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室 北京市 1区F座504室
    泰山旅游
    详细信息
    更多近期泰山文化
        泰山文化
      泰山封禅
      发布者:斑竹   2012-1-17 12:13:34   

           封禅是一种祭祀仪式,是中国古代帝王在五岳中的中岳嵩山和东岳泰山上举行的祭祀天地神祇的一种宗教式的活动,其中以在泰山举行封禅仪式的次数最多,影响最大。唐代张守节在给《史记》作的解释中,给“封禅”一词作了极简要的概括,他说:

           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 封 ”。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言“禅”者,神天也。《白虎通》云:“或曰封者,金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之印玺也。”《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何?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张守节的解释,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封禅的方式,在泰山上祭天和在泰山下小山上祭地;二是封禅的目的是“报天之功” 、“报地之功”。他引用《五经通义》“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是他的封禅目的论的证据。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看问题,强调封禅目的的二重性是合理的。因为历代帝王,特别是有成就的帝王,他们政治目的性是十分强烈的,他们的行为带着鲜明的政治色彩。所以,张守节和《五经通义》的作者在阐释封禅目的时,既注意了崇拜与迷信的一面,也重视了帝王行为的社会政治功利性的一面。至于《白虎通》所说的“金泥银绳”和“石泥金绳”、“封之印玺”,也可能是封禅仪式中一个局部性的仪式,相传秦始皇、汉武帝都搞过 “玉检金泥”之类的祭品。后来,唐高宗、唐玄宗也有玉牒文,大概是将文字刻在玉石片上,装在石匣中埋在地下。将这类祭祀活动中个别用品称为“封禅”之“封”,大约只能可备一说。因为,这种解释和“禅” 无法关联。就整体而言,张守节的解释大体符合历代封禅的实际。

           泰山封禅是一种规模盛大的祭祀典礼,其隆重的程度超过了历代历朝帝王登基的仪式。质言之,任何一位皇帝都有登基即位的仪式,但并不是每位皇帝都可以在泰山举行封禅典礼。按照司马迁的说法,自古帝王即位,都想上泰山封禅,但是,想封禅是一回事,能否封禅又是一回事,因为封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及衰而息(《史记·封禅书》)。由此可见,帝王要上泰山封禅,则一定要有政绩,并且,政绩不在主观的夸张,而在客观的认可。因为封禅大典是明时盛世的标志,所以被历代著名的政治家注目。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上泰山封禅,汉武帝要结束有汉以来70年边患上泰山封禅,唐高宗有“永徽之治”、唐玄宗有“开元之治”上泰山封禅,一句话,有“成功”可以告上苍,有德政可宣扬百姓。令人困扰的是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却提出了“符瑞”出现这个条件。其实,从思想史的角度看问题,“符瑞”只不过是一种将社会政治神秘化了的词汇。中国古代思想家中有一派人主张“天人相应”,以为人的社会行为和自然天象存在着某种联系,影响很大。封建社会修史书,都要记载天象。简单而通俗地说,这一派学说认为,人间社会政通人和,天象就呈太平景象,例如风调雨顺,一禾数穗之类。若人间社会政治腐败,人民不堪其苦,社会呈衰败景象,则天象将显示异常现象,例如暴雷、淫雨、 山崩地裂等等。中国古代人给这一派学说作了一个简要的概括:“国家将兴,必有征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细加考证,“征祥”和“妖孽”都没有质的规定性,因此,“天人相应”说的理论和实际之间就呈现出极复杂的情况。一般说来,史书上说的“征祥”或“妖孽”,有的和自然天象有关,有的则无关。因为人和自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人类要生存发展,第一是依靠自然,第二要利用自然,第三要改造自然。从近代科学的角度看问题,自然天象和人类社会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所以人们又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感兴趣。需要指出的是,司马迁所说的“符瑞”以及后世帝王封禅时所指陈的“祥瑞”,有的与人类社会政治状态相关,有的与人类社会政治状态无关,有的甚至是弄虚作假,自欺欺人。不过司马迁所指的“符瑞”,实际上是要求帝王创造政治实绩。因为按照“天人相应”的学说,只有帝王贤明,才能天下太平,只有天下太平,才会有“符瑞”出现。

           既然封禅大典如此严肃,如此严重,探索一下它的成因就显得十分重要。

         
       评 论(0) 阅 读(953)
      • 我要评论
      •  更多表情  
      • 好
      • 已阅
        您已经输入个字,还可以输入个字
      谁来看过:
      访客
      斑竹
      本站地址:b:ttwang.net/taishanlvyou     公司名称:泰山旅游     邮箱:kehufuwu@wandusoft.com     电话:010-58859862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试用测试版本,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