在涛贝勒府当厨师,从懂事起,就饱尝了城市贫民生活的艰辛。1929年,他刚刚十一岁,就拜阎泽甫为师,学京戏。整天打杂、烧水、做饭、看孩子。同时,每天到天坛溜嗓子,练“云手”、“起霸”等京剧表演程式。
12岁时,侯宝林开始学艺,先是学京剧,后来由于对相声的酷爱,改学了相声。先后拜常葆臣、朱阔泉为师,曾在北京天桥、鼓楼一带“摆地”演出,说单口相声,与许许多多旧社会的民间艺人一样,以此挣钱谋生,养家糊口。
经过几年艰苦奋斗,侯宝林的相声终于成为什样杂耍中攒底的“大轴儿”。从清末起,一直到四十年代,按照老规矩,天津的杂耍园子历来是刘宝全、白云鹏的京韵大鼓唱“大轴儿”。再好的相声也只能排在倒二“压轴儿”,但侯以卓绝的艺术冲破了老一套的规矩,也为相声增了光,添了彩。
抗日战争期间,侯宝林与郭启儒合作,在京津一带演出,艺术日臻成熟,声名大震。而且,他一改当时相声粗俗的风气,以高雅的情趣与格调的质朴、正派的台风赢得了广泛赞誉。
新中国成立后,侯宝林更焕发了艺术青春,很快就成为妇孺皆知、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大师。此后,他立志相声改革,一面对一些传统相声进行修改、加工,一面又创作了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相声,如《婚姻与迷信》、《一贯道》等。
侯宝林
晚年,侯宝林主要从事曲艺理论研究。与人合著有《曲艺概论》、《相声溯源》、《相声艺术论集》等。相声集有《侯宝林、郭启儒表演相声选》、《再生集》、《侯宝林相声选》等,其中收录了诸如《戏剧杂谈》、《夜行记》、《关公战秦琼》等脍炙人口的相声精品。另外,他还主演过《游园惊梦》、《笑》等喜剧电影。
侯宝林善于模仿各种方言、市声、戏剧表演。他说相声,语言清晰,动作自然,神态洒脱,寓庄于谐,化雅为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他注重相声的知识性、趣味性和评论性,对相声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1993年2月4日,侯宝林不幸与世长辞,享年77岁。他是人民的艺术家。他毕生都以“把笑声和欢乐带给人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他也因此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与喜爱。
作为20世纪中国最著名的相声艺术家,他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国内外影响不断扩大,但却从不因地位变化而傲视他人。他终生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朋友遍及各行各业多个阶层,他自称是观众的“仆人”,始终把观众视为恩人,衣食父母和老师。
侯宝林被尊为相声界具有开创性的一代宗师,并被誉为语言大师。在他漫长的60年的艺术生涯中,潜心研究并发展相声艺术,把欢笑带给观众。以他为代表的一批相声艺术家使这门艺术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达到一个令人瞩目的艺术高峰。他为相声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除创作和表演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相声名段以外,还对相声和曲艺的源流、规律和艺术技巧进行了理论研究。他还注重培养年轻一代,一些活跃在相声舞台的名家都是他的学生。他生前曾任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担任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指导、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因病于1993年2月4日逝世。临终前口述“最后的话”:“我侯宝林说了一辈子相声,研究了一辈子相声。我的最大的愿望是把最好的艺术献给观众。观众是我的恩人、衣食父母,是我的老师。我总觉着再说几十年相声也报答不了养我爱我帮我的观众。现在我难以了却这个心愿了。我衷心希望我所酷爱、视为生命的相声发扬光大,希望有更多的侯宝林献给人民更多的欢乐。我一生都是把欢笑带给观众,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永别观众,我也会带微笑而去。祝愿大家万事如意,生财有道。”侯宝林的功绩将永载曲坛。
77号(侯宝林、郭启儒)
北京话(侯宝林、郭启儒)
和刘宝瑞演出照
不宜动土(侯宝林 郭全宝)
猜谜语(侯宝林 郭全宝 )
猜谜语(侯宝林、胡仲仁)
猜谜语(侯宝林、姜宝林)
猜谜语[全本](侯宝林、姜宝林)
猜字(侯宝林、郭启儒)
猜字(侯宝林、姜宝林)
曹操打严嵩(侯宝林、张傻子)
串调(侯宝林 郭启儒 )
打百分(侯宝林、郭启儒)
和郭启儒演出照
打灯谜(侯宝林、郭启儒)
方言(侯宝林、郭启儒)
非洲独立进行曲(侯宝林、刘宝瑞)
汾河湾(侯宝林、郭启儒)
服务态度(侯宝林、郭启儒)
改行(侯宝林、郭启儒)
改行(侯宝林、胡仲仁)
关公战秦琼(侯宝林 郭全宝 )
