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研究指导原则(四)
   2011-11-22 17:15:23  发布者:咨询师    复制   复制到我的资料库


㈡、过敏性试验方法
     ⒈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 )
     1.1 基本原理
     将致敏动物的血清(内含丰富的IgE 抗体)皮内注射于正常动物。
     IgE 与皮肤肥大细胞的Fc з 受体结合,使之被动致敏。当致敏抗原激发
     时,引起局部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从而使局部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注入染料可渗出于皮丘,形成一个蓝斑。根据蓝斑范围或分光光度计法
     测定,判定过敏反应程度。
     1.2 试验动物:PCA 反应常用的动物是大鼠,亦用小鼠,有时根据
     试验需要用家兔。因这些动物PCA 反应是由IgE 介导的。
     1.3 试验分组:应设立阴性、阳性对照组和受试物不同剂量组。阴
     性对照组应给予同体积的溶媒,阳性对照组给予卵白蛋白或天花粉或已
     知致敏阳性药物。每组动物数至少4 只。
     1.4 致敏途径及方式:应按临床拟给药途径。隔日致敏一次,共5
     次。末次致敏后10 天左右采血,2000 转/分离心10 分钟,分离血清,
     -20 ℃保存,2 周内备用。
     1.5 激发:上述各组抗血清一般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2 、1:8 、1:
     32 。在动物背部预先脱毛3 ×4 cm
     2
     的皮内注射各对应组的抗血清0.1 mL 。
     经24 或48 小时后,各组静脉注射与致敏剂量相同的激发抗原加等量的
     0.5-1%伊文思兰染料共1 mL 。
     1.6 测定及结果评价:30 分后麻醉处死各组动物,剪取背部皮肤,
     测量皮肤内层的斑点大小,直径大于5 mm 者判定为阳性。
     ⒉全身主动过敏试验(ASA )
     2.1 基本原理
     对致敏成立的动物体内,静脉注射抗原,观察抗原与IgE 抗体结合
     17ഊ后导致肥大细胞、嗜碱性细胞脱颗粒、释放活性介质而致的全身性过敏
     反应。
     2.2 目的
     观察受试物经全身给药后对动物引起的过敏性反应。
     2.3 试验方法
     2.3.1 动物
     通常选用体重为300-400 克的Hartley 种雄性豚鼠。
     2.3.2 剂量组别
     应设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动物至
     少4 只。
     2.⒊3 致敏
     2.3.3.1 致敏途径:按临床给药途径。
     2.3.3.2 致敏次数:隔日一次,共5 次。
     2.3.3.3 致敏剂量:
     阴性对照组:给予同体积溶解药物的溶媒。
     阳性对照组:给予1-5 mg /只牛血清白蛋白或卵白蛋白或已知致敏
     阳性物质。
     低剂量组:给予临床最大剂量(/kg 或m
     2
     )。
     高剂量组:低剂量的数倍量。
     2.3.4 激发
     2.3.4.1 激发途径:通常静脉内给药。
     2.3.4.2 激发次数:末次注射后第10-14 日一次激发。
     2.3.4.3 激发剂量:通常为致敏剂量的2-5 倍量。
     2.3.5 观察指标
     2.3.5.1 致敏期间:每日观察每只动物的症状。初次,最后一次致
     敏和激发当日测定每组每只动物的体重。
     2.3.5.2 激发:静脉注射后立刻至30 分钟,按表5 症状详细观察每
     只动物的反应,症状的出现及消失时间。最长应观察3 小时。
     表5 过敏反应症状
     0 正常7 呼吸急促14 步态不稳
     1 不安宁8 排尿15 跳跃
     18ഊ2 立毛9 排粪16 喘息
     3 发抖10 流泪17 痉挛
     4 搔鼻11 呼吸困难18 横转
     5 喷嚏12 罗音19 潮式呼吸
     6 咳嗽13 紫癜20 死亡
     表6 全身致敏性评价标准
     0 -过敏反应阴性
     1-4 症状+过敏反应弱阳性
     1-10 症状++过敏反应阳性
     1-19 症状+++过敏反应强阳性
     20 ++++过敏反应极强阳性
     ⒊豚鼠最大化试验(GPMT )和Buehler 试验(BT )
     ⒊1 定义
     试验动物皮内或涂皮给予诱导剂量,经过10-14 天的诱导期,此
     时免疫反应发生,然后给予激发剂量,以观察是否出现了过敏反应。在
