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
发布者:陈老师 2011/9/9 17:35:53
Mahoney(1990)指出,尽管有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理性情感治疗,自我指导训练和认知治疗。分别简介如下:
Ellis的理性情感治疗
理论基础:理性情感治疗基于这样的假设:非理性或错误的思想、信念是情感障碍或异常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对此,Ellis并进一步提出了"ABC"理论。在ABC理论中,A指与情感有关系的激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指信念(Beliefs),包括理性或非理性的信念;C指与激发事件和信念有关有的情感反应结果(Consequences)。通常认为,激发事件A直接引起反应C。事实上并非如此,在A与C之间有B的中介因素。A对于个体的意义或是否引起反应受B的影响,即受人们的认知态度,信念决定。例如,对一幅抽象派的绘画;有人看了非常欣赏,产生愉快的反应;有人看了感到这只是一些无意义的线条和颜色,既不产生愉快感,也不厌恶。画是激发事件A,但引起的反应C各异,这是由于人们对画的认知评估B不同所致。由此可见,认知评估或信念对情绪反应或行为的重要影响,非理性或错误是导致异常情感或行为的重要因素。 Ellis的ABC理论后来又进一步发展,增加了D和E两个部分, D(disputing) 指对非理论信念的干预和抵制;E(effective)指导有效的理性信念或适当的情感行为替代非理性信念,异常的情感和行为。D和E是影响ABC的重要因素,对异常行为的转归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是对ABC理论的重要补充。 治疗的基本原则方法: ①向患者解释说明理性情感治疗的基础,说明认知与情感之间的关系,非理性情感不适或异常行为的联系。 ②通过患者的自我监察和治疗的反馈,识别非理性思想。 ③直接对非理性观念提出疑问,指出不合理所在,并示范对已有激发事件或不良刺激应如何理性的分析解释。 ④自我陈述理的观念,用其代替先前的非理性观念,并练习,在心理重复理性的观念。 ⑤设计和采用某些行为技术,如角色扮演,操作条件,脱敏和一些其它技能训练方法,帮助患者发展理性的反应。
Meichenbaum的自我指导训练法
理论基础 自我指导训练的理论来自于苏联学者鲁利亚(Luria)等人的研究,认为语言--特别是内部语言与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起着影响和控制行为的作用。Meichenbaum认为消极的内部语言是产生和影响行为失调的重要因素,并指出通过矫正消极的内部语言,用正面的,积极的自我对话可达到矫正异常行为或心理障碍的目的。 治疗的基本原则方法 ①训练患者识别和意识到不适应的思维(内心的自我陈述): ②治疗和示范适当的行为,同时用言语表达有效的行动策略,包括对任务要求的评估,自我指导循序渐进的作业,强调个人适应性和战胜克服困难的自我陈述对于成功行为的内在自我强化。 ③患者在克服目标行为的同时大声用言语自我指导,此后进一步在内心重服强化,治疗家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反馈,确保用积极的解决问题的自我对话替代先前异常行为有关的产生焦虑的认知活动,自我对话。
Beck认知治疗(Cognitive therapy)
理论基础 认知治疗的基础理论来自于信息加工之理论模式,认为人们的行为,感情是由对事物的认知所影响和决定。例如,如果人们认为环境中有危险,他们便会感到紧张并想逃避。人们的认知建立在自己以往经验的态度和假设基础之上。Beck指出,心理障碍的产生并不是激发事件或有良刺激的直接后果,而是通过了认知加工,在歪曲或错误的思维影响下促成的。歪曲和错误的思维包括主观臆测,在缺乏事实或根据时的推断:夸大,过份夸大某一事情(事件)和意义。牵连个人,倾向将与己无关事联系到自己身上;走极端认为凡事只有好和坏,不好即坏,不白即黑。他还指出,错误思想常以"自动思维'的形式出现,即这些错误思想常是不知不觉地、习惯地进行,因而不易被认识到,不同的心理障碍有不同内容的认知歪曲,例如:抑郁症大多对自己,对现实和将来都持消极态度,抱有偏见,认为自己是失败者,对事事都不如意,认为将来毫无希望。焦虑症则对现实中的威胁持有偏见,过份夸大事情的后果,面对问题,只强调不利因素,而忽视有利因素。因此认知治疗重点在于矫正患者的思维歪曲。 基本方法步骤 认知治疗可分为下 ①帮助患者认识思维活动与情感行为之间的联系; ②帮助患者认虽消极歪曲或错误的思维,检验支持和不支持自动思维的证据; ③帮助改变歪曲的错误的思维方式,内容,发展更适应的思维方式和内容。 在以上步骤的实施中,同时采用各种认知技术和行为技术
- 我要评论
- 更多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