关公战秦琼(侯宝林、郭启儒)
规矩套子(侯宝林、郭启儒)
黄金台(侯宝林、张世芳)
婚姻与迷信(侯宝林、郭启儒)
讲帝号(侯宝林 刘宝瑞)
讲帝号(侯宝林、郭全宝)
交地租(侯宝林、郭启儒)
交租子(侯宝林、郭全宝)
酒鬼(侯宝林、郭启儒)
开场小唱(侯宝林、刘宝瑞、郭全宝、郭启儒)
砍白菜(侯宝林、郭启儒)
空城计(侯宝林、郭启儒)
宽打窄用(侯宝林、郭启儒)
离婚前奏曲(侯宝林、郭启儒)
买佛龛(侯宝林、郭启儒)
卖包子(侯宝林 郭全宝 )
卖布头(侯宝林、郭启儒)
卖马(侯宝林、刘宝瑞、高凤山)
妙手成患(侯宝林、郭启儒)
南来北往(侯宝林、郭启儒)
南腔北调(侯宝林、郭启儒)
歪批三国(侯宝林、郭启儒)
普通话与方言(侯宝林、郭启儒)
谦虚(侯宝林、李国盛)
谦虚(侯宝林、郭启儒)
全家福(侯宝林、郭全宝)
三棒鼓(侯宝林、郭启儒)
似是而非(侯宝林、郭启儒)
抬杠(侯宝林、郭启儒)
谈规律(侯宝林、李国盛)
体育与广告(侯宝林、郭启儒)
跳舞迷(侯宝林、郭启儒)
万吨水压机(侯宝林、郭全宝)
王二姐思夫(侯宝林、刘宝瑞)
文昭关(侯宝林、郭全宝)
我是家长(侯宝林、郭启儒)
武松打虎(侯宝林、郭全宝)
戏剧与方言(侯宝林、郭启儒)
戏剧与方言(侯宝林、郭全宝)
戏剧杂谈(侯宝林、郭启儒)
戏迷(侯宝林、郭启儒)
戏与歌(侯宝林、郭启儒)
相面(侯宝林、郭启儒)
向您道喜(侯宝林、于世猷)
橡皮膏(侯宝林、郭启儒)
笑的研究(侯宝林、郭启儒)
笑的研究(侯宝林、郭全宝)
笑的研究(侯宝林、李国盛)
新式马甲(侯宝林、郭启儒)
学大鼓(侯宝林、郭全宝)
学越剧(侯宝林、郭全宝)
阳平关(侯宝林、郭启儒)
夜行记(侯宝林、郭启儒)
一等于几(侯宝林、郭启儒)
一顿饭(侯宝林、郭全宝)
一贯道(侯宝林、郭启儒)
阴阳五行(侯宝林、郭启儒)
阴阳五行(侯宝林、郭全宝)
阴阳五行(侯宝林、姜宝林)
英台吊孝(侯宝林、常宝华)
贼说话(侯宝林、郭启儒)
贼说话(侯宝林、郭全宝)
找调儿(侯宝林、郭全宝)
捉放曹(侯宝林、郭全宝)
醉酒(侯宝林、郭启儒)
醉酒(侯宝林、郭全宝)
醉酒(侯宝林、李国胜)
降神会(马季、侯宝林)
窗口(侯宝林、郭启儒)
新式马甲(侯宝林、郭启儒)
1917年
11月29日,即农历十月十五日(星期四),酉时侯宝林出生,属蛇。出生地、原籍无考,亲生父母姓名不详。
1922年(5岁)
春,由张全斌(滨)带至北平,送与其妹夫侯连达夫妇为义子,起名侯保麟(曾用名侯世荣)。侯氏乃满族(镶蓝旗),无嗣,城市贫民,先后以警官学校庶务课员、厨师等为职业,住西城福寿里19号。
1925年(8岁)
秋,在北平市立第二十七小学(现厂桥小学)就读三个月(义学)。
1926至1928年
因养父失业,被迫以捡煤核、卖报纸、拉水车、打粥要饭等方式,帮助家里维持生计。
1929年(12岁)
年初,在一个编制腿带的小作坊里学徒。
夏季,拜师严泽甫学习京剧。三个月后开始街头卖艺。其间,师父在天桥三角市场与著名艺人“云里飞”(白宝山)搭班“撂地”卖艺。侯宝林白天随师父前往天桥,在师父与“云里飞”演出间隙表演京剧、滑稽二黄,夜晚背着有残疾的师兄和师父一起到妓院卖唱。
1930年(13岁)
本年,因不堪忍受师父、师兄的虐待而逃跑,后被养父送回师父处,继续在天桥“撂地”演出。
1932年(15岁)
春末,养母张氏去世。家搬至福寿里21号。师父全家离京赴太原演出。侯宝林别师回家。次日,便开始在鼓楼市场李四的小戏班里边唱京戏。一年里学会了几十出整戏,如:《辕门斩子》、《捉放曹》、《牧虎关》、《四郎探母》等。最拿手的是一人表演生、旦、净、末、丑多个唱段的《拾万金》。每天收入一两角钱,用以维持父子俩人的生活。空闲时常去附近一个相声场子跟莲花落的艺人崇佩林学习演唱太平歌词,有《韩信算卦》、《劝人方》等。还从相声老艺人常宝臣、聂文治那儿学会了相声《杂学》(即《戏剧杂谈》)。
本年,因拖欠房租被赶出福寿里21号院,侯宝林只得借住班主李四家中,地址在北锣鼓巷南下洼子路南第二个门。
1933年(16岁)
年初,在西单上场马绍箴的戏班唱京戏。毗邻著名相声艺人高德明、朱阔泉、汤金澄等人的相声场子,听相声称为侯宝林演唱京戏之余唯一关心的事。
夏季,一个偶然机会,开始单独表演相声,并拜相声艺人朱阔泉为师。
1934年(17岁)
本年,因唱京戏又兼说相声,为班主所不容,受到排挤,无奈只得离开西单上场,重新又回到天桥与“云里飞”搭班唱京戏。
1935年(18岁)
春天,在鼓楼市场撂地卖艺。
夏天,在什刹海荷花市场撂地卖艺。
下半年,又回到西单商场清唱滑稽二黄。
1936年(19岁)
本年,在西单商场与周玉奎、刘醒民等搭档,清唱滑稽二黄。有空便去临近相声场子听高德明、朱阔泉、张杰尧、汤金澄、华子元等人说相声,特别注意单口相声。
1937年(20岁)
春季,转到东安市场唱滑稽二黄。师父常宝臣贫病交加倒卧在京师背阴胡同医学院门旁(据《天声报》栽)。
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入侵北京,社会动荡、娱乐业萧条,食不果腹。后经朋友介绍在北京东城福寿斋纸店做短工,装订日历、月份牌。
1938年
本年,再次转到天桥跟“云里飞”搭班,每晚与“云里飞”之子白全福,还有郭全宝、王宝童一起说相声。
本年,养父失踪,传说是走投无路在自家坟冢一棵树上自缢身亡。
年底,白天清唱滑稽二黄,晚间同“云里飞”父子、王宝童、李宝祺在花市大街蒋家棚子说相声。
年底,与李宝祺共拜在朱阔泉先生门下。
1939年