     诱导期和攻击期的皮肤反应及其程度均应进行对比,并与伪处理组进行
     比较。
     ⒊2 目的
     观察受试物经皮给药后对动物引起皮肤过敏反应的可能性。
     ⒊3 试验方法
     ⒊3.1 实验动物
     ⒊3.1.1 种系 最好选择年轻成年的豚鼠,选择实验室常用的种系。
     ⒊3.1.2 饲养条件 试验温度为20 ±3 ℃,相对湿度30-70%,如
     为人工照明,应该12 小时白天与12 小时黑夜交替,给予常规的实验室
     饮食,不限制饮水,豚鼠应该给予足量的VitC 。
     ⒊3.1.3 动物数量和性别 动 物数量和性别取决于所选择的试验方
     法,两种性别均可使用。如果使用雌性动物,应选择未产和未孕的动物。
     Buehler 试验试验组不少于20 只、对照组不少于10 只。GPMT 试验试
     验组不少于10 只、对照组不少于5 只,如果试验结果不能提示受试物
     为致敏剂,则应继续进行试验研究,其中试验组不少于20 只、对照组
     不少于10 只。
     19ഊ⒊3.1.4 对照动物
     ⒊3.1.4.1 每6 个月,应用已知的轻-中度的阳性物质检测方法的
     灵敏性和可靠性,轻-中度的致敏剂在加佐剂的试验中至少30%和不加
     佐剂试验中至少15%应有反应。推荐的阳性物质有巯基苯并噻唑,苯佐
     卡因,二硝基氯苯,331 环氧树脂等,也可以使用其它的阳性对照物。
     ⒊3.1.4.2 为了确保激发反应源于过敏性而非刺激性,应设立只有
     溶剂的伪处理组,所选择的溶剂应不干扰或改变试验结果的判断。
     ⒊3.1.5 试验剂量 取决于所选择的方法。在Buehler 试验中,致敏
     剂量应当足够高,以产生轻微的刺激性,激发剂量为不产生刺激性的最
     高剂量。在GPMT 试验中,致敏剂量应足够高以产生轻-中度的皮肤刺
     激性且能很好地全身耐受,激发剂量为不产生刺激性的最高剂量。
     ⒊3.1.6 动物的观察
     ⒊3.1.6.1 皮肤反应应分级并在方法学所确定的激发时间进行判定
     和记录,一般为24 和48 小时。对于异常的反应,应相应地调整时间。
     ⒊3.1.6.2 记录开始和结束时的动物体重。
     ⒊3.1.7 试验步骤
     ⒊3.1.7.1 Buehler 试验在第0,6-8 和13-15 天用封闭片局部给药
     以诱导,在第27-28 天在未给药的肋腹部贴6 小时以局部激发。去除封
     闭片24 和48 小时后读取结果。如果结果难以判定,一周后再次激发,
     可采用原来的对照组或新的对照组。
     ⒊3.1.7.2 GMPT 试验采用皮内注射给药,使用或者不使用佐剂进
     行诱导,局部诱导5-8 天后,第20-22 天给予激发剂量24 小时,在
     去除激发剂量24 和48 小时后读取结果。同Buehler 试验一样,如果结
     果难以判定,一周后再次激发,如果初试选择的动物数量只有10 只而
     结果难以判断时,应再增加10 只试验动物和5 只对照动物。
     ⒊3.1.7.3 试验组和对照组均采取盲法读取结果。
     ⒊3.1.7.4 建议采取用水或适当溶剂去除受试物,不应改变已经存
     在的皮肤反应和表皮的完整性。
     ⒊3.1.7.5 根据试验方法,可采用剪、刮或脱毛的手段去除试验部
     位的毛发。
     ⒊4 试验报告
     20ഊ试验报告应该符合GLP 实验室管理规范,内容应该包括:受试物名
     称、理化性状、配制方法和用量;实验动物的种属、品系、性别、体重
     和来源(注明动物合格证号和动物级别);实验动物饲养环境(包括饲
     料来源、室温、湿度、照明、实验动物设施合格证号);详细的试验操
     作;每个动物在诱发接触1 和24 小时以及激发接触后24 和48 小时的
     皮肤反应结果,至少应给红斑和水肿分等级,记录任何异常反应,每一
     组过敏的比例和每一动物过敏程度(轻、中和重);试验结论等。
     3.5 试验结果的解释
     该试验系统比人皮肤过敏反应敏感,在豚鼠身上强过敏者在人身上
     引起过敏反应的可能性很大,而在豚鼠身上弱过敏者有可能或不可能在
     人身上引起过敏反应。
     ⒋皮肤光毒性试验
     4.1 定义
     光毒性反应是指药物吸收的紫外光能量在皮肤中释放导致皮肤损
     伤的作用,即皮肤或全身接触或应用化学物质后,继而暴露于紫外线照
     射下所引起的一种皮肤毒性反应。光毒性反应是光敏中最常见的一种副
     反应。具有剂量依赖性,其临床表现与晒伤相似,表现为红斑、水肿、
     皮肤瘙痒和色素沉着。严重者可产生局部坏死、溃烂或表皮脱落。一旦
     发生,反应十分迅速,一般在光照24 小时左右或更短时间发生。
     4.2 试验方法
     4.2.1 试验动物:健康300-500g 白化或无毛豚鼠,至少14 只,雌
     雄各半。
     4.2.2 试验分组:将豚鼠按体重性别随机分为二组,即对照组4 只,