春季,给师父朱阔泉先生捧哏,在天桥新民茶社首次正式登台表演相声。后由朱老师介绍,和师弟李宝祺一起到西单商场北场与高德光、高德亮、张少棠、戴少甫等同台演出。
10月,与陕西巷卖粥的连老头的女儿连秀贞结婚。
11月底,入冬,天转寒,地场子生意不好,与师弟李宝祺同去奉天(沈阳)鼓楼南万泉茶社卖艺三个月。同在沈阳献艺的著名河南坠子“乔派”艺人乔清秀之夫乔立元,无故被捕入狱,被日伪警察折磨致死事件发生后,便与师弟一起逃回北京。
1940年 3月,回到北京,发现妻子吸食鸦片。连吓带气大病一场。月余后痊愈,仍回西单商场与高德亮搭班说相声。 6月初,应天津燕乐戏院邀请,与师叔郭启儒搭档签约去天津演出,月薪二百元(伪币),二人平分。此时天津相声名角众多,侯、郭积极参与其中,且以《改行》、《戏剧杂谈》、《空城计》等拿手段子在天津一炮打响。不久,侯以反串京剧名声大振,当时报纸上称赞他是“唱功为相声第一人,学名伶皮黄最为神似”。 本年,与京剧演员王雅兰相识。
1941年 本年,尽管事业上蒸蒸日上,但日本铁蹄下的中国,战火连年,物价飞涨;妻子连秀贞有不良嗜好;资方以“合同”为接口,拒涨工资。生活入不敷出,难以为继。
1942年 下半年,天津有了商业电台,每天可以通过广播报80分钟的广告、说相识,多挣些钱补贴家用。 本年,与王雅兰在天宝戏院同台演出京剧《审头刺汤》,王雅兰饰雪燕,侯宝林饰汤勤;《四郎探母》中王雅兰饰铁镜公主,侯宝林饰萧太后、杨宗保两个角色;在《玉堂春》里王雅兰饰苏三,侯宝林先后饰崇公道、王金龙两个角色。 本年,连秀贞生一子(月份不详)名双安,属马,不久夭折。
1943年 本年,除了在电台作节目,同时还在燕乐、大观园、天宝、玉茗春等几家戏园子赶场。逐渐跻身于天津有名的五档相声。 本年,编相声讽刺日本时期烧煤受限制,说澡堂子没煤,烧棉花籽,水不热,洗完澡感冒了,得罪了当时的澡堂同业工会会长张某。演出后,在河北电影院门前,与搭档郭启儒一起遭受毒打。
1944年 春,电台曾搞过一次津京连播(即两位演员分别在津、京两地通过电台同时播放),与张寿臣和说《俏皮话》。 本年,进入被公认“一流”曲艺场所的“小梨园”演出,且称为相声界拿“攒底”包银第一人,确立其在相声界的地位。 秋天,和一个叫赵明(光裕)的大学生一起组织北艺剧社,演话剧《情天血泪》、《上海繁华梦》、《摩登夫人》、《梁上君子》等。还演过一出法国独幕剧《欺骗》(后改名《结婚前奏曲》陈泉翻译)。虽然剧团只维持了两个多月,却使侯宝林在表演、台词方面受益匪浅。 本年,年初与连秀贞离异。后与家住天津忠树里5号一个厨师的女儿刘淑芳同居,得一子耀忠,一女耀茹。后正式离婚。
1945年 春节后,在天津南市群英戏院演出。 5月,应邀回到北平上海游艺社(王府井大街东安市场西门外北侧)演出,担任“大轴”。同台演员有:史文秀(艺名花小宝)、王佩臣、谢芮芝、连幼茹等。 8月,日本投降,又回天津大观园演出一个月。 9月底,回到北平上海游艺社。同时还在华生电台(私营商业电台,位于东四南椿树胡同路北)、中国电台(商业电台,位于前门外观音寺街)、国华电台(商业电台,帅府园内路南)做商业广告。
1946年 春天,回天津大观园、燕乐演出,重遇王雅兰并产生感情,结为连理。 秋天,转到世界游艺社(位于东单二条内东口路南)和升平游艺社(位于东安市场会贤球社内)演出两个季度,同台演员有谢芮芝、徐剑秋(小天一)、佟树旺、小云生、孙书筠、王宝霞、王元堂、顾荣甫、尹福来等。同时还在几家商业电台演出、报广告。 年底,独资开办北艺广告社,地址在北京帅府园2号。 年底,王雅兰在西城达智营21号生子侯耀华。 本年,聘英文打字员朱先生学习英语会话,并将英语编入相声小段。
1947年(30岁)
本年,现在北平上海游艺社(东安市场西门外北侧新巴黎绸缎庄顶上三楼)和商业电台演出,后在西单游艺社(西单商场靠北边一幢楼的二楼上)演出,同台的有花小宝、王佩臣、谭凤元、谢芮芝、荣剑尘、连幼茹、孙书筠、马凤麟、宋慧玲、秋痕、关学增。 年底,北艺广告社迁至北平西城绒线胡同121号。
1948年(31岁)
本年,继续在西单游艺社和商业电台演出,偶尔走堂会,同时也自己作广告。
本年,王雅兰生子侯耀文。
1949年(32岁)
7月2日,列席参加中国文学艺术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聆听周恩来总理关于国内形势的报告。
8月起,参加两期北平戏曲艺人讲习班学习。每逢一、三、五上课,听了《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艺人的道路》(田汉)、《戏曲的前途》(马少波)等专题讲座。由此接受革命的道理,并明白了在新的形势下,相声改革已迫在眉睫。
秋,首次为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表演相声。
1950年(33岁)
1月19日,为了适应解放后的新形势,遵循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宗旨,在老舍等人的支持下,同孙玉奎、罗荣受、高凤山等人一起组建“北京相声改进小组”,先后任副组长,组长。
本年,创演的新相声有:《婚姻与迷信》、《一贯道》(合作)、《二房东》(孙玉奎)等。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最早出现的,为配合形式而创作的相声作品。
本年,开始相声的教学和辅导工作。
本年,收徒贾振良、黄铁良。
1951年(34岁)
3月,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赴朝慰问团去朝鲜,任曲艺服务大队中队长。后改编为文工团,任副团长。曾在
朝鲜战场自编过两段相声——《杜鲁门画像》、《狗腿子李承晚》,(可惜没有留下文字稿)。写过一段韵文唱词《飞虎山》,可用太平歌词、大鼓、坠子、快板等不同曲调表演。
本年,还灌制了唱片《如此美国》。
5月,回国后,有随慰问团西北分团,去西北五省宣传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演出,任曲艺大队长。
10月23日至11月1日,任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列席委员、出席全国政协第一界第三次会议。同时任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文代会代表。
年底,去上海大光明电影制片厂,拍摄老舍先生电影《方珍珠》、饰剧中人白二立。
本年,北艺广告社歇业。
1952年(35岁)
6月,与郭启儒共赴上海,临时参加上海北方曲艺团工作。
本年,由北京市文艺处组织成立北京市曲艺工作团,任总团长。不久“三反”、“五反”运动在全国掀起。北京曲艺工作团营业状况不佳,演员只能拿到30%的薪金,后50多人分裂成两个团。
本年,王雅兰生女侯真珍(现名候錱 )
1953年(36岁)
前半年,在北京、天津、上海巡回演出,其中三次到上海。为此,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评弹、越剧、沪剧、海派京剧的优秀唱段。
秋天,回到北京,与北京曲艺团合作,参加相声大会演出。
秋末到年底,每天上午为东北军区辽西文工团的相声学员授课。
本年,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儿部之邀,创作并演播了生平唯一一段儿童相声《大中进步了》。该段子后被收入中国文史出版社的《儿童相声》一书。
1954年(37岁)
春季,参加由中央组织的曲艺杂技团,奔赴西南,慰问修建川臧公路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12月13日,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相声《贼说话》。是该广播电台现存的侯宝林最早的录音。
年底,应白凤鸣团长之邀,加入中央广播说唱团(临时)。
本年,主要从事相声辅导工作,辅导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战士,如:于连仲、于春藻、王震、韩世霖、刘祖法等。同时,将学生刘祖法的听课笔记整理成册,约20万字。当时只发表了其中一些章节,剩余部分由中国曲艺研究会油印,发往各处征求意见。(此书直到1983年2月才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以《侯宝林谈相声》为名正式出版,并被认为是相声领域的第一本专著。)
本年,改编由郎德沣等6人原著的相声《夜行记》。
本年,王雅兰生女侯咪咪(学名琳强)。
1955年(38岁)
1月,《夜行记》获中国曲艺研究会颁发的“优秀曲艺作品奖”。 春节,参加中央广播说唱团临时演出,3月成为合同演员。5月1日正式加入说唱团。
本年,为配合推广普通话,和著名学者吴晓玲先生合作,创作新相声《普通话与方言》。 本年,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相声节目有:《不宜动土》、《卖包子》、《捡金子》、 《交租子》等。 本年,在厦门大学讲课。
1960年(43岁)
1月8日至16日,文化部在京举办了“全国曲艺优秀节目演出大会”,相声《美蒋劳军记》被评为“密切配合革命斗争和生产建设”优秀节目。 3月29日至4月11日,在北京出席全国政协三届二次会议。 7月22日至8月13日,在北京参加第三次全国文代会。当选全国文联委员。 9月,为“职工业余曲艺训练班”辅导。此后赴山东烟台、济南、肥城等地巡回演出。 11月至12月,参加回忆整理44段解放后不曾公演和广播的传统相声。挖掘录制传统相声 《卖马》,新相声《总统的鼻子》,还和马季合作录制了一段《降神会》。
1961年(44岁)
1月,在中央统战部、政协俱乐部的支持下,发起“笑话会”活动。参加此项活动的有全国政协委员、名演员、作家、漫画家、歌唱家、乐团指挥等,共举行13次活动,整理笑话一百多个。改编为相声的如《醉酒》、《橡皮膏》。 4月,为贯彻第三次文代会精神,挖掘、整理《传统相声记录稿》四册,是一套当时仅供内部参考的重要资料(也是当年国务院通过保卫处向中央广播说唱团索要的资料)。参加该项工作的有说唱团部分相声演员、创作人员,还有著名作家邵燕祥。 本年,录制的资料有《开场小唱》、《王二姐思夫》,与张杰尧先生合作录制《过五关》、《罗成戏貂蝉》、《河南戏》、《战马超》、《六个月》、《张飞打严嵩》,与张士芳先生合作录制了《黄金台》。其他录制节目《一贯道》、《相面》、《学大鼓》、《讲帝号》等。 8月30日晚,中央电视台《笑的晚会》对外直播,与郭全宝先生合作演出《戏剧与方言》、《阴阳五行》。这是相声第一次通过荧屏向世人展示。 12月,为贯彻中央“暂时困难时期,应丰富精神生活”的指示,应邀去天津参加河北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笑话晚会》,同去的有马季、于世猷、郝爱民、本年,收徒于世猷、郝爱民。