     试验组10 只,雌雄各半。对照组在给予受试物和阳性对照药后不接受
     光照,试验组则在给予受试物和阳性对照药后接受光照。
     4.2.3 药物和给药剂量:阳性对照药可选用8-甲氧基补骨脂素;根
     据受试物的溶解性、试验所需浓度、理化特性和动物局部、全身的耐受
     性等确定给药剂量并说明理由。一般选用二种浓度,其中低浓度为临床
     用药浓度。
     4.2.4 给药方法:将背部去毛区划分为四个部位,每个部位按
     0.025 ml (g )/cm
     2
     给药。给药情况如下:
     21ഊ组别部位给药处理光照射
     1 溶剂或赋形剂否
     2 受试物浓度1 否
     3 受试物浓度2 否
     对照组
     4 阳性对照否
     1 溶剂或赋形剂是
     2 受试物浓度1 是
     3 受试物浓度2 是
     试验组
     4 阳性对照是
     给药后,立即将动物放到特制的制动器上以限制动物活动。在光照
     前应尽量保证受试物及对照物有足够的时间穿透皮肤角质层,以与表皮
     细胞发生作用,一般在60 min 左右为宜。给药后适当时间(一般0.5-4
     小时),用温水或无刺激性的适宜溶剂除去对照组动物受试部位残留的
     受试物或赋形剂,将动物放回笼子中。试验组动物受试部位残留的受试
     物或赋形剂在光照后被清除。
     4.2.5 光照方法:应利用对不同受试物敏感的波长段进行试验。应
     先进行预试验,对照射剂量、光强度和照射时间及照距等进行确定。试
     验时将动物放在光照台上固定并遮盖头部后,用适宜的光源(如水冷式
     氙灯)照射适当长的时间。一般认为波长应在280-450 nm 的范围内,照
     射时间在0.5-2 小时之间,照射强度应适当,并在照射前后分别测定光
     照强度。
     4.2.6 检查项目:至少在试验开始前及结束时称量体重,于24 、48
     小时观察皮肤反应情况并以照片记录及表示。按表7 记录各时间皮肤反
     应分值。
     表7 皮肤反应程度的评分标准
     皮肤反应情况分值
     无红斑0
     轻度红斑1
     中度红斑2
     重度红斑(不伴或伴有水肿)3
     4.2.7 结果判断及评价:与对照组比较,如果对照组动物的分值均
     22ഊ小于1,则试验组动物分值大于等于1 即为阳性;如果对照组动物分值
     为1 或更大,则试验组动物分值大于对照组最大者为阳性。进一步可计
     算阳性率。
     ⒌皮肤光过敏性试验
     5.1 定义
     光过敏性系药物吸收光能后成激活状态,并以半抗原形式与皮肤中
     的蛋白结合成为药物-蛋白质结合物(全抗原),经表皮的郎格罕氏细
     胞传递给免疫活性细胞,引起过敏反应的作用。光过敏性属IV 型迟发
     型过敏反应。其发生时间相对较长,且有一定的潜伏期。通常5~10 天
     的连续用药和光照射可诱导免疫系统产生光过敏反应。再次给药时,药
     物和日照作用24~48 小时之内即会有光过敏性反应发生。
     5.2 试验方法
     5.2.1 准备:动物皮肤脱毛,形成约2 ×4 cm
     2
     脱毛区。在脱毛区四
     角各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各0.1 ml 。
     5.2.2 致敏:于脱毛区涂20%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再将受试物涂
     于该部位,一定时间后拭去表面残留药物。阳性对照药可选用溴化水杨
     酰苯胺。
     5.2.3 照射:应利用对不同受试物敏感的波长段进行试验。应先进
     行预试验,对照射剂量、光强度和照射时间及照距等进行确定。以选定
     波长紫外线照射涂药部位,以产生显著红斑为准。隔日重复涂抹十二烷
     基硫酸钠和给受试物,并照射涂药部位的步骤,共5 次。
     5.2.4 激发:于末次致敏后2 周,在准备的皮肤区再次涂药,浓度
     宜低于致敏浓度,以免刺激和光毒反应。光照前应尽量保证受试物及对
     照物有足够的时间穿透皮肤角质层,以与表皮细胞发生作用,一般在
     60 min 左右为宜。光照时以不引起红斑反应的亚红斑量(1/2-2/3 最小
     红斑量)紫外线照射。
     5.2.5 结果观察:照射后1~72 小时内观察皮肤反应并以照片记录
     表示。凡与受试物多次接触并在紫外线照射后出现皮肤反应甚至全身反
     应者,均可认为是该受试物引起的光过敏性。
     ㈢、溶血性试验方法
     ⒈常规的体外试管法(肉眼观察法)
     23ഊ1.1 试验目的:观察受试物对红细胞状态是否产生影响。
     1.2 试验方法
     1.2.1 血细胞悬液的配制:取兔血(或羊血)数毫升(约20 ml ),
     放入含玻璃珠的三角烧瓶中振摇10 分钟,或用玻璃棒搅动血液,除去
     纤维蛋白原,使成脱纤血液。加入0.9%氯化钠溶液约10 倍量,摇匀,
     1000-1500 r /min 离心15 分钟,除去上清液,沉淀的红细胞再用0.9%氯
     化钠溶液按上述方法洗涤2-3 次,至上清液不显红色为止。将所得红细
     胞用0.9%氯化钠溶液配成2%的混悬液,供试验用。
     1.2.2 受试物的制备:除另有规定外,临床用于非血管内途径给药
     的注射剂,以各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临床使用浓度,用0.9%氯化钠溶
     液1∶3 稀释后作为供试品溶液;用于血管内给药的注射剂以各药品使
     用说明书规定的临床使用浓度作为供试品溶液。
     1.2.3 试验方法:取洁净试管7 只,进行编号,1-5 号管为供试品
     管,6 号管为阴性对照管,7 号管为阳性对照管。按下表所示依次加入
     2%红细胞悬液、0.9%氯化钠溶液或蒸馏水,混匀后,立即置37 ℃±0.5
     ℃的恒温箱中进行温育,开始每隔15 分钟观察1 次,1 小时后,每隔1
     小时观察1 次,一般观察3 小时。按下列顺序加入各种溶液:
     试管编号1 2 3 4 5 6 7
     2%红细胞悬液(ml)2.5 2.5 2.5 2.5 2.5 2.5 2.5
     生理盐水(ml)2.0 2.1 2.2 2.3 2.4 2.5
     蒸馏水(m l )2.5
     受试物(ml)0.5 0.4 0.3 0.2 0.1
     1.2.4 结果观察:若试验中的溶液呈澄明红色,管底无细胞残留或
     有少量红细胞残留,表明有溶血发生;如红细胞全部下沉,上清液体无
     色澄明,表明无溶血发生。若溶液中有棕红色或红棕色絮状沉淀,振摇
     后不分散,表明有红细胞凝聚发生。如有红细胞凝聚的现象,可按下法
     进一步判定是真凝聚还是假凝聚。若凝聚物在试管振荡后又能均匀分
     散,或将凝聚物放在载玻片上,在盖玻片边缘滴加2 滴0.9%氯化钠溶液,
     置显微镜下观察,凝聚红细胞能被冲散者为假凝聚,若凝聚物不被摇散
     或在玻片上不被冲散者为真凝聚。
     1.2.5 结果判断:当阴性对照管无溶血和凝聚发生,阳性对照管有
     24ഊ溶血发生时,若受试物管中的溶液在3 小时内不发生溶血和凝聚,则受
     试物可以注射使用;若受试物管中的溶液在3 小时内发生溶血和(或)
     凝聚,则受试物不宜注射使用。
     1.3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符合GLP 实验室管理规范,内容包括:受试物名称、
     理化性状、配制方法和用量;试验方法;详细的试验操作;每只试管在
     每一观察时间点观察的结果;试验结论等。
     ⒉改进的体外溶血性试验法(分光光度法)
     2.1 试验目的:观察受试物对红细胞状态是否产生影响。
     2.2 试验方法
     2.2.1 血细胞悬液的配制:取兔血(或羊血)数毫升(约20 ml),
     放入含玻璃珠的三角烧瓶中振摇10 分钟,或用玻璃棒搅动血液,除去
     纤维蛋白原,使成脱纤血液。加入0.9%氯化钠溶液约10 倍量,摇匀,
     1000-1500 r /min 离心15 分钟,除去上清液,沉淀的红细胞再用0.9%氯
     化钠溶液按上述方法洗涤2-3 次,至上清液不显红色为止。将所得红细
     胞用0.9%氯化钠溶液配成2%的混悬液,供试验用。
     2.2.2 受试物的制备:除另有规定外,临床用于非血管内途径给药
     的注射剂,以各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临床使用浓度,用0.9%氯化钠溶
     液1∶3 稀释后作为供试品溶液;用于血管内给药的注射剂以各药品使
     用说明书规定的临床使用浓度作为供试品溶液。
     2.2.3 试验方法:取洁净试管7 只,进行编号,1-5 号管为供试品
     管,6 号管为阴性对照管,7 号管为阳性对照管。按下表所示依次加入
     2%红细胞悬液、0.9%氯化钠溶液或蒸馏水,混匀后,立即置37 ℃±0.5
     ℃的恒温箱中进行温育,开始每隔15 分钟观察1 次,1 小时后,每隔1
     小时观察1 次,一般观察3 小时。按下列顺序加入各种溶液:
     试管编号1 2 3 4 5 6 7
     2%红细胞悬液(ml)2.5 2.5 2.5 2.5 2.5 2.5 2.5
     生理盐水(ml)2.0 2.1 2.2 2.3 2.4 2.5
     蒸馏水(m l )2.5
     受试物(ml)0.5 0.4 0.3 0.2 0.1
     2.2.4 结果观察:将各管的溶液置入干燥离心管中离心,取上清在
     25ഊ分光光度计上,545 nm 处,以蒸馏水为空白读取各管OD 值。