1962年(45岁) 2月,在中央电视主办的《笑的晚会》上,与刘宝瑞、马季三人合演《扒马褂》。 2月20日,随中央广播说唱团去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地巡回演出,临上车前接到“小女咪咪病逝于北京儿童医院”的通知。强忍悲痛随团出发。3月23日至4月18日,回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三届三次会议,会后又归队继续巡回演出,5月10日返京,两个多月内全团共演出90场。 9月,率领5人创作组一下唐山开滦煤矿,历时40天,写出5段表现新中国矿工生活和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相声——《给您道喜》、《全家福》、《侯大胆》、《煤论》、《选对象》。10月12日至26日在开滦煤矿及唐山市演出20场,受到一致好评。 本年,收徒李文欣。
1963年(46岁) 3月,(3月至1964年6月)受聘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一名学生的特邀论文导师,利用家中的古代笑话藏书,经一年多每星期天的指导,使其完成一篇题为《明清笑话》(10万字)的毕业论文,该论文的中心内容为通过明清笑话的系统研究整理,提出笑话在教育方面的功能外,尚有不能忽视的讽刺和娱乐功能以及启迪智慧的作用。 4月,二下唐山。后又去烟台、文登、青岛、济南、徐州、开封、郑州、安阳等地巡回演出56场,慰问9场。 7月,上海滑稽剧团赴京演出,为此举办了南北方曲艺学习、交流座谈会。 9月,《侯宝林、郭启儒表演相声选》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共收相声25段,193千字,第一版印刷7万册。 10月,为电台录制《戏迷》、《改行》。 11月17日至12月4日,在北京出席全国政协三届四次会议。 收徒胡必达。
1964年(47岁)本年,收徒丁广泉。
1974年(57岁)
4月16日,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在广播剧场和郭全宝演出《种子迷》(内部演出),这时的《种子迷》已经侯宝林之手修改了11稿。
6月,去北京针织总厂深入活动,实行同吃、同住、同劳动,为时一个月。
8月,由毛主席亲自提名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0月下旬,和郭全宝、许多、赵连甲、蔡兴林等人被派往胶东地区七、八个县深入生活,搞创作。
12月21日回京。
1975年(58岁)
1月13日至17日,出席全国人大第四届代表大会。会议期间,遵照中央领导的意见,为在湖南养病的毛泽东主席录制了《关公战秦琼》、《戏剧与方言》、《改行》等12段相声。
这是自1963年以来,侯宝林第一次在电视台录像。
也是侯宝林传世的几乎绝无仅有的音像作品。年底,去大庆油田体验生活。
1976年(59岁)
1月,得知周恩来总理逝世消息,从大庆赶回北京参加追悼大会。
7月,在北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被选进老演员演出队。表演相声《采访记》。
10月中,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慰问演出,同时在兵团战士中物色曲艺人才。
10月底,在佳木斯市、应邀为黑龙江省农场总局开办曲艺学习班。
11月7至9日,为合江林管局林业工人演出三场。
11月底,在首都体育馆举行的“庆祝粉碎‘四人帮’大型文艺演出上,与郭全宝一起重登阔别10年的舞台(公演),并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谢幕多达11次。
1977年(60岁)
本年,由于自1972年以来创作和改编的许多新段子,在政审时均不得通过。又不愿违心表演指定节目,于是利用文革后补发的工资,潜心于文物收藏。
10月,赴京郊门头沟煤矿慰问演出。
1978年(61岁)
2月25日至3月5日,在北京出席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并选入大会主席团。
10月,赴江苏省江都县樊川镇采访,体验生活。与人合著歌颂财贸战线新人新事的段子《不挂“客满”牌》。
本年,收徒贾继光。
1979年(62岁)
1月26日至30日,在首都体育馆演出《采访记》。
3月23日,被任命为中国广播艺术团总团艺术指导。
3月,文革后创作和改编的相声《再生集》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月,参加中央慰问团,赴云南慰问参加自卫反击战的广大指战员。
4月22日,从云南转到四川成都,慰问作战负伤的伤员。
6月17日至7月1日,在北京出席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
7月,正式宣布退出舞台,专门从事相声艺术研究工作。
8月,为北京师范大学民间文学班讲课。
10月30日,在北京参加全国第四次文代会。