     2.2.5 结果判断:用下式计算各试验管的溶血率%:
     溶血率(%)=(ODt -ODnc )/(ODpc -ODnc )X 100%
     式中:ODt :试验管吸光度;
     ODnc :阴性对照管吸光度;
     ODpc :阳性对照管吸光度。
     溶血率>5%表明出现了溶血,不宜注射使用。
     2.3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符合GLP 实验室管理规范,内容包括:受试物名称、
     理化性状、配制方法和用量;试验方法;详细的试验操作;每只试管的
     测定结果;试验结论等。
     十一、起草说明
     基于原《新药审批办法》,我国曾经对皮肤给药刺激性和过敏性,
     眼刺激性,滴鼻剂和吸入剂刺激性,应用于直肠、阴道制剂刺激性,静
     脉给药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如何进行研究和评价有一个原则性要
     求。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的发生机
     制、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
     性在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中的地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因此我们依据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参考ICH 框架下三方各国的相关技术指导原则
     和国内外有关非口服给药药物的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进展,结
     合药品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一般规律和我国药物研究技术的工作实际,
     重新制定了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旨在
     为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和审评提供技术参考。该技术
     指导原则仅反映了现阶段对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的认识、
     观点和建议,并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将不断修订以期逐步完善。
     修订后的指导原则是对已颁布的指导原则的继承和发展。与已颁布
     的指导原则相比,它重点阐述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化学药物刺激性、过
     敏性和溶血性研究设计。其研究样品为拟用于临床的药物制剂,研究范
     围涵括了经眼、耳、鼻、口腔、呼吸道、关节腔、皮肤、直肠、阴道、
     静脉、动脉、肌肉、皮下、静脉旁和鞘内等途径给药制剂给药后产生的
     局部和/或全身毒性。强调了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必
     26ഊ须执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还强调了试验设计应以毒性
     产生的机制和临床相关性为基础,结合药学(如药物的构效关系和/或
     理化特性)、药理毒理(如急性毒性、长期毒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
     及药物的临床应用来综合判断如何进行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
     性研究和评价,但应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体现整体性和综合性的
     原则。
     考虑到药物的毒性与药物制剂密切相关,而我国的新药研发以仿制
     为主,药物临床前动物安全性评价常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在修订
     后的技术指导原则中建议有相同给药途径上市制剂的毒性研究出现阳
     性结果时应与已上市制剂进行比较性研究以保证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
     有效性。
     修订后的技术指导原则在毒性研究内容方面较已颁布的指导原则有
     较大的发展,如过敏性包括全身过敏性、皮肤过敏性和光敏性等;溶血
     性包括免疫性溶血和非免疫性溶血等。经皮给药制剂除考察刺激性和皮
     肤过敏性反应外,若有可能产生其他毒性(如全身过敏性、溶血性等)
     时还应采取适当的试验方法考察相应的毒性以充分揭示药物制剂临床
     应用时可能出现的毒性;注射给药制剂除考察刺激性、全身过敏性和溶
     血性外,若有可能产生其他毒性(如皮肤过敏性等)时也应采取适当的
     试验方法考察相应的毒性反应;其他途径给药制剂根据药物自身特点进
     行刺激性和/或过敏性和/或溶血性等毒性研究。
     修订后的技术指导原则在毒性研究方法方面较已颁布的指导原则
     也有较大的不同,如皮肤过敏性反应通常采用BT 或GPMT ;全身过敏
     性通常采用ASA 和PCA 等。也可在进行其他毒性试验如长期毒性试验
     中兼顾进行刺激性和/或过敏性和/或溶血性研究,但受试物应与拟用于
     临床的制剂相同或具有可比性,试验结果应能充分揭示药物制剂临床应
     用时可能出现的刺激性和/或过敏性和/或溶血性。
     修订后的技术指导原则附录中收载了常用试验方法,但值得注意的
     是收载的试验方法仅作参考。由于受试药物的化学结构和剂型、临床应
     用,毒性反应的发生机制、性质和强弱不同,因此实验者应根据受试药
     物的特点,选择国内外公认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本指导原则参考《药理试验方法学》、EPT 、OECD 和化妆品皮肤和
     27ഊ眼刺激性技术指导原则将刺激性定义为对给药部位产生的可逆性炎症
     改变,而不可逆性的组织损伤定义为腐蚀性。
     目前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临床前安全性研究预测的灵敏性和准
     确性尚不高,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⒈试验设计未结合毒性的发生机
     制、影响因素、临床意义和药物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给药方法来考虑,
     如①皮肤过敏性试验常采用主动皮肤过敏试验,而该试验方法是根据Ⅰ
     型变态反应发病机制设计的,因此试验结果只能预测皮肤给药引起全身
     过敏反应的可能性,而对于皮肤给药而言,用药后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
     对用药的安全有效性的影响更为重要,因此其过敏性试验尚需根据Ⅳ型
     变态反应发病机制设计,如采用BT 或GPMT 试验方法;②试验设计中受
     试物、给药剂量、途径、周期、次数等不能反映药物临床使用情况。⒉
     现有试验方法的局限性,如①目前仍无理想的Ⅱ和Ⅲ型过敏反应的动物
     模型;②光过敏性动物模型的临床意义尚不明确;③PCA 和ASA 对小分
     子物质检测的可靠性尚不确切等。⒊试验设计中忽视了对某些毒性反应
     的考察,如①溶血性试验常只采用常规体外试管法,而该方法对免疫性
     溶血和药物为诱发因素导致的氧化性溶血无法预测;②静脉途径给药注
     射剂只考察血管刺激性,而忽视其在临床应用中可能渗漏到血管外而可
     能对肌肉产生的刺激性。⒋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不够,如采用常规的体外
     试管法考察药物的溶血性时常通过肉眼观察来判断溶血情况,主观误差
     较大,又易受到药物色泽、浑浊等因素的影响。⒌评价方法和标准尚不
     完善,如某些给药途径刺激试验无半定量和/或定量的评价方法等。
     由于科学研究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因此我们鼓励研究者针对品种
     的具体情况和科研中的具体问题,采用其他方法以提供更有价值的试验
     结果,提高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的预测性,但在采用其他方法
     时应注意阐明其合理性并说明具体方法及操作流程。
     十二、著者
     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课题研究组
     28
 
 
 评 论(0) 阅 读(1741)
  • 我要评论
  •  更多表情  
  • 好
  • 已阅
    您已经输入个字,还可以输入个字
谁来看过:
访客
咨询师
访客
本站地址:北京     公司名称:新药申报     邮箱:jijin@126.com     电话:010-12348565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试用测试版本,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