11月,当选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1980年(63岁)
1月,《侯宝林相声选》(315千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第一版印刷5万册。
2月26日,从这一天开始,由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室派人协助,撰写《自传》。
4月,与来访的日本关西大众艺术团的日本著名艺术家小笠原美都子,“漫才”大师人生幸朗,互相交流,切磋技艺。
5月5日至18日,主持中国曲协在北京召开相声创作座谈会。与会者一致认为:粉碎“四人帮”以后,相声脱颖而出,像尖刀、匕首一样刺向敌人,有力地发挥了它的战斗作用。
6月13日,被北京大学聘为中国语言文学兼职教授。后应邀前往辽宁大学中文系讲学。
7月,与北京大学教授汪景寿、南开大学教授薛宝琨、山东大学教授李万鹏合著的《曲艺概论》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8月29日至9月10日,在北京出席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并担任主席团成员。
9月,赴丹东参加中国满族文学史编委会召开的学术年会。
10月,以特邀代表身份,参加中国语言协会成立大会。
11月4日至15日,应日本著名艺术家、日中音乐交流协会会长小笠原美都子和大阪华侨总会理事郭光甲先生邀请,以团长身份,率领中国文艺(相声)友好访日考察团,在日本大阪、神户、京都、名古屋、东京、箱根等城市,进行了艺术考察、文化交流和友好访问。
1981年(64岁)
2月,被聘为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历史文物咨询委员会委员。
4月27日,在天津红桥区作了题为《我的艺术生活的报告》,回顾自己50年的舞台生涯,和新旧社会截然不同的生活经历。
4月,被华中工学院聘为兼职教授。
6月7日,在北京语言协会召开的“汉语规范问题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同月以北京大学客座教授身份,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吴晓玲先生一起应邀到辽宁大学讲学,被辽宁大学中文系聘为兼职教授。
10月,与人合著的《相声艺术论集》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11月29日至12月13日,在北京参加了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并任主席团成员。
本年,奔走呼吁建立专门的曲艺研究机构和培养曲艺人才的高等学府。
本年,收徒韩宁。
1982年(65岁)
3月,被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曲艺分卷编委会委员。
3月30日,参加《科普创作》编辑部在北京召开的“科普曲艺座谈会”。
4月至5月,赴香港演出10天,轰动全港。之后在中山大学演讲。
4月27日,在香港收美籍华人吴兆南为徒。
4月至5月,《侯宝林自传》(上)和《相声溯源》(与人合著)相继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6月下旬,在辽宁大学讲学。
7月下旬,赴沈阳参加第三次满族文学史学术研讨会。
11月25日至12月10日,在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并任主席团成员。
12月,应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委员会委员。
1983年(66岁)
2月,《侯宝林谈相声》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2月13日,在中央电视台的“新春乐文艺晚会”上,将停演32年之久的相声演员反串京剧的表演形式,首次搬上荧屏,在京剧《萧何月下追韩信》里扮演萧何。
4月17日,艺术语言研究会正式成立,被推举为副会长。并为研究会捐款、捐物。
5月4日,应北京中国语言文化学校的邀请,为该校的华侨学生讲授《中国的相声艺术》。
5月赴安徽合肥,参加全国语言协会第二届年会。会后,与王力、许嘉璐等人同游黄山。
6月4日至6月21日,在北京出席全国人大第六届一次会议,并任主席团成员。
1984年(67岁)
1月,被河北大学聘为语言学、美学教授。
2月2日,应陈云同志邀请与曲艺界同仁,赴中南海共度新春佳节。
2月8日,在陈云等领导同志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正式成立。侯宝林是主要发起人和筹建人之一。
2月至3月,为艺术语言研究会举办的讲座连续授课三次,总题目是:《相声语言艺术》,听众是来自全国各地艺术团体的编剧、导演、演员、文化馆干部、大学生及留学生。
4月,在石家庄收徒康达夫、李如刚。
5月14日至5月31日,在北京出席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并任主席团成员。
6月21日,受聘担任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
6月25日,在青岛出席全国相声作品评比讨论会。6月29日与《青岛日报》编辑、记者举行座谈会。
7月15日陈云同志致信评委会主任侯宝林,对相声作品评比讨论会成功举办表示祝贺。
7月8日,在青岛收徒师胜杰。
12月11日,以艺术指导身份率中国曲艺说唱团赴美国访问,进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曲艺国外正式演出,行期18天。先后在纽约、华盛顿、落杉矶、旧金山等4城市正式公演9场,观众人数约1万5千人,盛况空前。此次出访阵容由国内最优秀的15名曲艺演员组成,分别来自国内6个曲艺团体。他们是:侯宝林、郭全宝、孙书筠、常宝华、常贵田、侯耀文、石富宽、师盛杰、冯永志、藉薇、韩宝利、邢晏芝、邢晏春、陈绍武、赵连甲。
12月29日,中国曲艺说唱团结束了在美国的访问演出,飞抵香港。受香港联艺娱乐公司邀请,在香港作短暂停留,演出8场。
1985年(68岁)
1月7日,中国曲艺说唱团一行,由香港返回北京。
3月,赴昆明参加“喜剧创作研讨会”。
3月26日至4月10日,在北京出席全国人大六届三次会议,并任主席团成员,同时还兼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意大利友好小组”成员。
5月8日,在南京五台山体育馆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就当时相声创作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如:讽刺人的生理缺陷,拿残疾人找乐等,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7月,被鹤壁矿物局授予“名誉矿工”称号。
7月,赴昆明出席全国语言协会年会。并到大理、保山、德宏等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同行的还有夫人王雅兰、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许嘉璐和夫人白成高。
8月26日,应中国曲协云南分会之邀,参加云南省文联、云南省曲协、云南省剧协举办的茶话会,发表了题为《云南的曲艺队伍应该壮大》的讲话。
9月,列宁格勒苏中友协副会长,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中国文学教研室副教授司格林访华,彼此进行了有益的学术交流与探讨。
10月1日,国庆节重返舞台。
10月,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荣誉税务专管员”称号。
1986年(69岁)
1月,应安徽省阜阳市委、市政府邀请,参加该市建市十周年庆祝活动,并正式受聘为阜阳市文化顾问。
1月15日,应黑龙江省财政厅邀请赴哈尔滨,为该省财政税务系统职工慰问演出,表演自己新作《也有你一份》。
3月24日至4月12日,在北京出席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并任主席团成员。
4月17日至24日,抵山西运城演出,为第十一届亚运会筹款。
5月,被南桐矿物局授予“荣誉矿工”称号。
6月,被兖州矿物局授予“荣誉矿工”称号。
7月,在河南开封、焦作等地演出。收开封市相声演员金艺为徒。
10月,《侯宝林自选相声集》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7年(70岁)
3月24日至4月11日,在北京出席全国人大六届五次会议,并任主席团成员。
5月,为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捐款一万元。
7月,在北京体育馆召开的,庆祝北京人民机器总厂建厂三十五周年大会上,被该厂授予“名誉员工”称号。
9月,受聘为第十一届亚运会基金会理事。
秋季,赴南方各省巡回演出,曾到过合肥、九江、武穴等地。
1988年(71岁)
元月,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挖掘抢救传统相声艺术,自筹资金拍摄《侯宝林相声艺术》专辑。仅拍了《改行》、《讲帝号》、《猜谜语》三段,后因资金困难被迫终止。
2月,与王朝闻、陈荒煤、吴晓玲、许嘉璐、方成、等11人共同发起,倡议成立“中国笑的艺术研究会”。
3月24日至4月13日,在北京出席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并任主席团成员。
4月11日,为中国语言文化学校的华侨学生及外国留学生授课。
4月,自筹资金拍摄《北京市声》,由于资金不足而中辍。
8月,受聘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
1989年(72岁)
3月19日至4月4日,在北京出席全国人大七届二次会议,并任主席团成员。
6月,荣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金唱片奖。
9月23日,参加在中南海怀仁堂举办的,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文艺晚会,这是“文化大革命”后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在中南海的演出。
1990年(73岁)
农历正月十五,应河北省固安县有关部门邀请,率团赴河北,与当地农民共度元宵佳节,一天演出三场。
3月19日至4月4日,在北京出席全国人大七届三次会议,并任主席团成员。
4月5日至11日,任上海国际相声交流演出艺术总顾问,参加上海相声国际交流演播会。与来自中国大陆、台湾、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巴西、坦桑尼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十名相声演员,欢聚一堂,切磋技艺。
5月,到西安等地演出。
10月,被山东烟台市文化局聘为山东省烟台艺术学校名誉校长。
1991年(74岁)
3月26日,在北京出席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在北京代表团座谈会上,作了题为“如何才能依法征税纳税”的发言。
4月1日,出席了中央统战部和国家民委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茶话会。
会议期间,经由负责两会保健工作的医生检查,确诊患有胃癌。
4月3日,住进协和医院,4月9日施行全胃切除手术。
11月初出院。
1992年(75岁)
3月20日,带病乘轮椅出席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开幕式。
4月13日,接受中央电视台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的专题采访。
4月28日上午,中央新闻社采访录相一个多小时。
5月14日下午,接受辽宁广播电台专访。
5月16日下午,美国加州第五季传播公司专访,邀请赴美国领取由洛杉矶市政府颁发的终身艺术成就奖,因病未能成行。
6月27日,入住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7月6日,完成《毛主席听我说相声》一文。
7月,香港方面邀请赴港参加世界华人大会,未能成行。
8月24日,突发高烧,9月3日转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9月15日CT结果证明肿瘤复发。
10月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病房,与前来探视的苏叔阳、李小光、侯耀文、冯巩等人畅谈相声历史、相声表演技巧、流派等问题。
11月2日,由宣武医院外科作食道记忆合金导管扩张手术,手术失败。
12月23日,向律师口述遗嘱,律师笔录。12月27日在遗嘱上签字。
12月26日,委托许嘉璐先生代笔《最后的话》。
12月26日,委托律师就录音制品被侵权一事向法院起诉。
1993年(76岁)
1月4日,律师电告: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已受理录音制品被侵权案。
1月5日,收到北京市人大会议通知,授权亲属请假。
1月19日,医院向家属及有关单位发病危通知。
1月20日上午,中共中央统战部派人到医院探视。下午,和匆忙从外地赶回北京的弟子马季长谈了一个多小时,内容都是关于相声表演的心得体会。
1月21日,北京市委领导一行,到医院探视病情。
1月22日(农历三十)晚,广电部艾知声部长前来探视。
1月23日,姜昆、李金斗等人前来探视。与姜昆谈相声的前景、春节晚会等问题。
1月30日,许嘉璐夫妇前来探视。
2月1日上午,丁关根同志前来探视。
2月1日晚,异常兴奋,通宵未眠,嘱托家人在《北京晚报》上发表给观众、听众的《最后的话》:“我侯宝林说了一辈子相声,研究了一辈子相声。我最大的愿望是把最好的艺术献给观众。观众是我的恩人、衣食父母,是我的老师。我总觉着,我再说几十年相声也报答不了养我爱我帮我的观众。现在看来,我难以了却这个心愿了,我衷心希望我所酷爱、视为生命的相声发扬光大,希望有更多的侯宝林献给人民
更多的欢乐……”。
2月3日上午,昏迷。李铁映同志12:30前来探视,代表党中央,对侯宝林一生作了重要评价,并和家属讨论后事安排。
2月4日下午,2:42分逝世。当晚,中央电视台一频道向世人报道了这一不幸的消息。
2月5日,《人民日报》载文: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逝世、尽毕生精力把艺术献给人民。江泽民总书记打电话给侯宝林的家属表示哀悼,并向家属致以亲切慰问。
2月2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北京各界三千多人挥泪送别相声大师侯宝林。
补充:侯宝林在临走之前,亲笔写了弟子名单,现如下:
——于世猷、姚振寰、林培瑞(美国)、李天成、包松年。
侯宝林带拉师弟:王宝童、马志明
本站地址:快乐驿站 公司名称:b.ttwang.net/xiangsh 邮箱:happy@126.com 电话:010-12666666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试用测试版本,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